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以過度配置打造越級體驗,ID.與眾重塑15萬級純電SUV「黃金標準」

2024-12-25汽車

連續5個月滲透率破50%,新能源車變為主流的勢頭已經無法阻擋,但新能源車真的比油車更好嗎?

J.D.Power釋出的【2024中國新車質素研究SM(IQS)】顯示,2024年行業總體平均新車質素水平有所退步,為212個PP100(每百輛車問題點數,數值越低越好),比起2023年增加了8個PP100。

不僅質素退步,很多新能源車的用車體驗也在下滑。尤其是在10-15萬級市場,被電氣元件侵占的車內空間、單薄的懸掛系統、簡陋的車機、飄忽的操控,很多新能源車的綜合產品力遠不如同級油車。似乎除了節能省錢,我們在新能源家用車上找不到別的優勢。

廣大消費者亟需一台面面俱到的標桿車型重整市場風氣,就比如大眾安徽的ID. 與眾。他不僅擁有越級、過度的科技配置,還是一台基於原生純電平台的小鋼炮。最近,它的價格直降4萬,起售價來到了16.99萬元。憑借全面強大的硬實力,ID.與眾降維打擊一眾對手,成為了15萬級純電SUV市場的「黃金標準」。

打破價格和體驗的鴻溝

主流15萬級純電SUV體驗不夠極致的核心原因是油改電,空間被大幅侵占。同時,配置也只是剛剛夠用。為了改變這種現狀,ID.與眾不僅基於原生純電平台打造,還從設計、智能兩個方面下手,讓主流純電SUV不再是單純的代步工具,而是充滿設計感、科技感和實用性。

ID.與眾是一台標準的緊湊級SUV,尺寸為4663×1860×1610mm,但軸距達2766mm,更長的軸長比為ID.與眾帶來了媲美B級車的後排空間,一家人出行更加從容舒適。

不過,實用性只是ID.與眾的隱藏技能,年輕動感才是它的真面目。為了迎合快速崛起的新生代消費者,ID.與眾基於年輕化、科技感的設計基調,采用了俯沖式車頭和遛背造型,V形前臉配合亮黑A柱,整車外觀極具運動感和未來感。而在車內,ID.與眾采用了環抱式座艙設計,15英寸中控屏、AR HUD和高畫質儀表組合營造出十足的前衛氣息。

當然,科技、智能配置是新能源車的核心競爭力之一。今年是AI大模型上車的元年,ID與眾也在合資品牌中率先搭載了AI技術。ID. 與眾的車機系統充分融合中國本土智能科技,全新的語音助手基於科大訊飛技術打造,支持虛擬形象客製、語音複制,日程助理和手機控車功能。而新一代認知智能大語言模型的加入,則讓語音助手對話更加自然,並支持百科查詢。同時,新系統還支持小程式、車載KTV、Carplay、CarLife和華為HiCar,可以將手機生態無縫同步至車機。

ID. 與眾還全系標配IQ.Drive全旅程智駕系統,支持全速自適應巡航、全景影像、記憶泊車、遙控泊車等等,智駕能力已經超過了同級的自主品牌車型。

這還不夠,ID. 與眾還使用了金色裝飾、星空點陣門板氛圍燈以及哈曼卡頓沈浸音響,共同營造出一個個性、豪華的專屬氛圍,讓家用SUV也能有腔調。

可以說,ID.與眾不僅有親民的價格、實用的空間,還打破了價格和體驗的鴻溝,用過度配置的科技和精心的設計,讓15萬級純電SUV不再是單純的工具,還充滿了享受和品質,充分滿足了消費者「既要又要」的苛刻需求。

15萬級SUV的「黃金標準」

在滲透率不斷提高的同時,新能源車也不再是先鋒、年輕群體的嘗鮮選擇,而是吸引了越來越多務實的普通人群。因此新能源車的使用者需求也已發生了改變。根據易車研究院釋出的【工薪車市洞察報告(2024版)】,價格、品質、安全、品牌、能耗是當前工薪階層購車關註點TOP5。很顯然,在價格戰背景下,消費者對新能源的需求絕非僅僅節能、智能,更需要可靠的品質、口碑和優秀的體驗。

而得益於MEB平台的強大基因和德系質素標準加持,ID與眾在安全、駕控都重新整理了新的市場標準。

在底盤方面,ID.與眾的設計和用料都達到了豪車級水平。其中,後五連桿獨立懸架桿徑粗壯、用料紮實,能夠充分保障恒行駛穩定性和承載力。前橋則配備了豪華效能車才有的可變轉向比,轉彎半徑縮小至4.7m,城市穿梭更加靈活。配合DCC自適應底盤調節系統、50:50的前後配重,以及保時捷Panamera相同的非對稱混合胎寬(前235mm/後255mm),讓駕駛品質達到豪華後驅跑車的水平。

