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能源觀
近日,有媒體爆料,極越07實車已經到達部份極越汽車門店,預計9月17日上市發售。
北京多家極越門店銷售人員向【新能源觀】表示, 極越07實車在門店的正式亮相時間為8月中下旬,提車時間預計在年末,但具體日期還是以官方釋出的公告為準。
從官方目前披露的資訊來看,極越07定位「純電轎車」,基於SEA浩瀚平台架構打造,搭載百度Apollo高階智駕系統、智能AI像素大燈、車內外語音功能等,最大續航裏程880km。北京的柳柳近期有把油車換成電車的打算,對於極越07的發售他很是期待。
「我平時大部份時間都是自己用車,所以比較傾向轎車,極越這個品牌我之前就關註過,號稱汽車機器人,等極越07正式上市我要第一時間感受下,看看相比極越01,它有什麽提升。」
但這一次,極越07的上新恐怕會讓像柳柳這樣註重智駕體驗的粉絲們空歡喜一場。
極越北京五棵松店一銷售人員透露,「 極越01和極越07在內飾和智能配置這兩個方面上基本沒有什麽太大差別 ,對空間有需求的消費者還是選極越01更合適。」
擁有自動駕駛buff加持,卻淪為「差等生」?作為吉利和百度共同的「寵兒」,極越汽車一出生便被寄予厚望,宣稱「為自動駕駛而生」。
具體來看, 極越采用的是純視覺智駕方案,透過網絡攝影機收集精確資訊,依賴強大的算力和數據處理能力來實作自動駕駛功能。 這種方案更接近「人腦」思維,面對極端工況和復雜場景時處理能力及泛化能力也明顯更強,能為自動駕駛系統提供更高的安全可靠系數。
相比之下,目前中國市面上大部份車型采用的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網絡攝影機、超聲波雷達等多傳感融合的綜合方案,在AI智能性上明顯弱於純視覺方案。
兩個月前,由第一電動網主辦的第二屆中國智駕大賽城市NOA擂主爭霸賽便是對此最好的說明。
本次大賽中, 極越01連續斬獲北京、杭州兩站冠軍,並以總積分85.66分的成績位列眾多參賽車型中的第一位 ,而它的對手有極狐AlphaS、阿維塔11、問界M7、小鵬G6、蔚來ES8、智己LS6、理想L8七款車型。
極越某門店銷售人員表示, 「極越和蘿蔔快跑無人駕駛出租車用的是同一種純視覺方案。」
需要強調一點,「蘿蔔快跑」無人出租車當前的自動駕駛等級處於L4級,即高度自動駕駛,而此前有訊息稱,極越01是「高端家用版」蘿蔔快跑。
但,當極越的自動駕駛「標簽」直面市場時似乎就失靈了,始終未能迎來銷量上的正向反饋。
2023年10月下旬,極越的首款車型極越01上市發售,截至2024年6月底,8個月的時間裏累計銷量不足5000輛。
圖/極越銷量 來源/車企官方 新能源觀制表
對比下,極氪作為與極越「同父異母」的兄弟品牌,2024年6月單月銷量2.01萬輛;在新勢力主流品牌中處墊底席位的小鵬汽車2024年6月單月銷量1.06萬輛。
不難看出,極越上市到現在的累銷表現遠不及其他新勢力品牌一個月的量,其差距之大一目了然。
柯先生是一個喜歡嘗試新鮮事物的人,前不久他入手了一輛極氪007,「我買車前一般都會先試駕,按自己的需求都感受下,選擇極氪是因為它的自動泊車功能很有魅力;極越我也了解過,但車畢竟是個大件,質素安全問題才是首要的,而且它的智駕表現也並不突出,就直接pass了。」
自信滿滿換不來「領跑」極越給其產品打造智駕「標簽」的操作無可厚非。一個品牌如果沒有鮮明「標簽」,是無法被市場記住的,但對於buff加持的盲目自信則不可取。
目前, 除極越外,多家新能源品牌都在為旗下車型配備智能駕駛功能,而在對打問界、特斯拉等品牌時,極越的智駕功能更是難以拉開差距。
多名消費者向【新能源觀】表示,現在很多新能源車都在做智駕功能,極越的真沒感覺出有什麽不一樣。出於對質素、安全和售後等多重因素的考量,選擇熱銷品牌總歸保險些。
智能化表現絕不是導致極越銷量慘淡的唯一原因,細究下,極越的多次「變臉」行為也潛移默化影響著其市場定位和品牌建設。
