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整車廠NVH的評價就分為器材評價和主觀評價。
器材評價主要分析分貝,隔振率,解耦率,6個自由度的情況,模態頻率,司機耳旁噪音,方向盤、地板、踏板振動水平等,主要用G-sensor和多通道的數據記錄儀。
主觀評價就是找測試部門的主觀評價專家進行感受,因為人體對不同頻率的聲音震動感知是不一樣的,所以數據不可靠,必須進行主觀評價。日系喜歡分1到5分,國內是1到10分,根據不同水平進行打分。我記得豐田要求是3算合格。
這兩塊都很復雜,NVH的評價屬於高端技術,試驗器材動不動上百萬,器材分析的數據車評人也看不懂。主觀評價的話,我作為曾經的駕駛性標定工程師,都不具有打分資格(需要這個領域專業的專家),而車評人更是連標準都搞不明白,評價很扯。
車評人的話術往往就這麽幾句:怠速不抖、日常使用聽不到發動機聲音、平順性很好、發動機高轉速有聲音好聽、方向盤不震手,座椅感受不到底盤零碎的震動,懸架非常運動支撐性強能夠感受到細微的震動,懸架日常駕駛震動過濾很好等等。
這些內容沒啥營養,因為沒有標準,也無法橫向對比,春秋說法太多了,甚至不同車評人的主觀感受千差萬別。
說點有意思的:車企主觀評價的專家有專門的培訓,比如眼睛蒙起來,用耳朵分辨不同工況的聲音,分辨發動機爆震的級別,不同振幅對應的分數級別,分辨車輛處於哪種路面,異響的來源和種類等等。我以前被培訓的時候也是拿各種車輛進行學習,還有放一些聲音影片來分析走的是那種路面(一臉懵逼),不過這塊確實要天賦,我是沒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