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千人千面,每個開過車的人都能說上那麽幾條,但就小懂的感覺來說,主要還是以下三個方面:
1、對安全的感知不一樣了
換位思考很重要,但遺憾的是多數人做不到,這點在開車與不開車上體驗的尤為明顯,用網友的話的來說就是:自己不開車時,覺得開車的是傻x;自己開車時,覺得路上除了自己之外都是傻x。
![](https://img.jasve.com/2024-1/71bdeb36b95392fc1d6983094749dc3e.webp)
開車後,就慢慢理解了不論是行人還是開車的人,不遵守交規是多麽危險的事,很多時候在行人意識裏很常見的行為,其實對開車的人而言,真的就只是一腳剎車或油門的區別,如搶紅燈或亂穿馬路,在自己不開車時,也就有了自我保護意識。
2、對城市/世界的感知的不一樣了
舉個典型的例子,在不開車之前,小懂對北京的認知就是如蜘蛛網一般的地鐵,對某些地點的認知就是在某些地鐵站附近,距離地鐵站再遠一些,就是未可知之地了,聚會之類的也會盡量避免地鐵不能抵達的地方。
![](https://img.jasve.com/2024-1/99413e553e401c7cc3c00b2f33e6217d.webp)
開車之後,小懂對北京的認知就開始具象化了,開始由更復雜的城市道路代替,對城市感知開始延伸到大量地鐵無法抵達的區域,換句話說更接地氣了。甚至聚會等活動會刻意安排到地鐵等公共交通未覆蓋區域。
同理,這點也可以延伸到對中國甚至是世界認知,畢竟開著車可以去探索更多自己從未發現的美。
3、對速度的感知不一樣了
![](https://img.jasve.com/2024-1/09eab8dc2a9af06357e4794feb74b9e5.webp)
此前,當行人時,對速度的認知可能是超過20km/h就已經很快了,但開車之後,尤其開的時間越長,總是覺得120km/h的速度也就那樣,總是感覺沒盡興,有些人還會偶爾超個速,體驗一把速度與激情。
以上就是小懂的回答了,大家覺得開車後的思維還有什麽不一樣,歡迎在評論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