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大眾中國CEO說增程電動車的技術方案「最糟糕」,也並不是亂噴。大概十三四年前,我在研究生階段的時候,學術界普遍也是這麽認為的。
只是時代不同的,那時候人們沒有想到: 中國能讓鋰電池成本降低那麽快、讓鋰電池成組技術成熟那麽快,從而使得「大電池串聯式」技術方案能變得相對合理!
也就是說,「大電池串聯式」技術方案能變得相對合理,主要是因為電動汽車的產業成熟給奶起來的。
今年3月的百人會論壇上的,李想公布了一組數據: 純電裏程占比約70%,純電行駛時間占比約85% 。 只要電池足夠大,用油場景足夠少,那麽油耗高點低點,又有什麽影響呢?
當然,這裏我們要指出李想同學的一個小心機: 用油場景裏程較短、時間更短,意味著是高速工況,那能量消耗可不低 。更全面的對比應該是這樣的:用油場景占總時間的15%左右、總裏程的30%左右、總能量消耗的45%左右。
接下來討論兩個問題: 增程式有什麽致命缺點嗎? 為什麽做增程式的那麽少?
增程式有什麽致命缺點嗎?
大電池的前提下,致命缺點應該是沒有,但改進空間很大。
例如,我們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