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人要對一個一噸多兩噸重、一百千瓦以上功率、時速能超過100km/h的機器有基本的敬畏
油車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很多設計是既防呆又防傻的
傳統設計中每一個看似離譜的機械設計和行車電腦邏輯,都是為了防呆、防傻、保命,都是更離譜而且血淋淋的故事、事故、屍骨堆砌出來的經驗
為什麽傳統設計有些做成機械按鍵撥桿旋鈕是有道理的,整合進車機、幾塊大屏其實更加節省成本
有些重要涉及安全的功能,部份車廠怎麽就敢放到大屏的二級選單裏面的
車重上去了、逆向油車的車身結構強度怎麽沒上去
加速能力上去了,剎車系統怎麽沒向上適配
所以,哪怕第二輛車為了短途通勤方便省錢,我選擇的是傳統油車廠商出的新能源磷酸鐵鋰剁椒魚頭
我不是抵制新能源,電車很好,未來一定可期,但不要拿消費者當安全的試驗品,咱們普通人也不要去當這個發展過程中的代價,替換主力車,我選擇等等再換
………………………………………………………………………………
敬畏的意思,不是信仰燃油神教、也不是工業品崇拜,是想和大家說:這玩意操作不當是能夠致死的,不管是弄死自己還是弄死別人;和小時候的學步車、上學時候的單車不一樣,前面這兩樣撞一下摔一下可能只是青一塊紫一塊,而車禍發生的後果更嚴重,東一塊西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