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有點檔次的國產車都很重視底盤。
20萬就給雙叉臂,30萬就給CDC+空氣懸架,還拼命往底盤裏塞芯片。對比同價位合資和進口車,基本都是越級領先,有的越兩級。
但架不住有些大聰明就覺得國產豪車=冰箱彩電大沙發。
殊不知這些軟裝配置,其實是合資車落後最少的地方。 現在70寸的彩電兩千多塊錢,三開門冰箱不到一千,你覺得車裏那些20寸的螢幕,幾升容量的冰箱能值幾個錢啊?
根本不值錢,但不影響合資車就是不給你,既然消費者如此看重的都不給,消費者不太看重又貴得多的底盤,它會給你好東西嗎?但凡自己想一下?
消費者掏二十萬,國產給你雙叉臂,某著名國外豪華品牌給你板懸。但就有大聰明覺得,國產車給了彩電沙發那底盤一定不行,國外品牌啥配置不給但就是底盤好,「是用來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