這樣的駕控水平只有原生純電平台才能做到。以轉彎半徑為例,油改電平台的懸掛固定點無法改變,轉向半徑和油車無異。而純電MEB平台縮小了前艙空間占用,為了前懸結構騰出了空間,因此可以擴大轉向角度,顯著提升駕駛靈活性。

ID.與眾還進一步擦亮了德系品質的名片。就文章開頭所說,內卷之下,很多新能源車為了盡快上市,大幅壓縮了驗證周期,兩年的壓縮成一年甚至半年,導致新車質素普遍下滑。而大眾安徽仍然在堅持的兩冬兩夏整車測試,ID.與眾的測試總裏程高達350萬公裏,相當於繞地球88圈,充分確保車輛耐久性和可靠性。

同時,在碰撞測試方面,ID. 與眾進行了57類安全類試驗,含179次實車碰撞測試,其中22類遠超國標。除了常規試驗,ID. 與眾還進行了加高卡車鉆底碰撞、80公裏高速追尾70%偏置後碰撞、60公裏高速螺旋翻滾測試,確保車輛在低概率碰撞場景中也能有良好的安全保障。

ID. 與眾的用料更是紮實,全車的熱成型鋼占比29%,高強度鋼占比超80%。其中,兩根地板橫梁的強度達到2000Mpa的超高強度,與飛機起落架相同。整車車身扭轉剛度達到了同級別最高48700Nm/deg,超越頂級跑車。動力電池也使用了六橫一縱防護底殼和8成熱防護系統,配合全系標配的9安全氣囊和輔助駕駛系統,整車安全性達到了同級領先的水平。

顯然,相比同級油改電車型,ID.與眾基於原生純電平台的好底子,打造了一款更加優秀的品質、駕控和安全表現。再加上優秀的智能、空間和前衛設計,ID.與眾可以說一款在各個維度都無可挑剔的標桿車型。

為消費者的價值兜底

近年來,車市內卷引發了車市格局的重塑,大量弱勢新能源車企退市,消費者的權益受到了侵害。這裏面不光有資金鏈斷裂、銷量不佳等因素導致的爆雷,還有安全問題頻發、質素下滑等問題。而已經持久2年之久的價格戰更是讓「降價就是減配」成了行業潛規則,如何買到一款品牌靠譜、品質紮實、不會被背刺的車竟然成了消費者最大的疑問。

一個汽車市場的壯大、成熟,理應帶來了更穩固的商業信任,當前的新能源車市尤其需要一款讓消費者信得過的產品,而大眾安徽就是帶著這樣的使命推出了ID.與眾。

11月8日,大眾安徽宣布針對ID. 與眾推出新銷售政策,全系優惠4萬元後的ID. 與眾限時成交價僅需16.99萬元起。再疊加以舊換新和地方補貼,ID. 與眾的起售價能夠做到15萬元,一款原生純電德系SUV,這樣的性價比可以說是誠意滿滿。

而在降價的同時,ID.與眾沒有背刺老使用者,大眾安徽直接提供相應現金補償差價的做法,受到了消費者一致好評。

可以說,ID.與眾用實實在在的價格政策給消費者的買車兜了底,而大眾安徽深知,一款車要陪伴使用者多年,給使用者的價值絕非買車那一刻的喜悅,還有長久可靠的陪伴。為此,大眾安徽還推出了0首付0利息金融方案、首年免費基礎保養、免費維保送取車、以及整車質保、三電質保等無憂用車權益。

與此同時,大眾安徽沒有像其他主流品牌一樣依賴公共充電站,而是與與開邁斯提供「品牌尊享充電網絡」,包括1592座尊享充電站,12879個充電終端,遍布8大城市圈206個城市,並支持45分鐘充電車位預留,讓使用者享受到高端純電品牌的專屬補能體驗。

在價格策略上,ID.與眾的降價充分彰顯了大眾汽車在中國市場重視「長期主義」、「in China,for China」的承諾。而紮實的品質、全面的售後政策、強大補能體系則為消費者的用車價值兜底,確保了使用者的利益不受行業亂象的侵害。

當新技術、新功能層出不窮,內卷的背刺頻繁發生時,消費者迷茫無從時,ID.與眾重新樹立了新能源車的信賴標尺。廣大的消費者終於等到一款真正具有長期價值、能夠陪伴自己長久前行的純電座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