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前四周,中國新能源零售72.2萬輛,同比增長 31% 。而7月是車市的傳統淡季,但是新能源市場卻淡季不淡。
多家新勢力創下歷史新高,增長振幅遠超行業平均水平。
不過隨著各家銷量的公布,兩極分化的情況也變得越發明顯。
誰在狂飆?誰又掉隊了呢?
理想再次登頂新勢力銷冠,7月共交付新車 51000 輛,創月交付量的歷史新高,同比增長 49.4% 。
今年4月18日上市的L6成為一大功臣,它沒有辜負理想的期待,在上市後的第三個月就實作月交付超2萬輛,目前已連續兩月突破2萬輛。
值得關註的是,理想L6共推出Pro和Max兩個版本車型,其主要區別在於是否搭載高階智駕功能。
據理想官方表示,7月門店NOA試駕占比實作翻倍增長,搭載無圖NOA功能的AD Max車型訂單量大幅增加。
換言之, 理想的智駕技術已在終端收獲大量認可 。
作為理想首款低於30萬元的車型,L6兩款車型售價分別為24.98萬元和27.98萬元。憑借著價格優勢,理想L6在前期可能搶走了部份L7的訂單。
不過目前來看L7的銷量逐漸穩定,月均保持萬輛左右,足以證明理想L系列的排兵布陣並未出錯。
值得關註的是,理想2024年1-7月累計交付239981輛,目前也只有鴻蒙智行能夠與之抗衡。
鴻蒙智行在7月共交付44090輛,並且多款車型銷量超萬輛。
不同於其他品牌,鴻蒙智行旗下的產品竟然是 越貴越好賣 。
目前售價最貴的問界M9在7月共交付18047輛,位列國內50萬元以上車型銷量第一,超過了問界M7在7月交付的16562輛。
同時,問界品牌中目前定位最低的新M5在7月共售出6926輛,同比增長242%,與M7、M9在銷量表現上還有不小的差距。
多款車型的熱銷也使得問界在今年以來表現亮眼,2024年1-7月累計交付238287輛,連續蟬聯30萬元以上新能源車型月銷第一。同時僅用時28個月,成為 最快下線40萬的新能源品牌 。
值得關註的是,8月6日鴻蒙智行旗下又一款豪華旗艦轎車——享界S9上市,售價39.98萬元起,比預售價足足低了5萬,很有可能成為轎車市場的問界M9。
余承東此前表示:「估計今年秋天,M7、M9還將會迎來新一波的銷量增長和高峰。可能再過兩三個月就50萬輛,很快還會迎來100萬輛下線,因為它的增長是加速度的。」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理想和鴻蒙智行還將在銷冠地位上相互纏結一段時間。
頭部新勢力月銷達到5萬輛,所以即使剩下的新勢力實作銷量增長,也難免出現掉隊的跡象,比如說哪咤。
由於去年表現未達預期,今年以來哪咤也在不斷地進行調整,以組織和人事調整為重點,比如CEO張勇如今不僅負責產品研發,還親自抓行銷,兼任行銷公司總裁。
目前改革初見成效,哪咤銷量在今年有所回暖,7月共交付11015輛,同比增長9.7%,今年已經連續3個月實作銷量破萬。
其實從5月開始哪咤交付量就達到萬輛以上,足以可見4月上市的哪咤L為品牌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雖然沒有7月數據,但是6月的銷量也能看出這一點,當月哪咤L銷量為5283輛,在合眾汽車銷量中占比高達 67.48% 。
即使這樣,哪咤也處在相對危險的邊緣,今年1-7月累計銷量為6.48萬輛,同比去年的7.25萬輛和2022年的7.72萬輛也還有一定的差距。
不過哪咤一直以來在積極出海,目前已經在泰國、印尼、馬來西亞建立了三大工廠,並在海外市場形成了一定號召力。例如,哪咤X海外上市時,泰國市場72小時訂單就突破了1000輛。
所以哪咤要想躋身新勢力前列,海外市場或將成為一大突破點。
而一直技術領先的小鵬在7月份共交付11145輛,同比增長1%,環比增長4%。今年以來小鵬每月銷量基本能穩定破萬輛,今年前7月已累計交付63173輛,同比增長20%。
其中小鵬X9交付1459輛,上市7個月累計交付14602輛,蟬聯多月純電MPV銷冠,在高端市場有著強勢地位。
小鵬雖然較去年表現有所上升,並且推出了新的爆款,但是總體而言並沒有達到自身的預期。
就技術層面而言,不管是余承東流露出的稱贊還是與大眾的合作,都能證明小鵬有著絕對領先的實力。
目前智能化技術也為小鵬帶來了商業價值,以後或將成為一大利潤增長點。
值得關註的是,小鵬MONA M03即將上市,從目前已經披露的資訊來看,新車擁有多項同級唯一配置,再加上高階智駕,很有可能成為小鵬新的爆款。
對於小鵬來說,當前的表現並不符合真正的實力,或許還要在行銷層面加把勁。
此外,零跑、蔚來月銷量穩定在2萬余輛,基本處於第二梯隊。
至此,「蔚小理」正式成為過去式,新勢力格局得到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