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悅達起亞銷量捷報頻傳,為何買起亞的中國使用者不見漲?

2024-08-09汽車

進入到8月,悅達起亞很快釋出7月份銷量數據,如此積極確實是一份拿的出手的數據。

根據官方數據顯示,悅達起亞7月銷量達2.2萬輛,同比增長39.9%,已連續兩個月銷量突破2萬輛;今年1-7月,累計銷量達13.2萬輛,同比增長66.5%,銷量增幅位居合資品牌第一。

雖然銷量數據與起亞在中國銷量巔峰還是有一定距離,但與四五年前的數據很接近了。可是從經銷店實際反饋來看,與四五年前的人氣相距甚遠。為何會出現如此大「反差」?

國內銷量無明顯起色

「汽扯扒談」隨機詢問幾個有購車意向消費者,對於起亞的印象還停留在賽拉圖、K3等車型。而關於起亞在北京車展上市一款全新SUV——索奈,都表示沒聽過。

相比於其他在國內「沒落」的品牌,起亞其實在國內市場產品布局上非常完備和豐富。根據官網顯示,起亞目前國內在售有11款車型,轎車有K3、K5和煥馳,SUV有賽圖斯、獅鉑拓界、智跑以及前面提到的索奈,MPV有嘉華,電動車有EV5和EV6。

從中也看出,起亞雖然強調不放棄中國市場並非虛言,並且不斷將新產品不斷匯入,但是國內消費者對於起亞品牌和車型的認知卻大幅減弱,導致實際購車選擇來看,關註起亞品牌卻很少。

那麽前文提到2萬多銷量從何而來?「汽扯扒談」了解到,悅達起亞是國內位數不多出口比國內銷量高的車企。目前,悅達起亞已構建起EV5、索奈、賽圖斯、K5、煥馳、獅鉑拓界等多款車型的出口產品矩陣,出口國家覆蓋中東、亞太、中南美等50多個國家。未來將持續擴大整車與發動機的出口規模,並將整車出口國家增加至80多個。

與越做越大的海外市場形成對比,近幾個月,悅達起亞國內銷量在5千輛左右,只占整月總銷量約25%。所以起亞雖然官方銷售數據「漂亮」,但是實際上跟國內「關系不大」。從國內車型銷量來看,11款車型國內月銷量過千的只有賽圖斯和K3。而四月上市的新車索奈,連續兩個月國內銷量都是僅有13輛。

而進入到8月份,起亞也順勢推出新的優惠活動,上調以舊換新補貼振幅,優惠最高達到8.1萬元,但從北京經銷商銷售人員反饋來看,對於到店人數和實際銷量提升,都沒有非常明顯效果。

產能和銷售網絡均「過剩」

從悅達起亞官網來看,在全國主要城市都有覆蓋經銷商網絡。盡管采用一個城市只合作一個主經銷商模式,弱化同城經銷商競爭,但是現在月銷5千輛左右對於每家經銷商很難實作正常經營。

而近幾年悅達起亞經銷商數量一直在縮減,以北京為例,在主城區內經銷商基本都已經撤離,消費者想要看車基本都在五環外甚至更遠的郊區,同時銷售人員也流動率很高。之前是某家起亞經銷商銷冠,現在已經轉去比亞迪經銷商,他表示同事基本都轉去豪華品牌和新勢力品牌。

「其實購買起亞車主的反饋都還不錯,價格實惠還省油。但是現在起亞太小眾了,車型雖然多但是宣傳跟不上,更多的是吃‘老本’,年輕人選車不怎麽考慮。」這位銷售人員向「汽扯扒談」表示。

而起亞在中國的產能過剩問題也相當嚴重。目前起亞在中國三個工廠,總產能接近70萬輛,而之前雖然將工廠代工高合,以及轉借生產線給其他品牌生產,但是產能利用率也不足30%。而現在看來,起亞解決產能過剩的主要方式還是繼續加大出口量。

根據起亞財報顯示,今年二季度營業利潤同比增長7.1%,創季度新高,凈利潤同比增長也達5%。除南韓外市場銷量也級別持平,所以中國國內市場所占「權重」越來越低。對於起亞雖然沒有明確表態,但是從舉措來看,對於中國國內市場更多的是維持狀態。

當下國內市場競爭如此激烈,起亞如果在中國市場想要維持的狀態,只能導致不進則退的結果。當存量使用者「紅利」用盡,銷售網絡持續縮減,導致在中國市場邊緣化,將進一步加速使用者流失。盡管出口紅火,但是起亞正走在菲亞特、雷諾的「老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