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間,最早一批的造車新勢力已經在國內汽車市場征戰了10年之久,伴隨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在我們的共同見證下,這些新勢力從最開始的無人問津,到野蠻生長,再到成功實作階段性突圍,如今不僅是銷量穩步提升,而且還建立起了穩定的服務及價格體系,依然已經成長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重要組成部份。然而繁榮背後卻隱藏著危機,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新勢力們仍面臨著諸多嚴峻的挑戰,淘汰賽遠遠沒有結束。
最近一段時間,國內車圈最重磅的新聞無疑是極越汽車爆雷,要知道這家造車新勢力背後站的可是百度和吉利這兩位大佬,看來如今背靠大樹亦不能高枕無憂,先來了解一下該品牌近段時間的情況。
極越掌舵人夏一平召開了一次內部會議,該會議雖然表面上是闡述公司將進入創業2.0時期,但其本質上依舊是極越正面臨著解散的問題,而且夏一平還給出了一個讓員工十分憤慨的方案。據了解,該方案共有4個計劃,其一是公司計劃只留下100人,但是不發薪金不交社保;其二是銷售開始休假,等待通知;其三是門店停止銷售,不再接待客戶;其四則是離職員工拿N+1補償,但發放日期待定。對於無辜的打工人來說,極越的這種行為是極其不負責任的,一時之間群情激憤。
隨後夏一平就被憤怒的員工堵在了上海總部的辦公室內,整整一天,夏一平都在與員工進行相關問題的溝通,然而這些問題顯然已經不是夏一平能夠解決的了。於是有了後來吉利和百度兩家企業聯手釋出了關於極越汽車的聯合聲明,準備為這個爹不疼娘不愛的孩子擦屁股。根據聲明,作為股東雙方將積極協調極越管理層處理相關事宜,具體內容包括第一時間解決員工社保繳納,離職員工補償問題,同時維護使用者車輛正常使用、售後和維修保養,以及推進其他事宜合理合法解決。如今看來,這場逼宮大戲總算有了較為妥善的處理方案,而現在的極越也是直接躺進了ICU,如果後續繼續註入資金,說不定能活,當然希望是比較渺茫的。
隨著極越事件的不斷發酵,該品牌閃崩背後的諸多細節不斷浮出水面,對此我們的評價是觸目驚心。可以想象,極越之所以崩得這麽迅速這麽突然,肯定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根據我們了解,在今年10月份,百度方面曾經派財務進入極越調查,並準備後續繼續投資30億元給這一子公司。但是經查賬後發現,極越竟然有著高達70億元的財政窟窿。要知道在集度時期,百度便已給該公司投資了約88億元,誰的錢都不是風刮來的,百度方面當然不想再繼續將錢扔進這個無底洞。
而吉利方面則是一副事不關己的姿態,這也在很多人的意料之中,畢竟吉利子嗣眾多,這次入股極越更像是陪著百度一起玩,本身的熱情並不是多高,實在沒有必要再分散資金與精力給極越。基於以上現狀,極越的未來已經是可以預見了。
顯然,債台高築、營運壓力巨大,並不是只擺在極越一家車企面前的難題,接二連三的危機已經讓市場及消費者意識到不僅僅是無依無靠地新勢力會倒下,那些背靠大樹的企業也會突然間暴斃。一時之間,大家對於誰是下一個倒下的造車新勢力這一問題給予了高度關註。
車叔認為,排除正處於預重整階段,積極尋找戰略投資者的高合汽車,和計劃透過納斯達克借殼上市來獲得重新開機資金的愛馳汽車之外,下一個將要倒下的造車新勢力大概率會是哪咤。
作為曾經的明星造車新勢力,哪咤曾在2022年登頂過造車新勢力銷量第一,然而之後的兩年卻一直在走下坡路。今年12月初,哪咤汽車張勇卸任CEO,轉任公司顧問,哪咤汽車創始人、董事長方運舟從幕後走到了台前,這一高層大地震,讓很多朋友措手不及。
除了換帥之外,哪咤汽車在前幾個月還傳出了拖欠多家供應商近億元貨款,員工裁員欠薪等負面新聞。總而言之一句話,差錢了。與此同時,哪咤汽車在銷量端上也是一蹶不振,不僅是近一年時間再未突破萬台大關,並且11月銷量數據也只有1500台,看到數據的第一眼幾乎有些難以置信,其處境正在加速惡化。
車叔總結
2024年對很多車企來說是並不美好的一年,很多車企在這一年中苦苦支撐,有的車企則已然躺進了重癥監護室。顯而易見,整個新能源賽道的洗牌速度正在加快,留在牌桌上的車企越來越少,極越並不是第一個倒下的造車新勢力,當然也不會是最後一個。同時也給消費者敲響警鐘,購車時別被一些花裏胡哨的噱頭迷了眼,一定要充分了解車企背景資訊,財務狀況、使用者口碑等。
另外我想我們的車企應該適當深思一下,如何獲得更高質素的發展,如何讓整個行業變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