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開得慢,留的車距大,不一定安全,有時候別人一直超車,你反倒更危險一些。
那麽與其慢慢開,躲得遠,不如好好跟車,這樣你安全,別人也省事。
因為市區裏開四十,一個半的車身距離,很多時候就是路口等燈和不等燈的差別,一個燈四十秒起步,自然大多數人都不想等,那很多人為了想趕在燈尾巴過路口,就會有意超那些車距太大的車,甚至還沒看見紅綠燈呢,就要提前抄一下以防萬一。
而且你罵人家也沒用,除非你一腳油門撞上去,否則你就得老老實實被超,然後踩剎車,再留出你原本的安全車距,並且大概率你踩剎車留車距的這個行為,會導致更後面的車不樂意,從而也要超你,形成惡性迴圈。
所以,道路交通是協作,與人方便與己方便,有時候一味地只考慮自己舒服,到最後自己反倒舒服不了。
我平時開車,車距和車速都會控制在別人沒必要超我的範圍內,如果真有車著急要超我,我也會在對方展現意圖的同時減速,給他留出超車空間。
當你能換位思考,理解別人為什麽非要超你的時候,你才能真正成為交通的參與者,與其他車保持互惠互利互相協作的關系,大家都舒服。
畢竟,開車從來都不是比誰更講理的遊戲,因為有理不如安全來得重要,只有學會了和那些不講理的人共存,才是聰明的司機。
要像魚一樣遊在車流中,而不是像個礁石,所有人都得繞著你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