2023年,上市僅僅一個月的極越01便落入了降價促銷的「俗套」裏,全系車型下調3萬元,雖然在調價後,其給予了老車主相應的福利補貼,甚至退差價,但仍寒了部份粉絲的心。
90後的王只只來自浙江,是極越01的第一批車主。「車企能有補貼這種應對降價的政策肯定是好的,但想想還是覺得別扭。誰家好車一上市沒多久就降價,讓人有種車質素不過硬的錯覺,有些膈應,下輛車我是不敢買這樣的品牌了。」
2024年7月下旬,極越官方釋出公告稱,極越01近期迎來一波銷量高峰,部份新車主可能面臨3-5周的交付時間延長。
對於上市以來僅有一個月銷量過千輛的極越而言,此公告的發出無疑會引發一眾準車主的疑惑、吐槽。
「買車的時候銷售一再保證是現車,3-5天就能交付。」「每月幾百輛,吉利的工廠還安排不過來嗎,也太不重視極越了。」「你才賣幾輛啊,就敢玩交付延長?」
但須知,對於一個汽車品牌而言,智能化、行銷策略等都只是錦上添花,並非主要助推力。而極越的銷量短板,或許是其仍未擁有過硬實力。
極越01自上市以來投訴屢見不鮮。截至發稿前,黑貓投訴平台上,有關極越的投訴高達960起。
蘇先生的極越01提車還不滿一周,用極越APP操控車輛的這項功能就失靈了,「我這家店的維修態度倒還不錯,但是一輛新車就這樣,還主打智能牌,多少有些讓人失望。」
國際智能運載科技協會秘書長張翔表示,「極越這個品牌的知名度並不高,且銷售網點較少,給消費者一種不太可靠的印象。另外, 極越目前的產品力優勢性不大,僅有的一個自動駕駛功能也並未形成真正的亮點。 」
車圈「小透明」能否撐到逆襲?2024年,多家新能源車企都在主打性價比和智能化,放眼望去,預算20個W可選擇的車有很多。
「2024年到2026年,我覺得競爭會進一步加劇,到2030年,活下來的民營汽車企業將只剩下幾家。即使加上海外市場的,也不會超過10家。」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如是說。
對於新能源下半場的競爭風向,有業內人士透露,目前行業達成的共識是, 新能源汽車基礎三電已經內卷到頭,高階智駕將是下一個更燒錢、技術天花板更高,同時也是決定未來車企命運的賽道。
誰能率先推動高階智駕「飛入尋常百姓家」,進入實作「科技平權」的階段,誰就能在智駕時代搶占制高點。
在此背景下,極越走智能駕駛這條路從長遠角度考量是正確的,符合市場發展趨勢,若能做好,對於突圍市場是有一定助力作用的。
舉例來看,作為「新生代選手」的問界能在2024年前六個月以累銷超18萬輛的數據霸榜新勢力銷量榜,離不開其在智駕方面的突出表現。
圖/2024年1-6月新勢力銷量 來源/中汽數研 新能源觀截圖
二孩寶媽花女士近期下定了一輛問界新M7,在她看來,智駕方面的考量是必不可少的,它也是很多車的標配了。「我試開過一段時間我閨蜜的那輛M7,它在小路上的緊急避讓能力讓我驚喜。」
反觀曾經憑借智駕技術出圈市場的小鵬汽車,原有「標簽」優勢逐漸喪失,淪為新勢力墊底。
阿杜是小鵬的重度使用者,前前後後換了兩次車都是小鵬,但問起他下一輛車是否還會堅定選擇小鵬時,他搖頭了,「對於小鵬的車輛品控我現在基本不抱有太大僥幸幻想了,小毛病一籮筐,而一開始吸引我成為它粉絲的智駕功能,如今也未有太多提升。」
一個不爭的事實, 在當下市場中,持久地在消費者心中占據一個「標簽」,是有助於消費者購買時選擇它的。 比如說起「冰箱彩電大沙發」,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理想,而說起三電系統,特斯拉被提及的概率就會大很多。
但,需得註意,在過差的產品力面前,標簽效應或許也會失靈。
正如消費者所說,車是家庭消費的大件,最核心的訴求是質素安全和後續服務,智駕現階段還只是錦上添花。
因此,在參考了當下主流品牌的經驗之談後, 對於現在的極越而言,除繼續提升智能駕駛技術至能真正站住腳外,還應盡快提振銷量,腳踏實地打造貼合使用者需求的車。 畢竟只有先活下去才能撐到自動駕駛真正到來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