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Jaden 編輯|Cong
今年1月份,聚焦於自動駕駛激光雷達的速騰聚創在港交所上市,開啟了今年自動駕駛相關企業的上市熱潮。接下來如祺出行、黑芝麻、地平線、文遠知行陸續上市,而最近的一家,則是聚焦於Robotaxi及智駕方案的小馬智行。
美東時間11月27日,小馬智行正式在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被稱作「全球Robotaxi第一股」,同時也是今年美股自動駕駛領域最大規模的IPO。
不過上市之前,小馬智行推遲過一次定價,原因是「投資者對其IPO認購熱情高漲」。透過擴大IPO規模,加上此次透過同步私募配售價值約1.534億美元的普通股,小馬智行本次IPO募資金額達約4.52億美元。
從2016年成立至今的8年時間裏,小馬智行一直堅持L4高級別自動駕駛路線,並將Robotaxi作為終極目標和核心業務。
值得一提的是,近三年小馬智行總營收超過了1.79億美元,其營收規模在目前公開財務數據的L4自動駕駛技術公司中最高。
看好L4和Robotaxi套用前景的自動駕駛企業很多,但能夠堅持到實作規模商業化並且看到盈利曙光的企業並不多。這也是小馬智行、文遠知行這樣的自動駕駛企業能得到市場關註的重要原因。
小馬智行聯合創始人、CEO彭軍說:「小馬智行成為自動駕駛大規模商業化和量產的全球領導者……八年間,小馬智行帶領行業穿越周期,為技術變革不懈突破,如今終於迎來商業化的關鍵拐點。」
01
即將盈利的主營業務
根據小馬智行的招股說明書,小馬智行的主營業務主要包括自動駕駛出行服務Robotaxi、自動駕駛貨運服務Robotruck,以及技術授權與套用服務。
Robotaxi是小馬智行最早推出的服務。從營收數據來看,2022年、2023年、2024年上半年,小馬智行的Robotaxi業務營收分別為896.7萬美元、767.5萬美元、116.8萬美元,在總營收中的占比分別為13.1%、10.7%、4.7%。
小馬智行目前營運著擁有250多輛Robotaxi的車隊,截至目前,Robotaxi已累積近四千萬公裏自動駕駛路測裏程,其中包括近四百萬公裏無人駕駛路測裏程。
2024年上半年,小馬智行每輛全無人Robotaxi日均訂單量超15單;小馬智行PonyPilot移動App的註冊使用者數量超22萬。截至2024年8月底,約70%的註冊使用者會多次使用。
在北京亦莊、廣州南沙、上海浦東、深圳寶安及南山等區域,小馬智行均實作全車無人階段,無人駕駛Robotaxi已面向公眾營運或收費。
小馬智行副總裁、Robotaxi自動駕駛出行業務負責人張寧曾提到,Robotaxi營運的盈虧平衡點在1000台,在超過這個數量後,其規模化成本會不斷降低,利潤也會持續增加,進入正向的不斷自我造血的階段。
小馬智行聯合創始人、CTO樓天城預計2025年能實作單車營運盈虧平衡,即毛利轉正,開始邁向Robotaxi大規模商業化。
與Robotaxi相比,Robotruck在小馬智行營收結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根據招股書,2022年、2023年、2024年上半年,小馬智行Robotruck的營收分別為2236.8萬美元、2502.1萬美元、1803.5萬美元,營收占比分別為32.7%、34.8%、73.0%,不僅穩定增長,且占比份額越來越高。
小馬智行目前營運著190多輛自動駕駛卡車車隊,包括自營和與中國最大的貨運物流公司中國外運合作營運。其中,小馬智行與中國外運的合資公司青騅物流同時,還與三一集團合作共同開發L4級自動駕駛卡車。目前青騅物流旗下有160多台Robotruck。這支車隊已累計自動駕駛裏程約500萬公裏。在其商業營運過程中,累計運輸超7.67億噸公裏。
另外還有一項主營業務為授權及套用業務,主要是面向乘用車廠商提供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的軟硬件解決方案,包括智能駕駛軟件解決方案「小馬識途」,域控制器「方載」,以及數據工具鏈「蒼穹」共三條產品線。
2022年、2023年、2024年上半年,小馬智行授權及套用業務營收分別為3705.1萬美元、3920.3萬美元、551.7萬美元,營收占比分別為54.2%、54.5%、22.3%。
從整體業務來看,小馬智行近三年營收保持同比增長。2022年至2024年上半年,營收規模分別為6839萬美元、7190萬美元和2472萬美元,累計營收超過1.65億美元。其中,2024年上半年營收規模同比增長101.2%。
但另一方面,作為技術密集型企業,小馬智行每年的研發投入依舊居高不下,2022年至2024上半年,小馬智行的研發投入分別為1.54億美元、1.23億美元和5872.5萬美元,占總營收的比例分別為224.6%、170.7%、237.6%。
所以即使營收增長都非常亮眼,但小馬智行依舊還在虧損中。2022年至2024年上半年,凈虧損分別為1.48億美元、1.25億美元、5178萬美元,兩年半凈虧合計約3.25億美元。不過從這些數碼也可以看到,小馬智行的凈虧損在逐年收窄,盈利曙光就在眼前。
02
大規模商業化和盈利的可能路徑
小馬智行在2016由彭軍和樓天城於2016年創立。彭軍和樓天城這樣的明星組合,不僅讓小馬智行在短時間內迅速聚攏了一批技術天才,組成了自己的核心團隊,也為小馬智行在IPO前吸引了累積超過13億美元共7輪融資,投資方包括紅杉中國、IDG 資本、五源資本、招商局資本、豐田汽車、一汽集團、沙特新未來城等。
而彭軍與樓天城能夠走在一起,也是源於他們對L4自動駕駛的共同信念。樓天城曾對媒體說過,L4是他的第一原則,如果這個原則無法被接受,那麽一切面談。
對於選擇L4級Robotaxi賽道,彭軍也曾提到,如果從出行終局倒推,能夠更早實作自動駕駛規模化商業落地的一定是Robotaxi,而L4技術正是背後的驅動力。這也最終成為小馬智行實作夢想的路徑。
盡管Robotaxi行業前景和想象空間廣闊,但在真正實作規模商業化並盈利之前,企業缺錢是常態,死磕L4這條路的自動駕駛企業只能依靠融資存活,而且隨時有倒閉的風險,從早期的Argo AI到Aurora到圖森未來甚至Cruise,這樣的案例不勝列舉。
所以在半途中,為了活下去,很多企業會放棄L4,或者換一條要求更低但更容易盈利的路徑,比如做L2,甚至用L2來養活L4。
小馬智行也有L2和Robotruck業務,而且這些業務還是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但這並沒有動搖小馬智行對Robotaxi的信心。在招股書中小馬智行明確提到,Robotaxi收入將是未來最主要的增長點。
在今年北京車展期間,在接受車雲等媒體采訪時,彭軍就表示,其他公司放棄L4改為L2,甚至懷疑L4的可能性,這只能表示他們的能力不夠,並不代表L4無法實作。而小馬智行有足夠的L4能力,並且一定能實作Robotaxi的規模商業化。
樓天城也表示,自動駕駛已經沒有技術阻礙,技術的行程已經過半,接下來的關卡就是Robotaxi商業化。
小馬智行提到透過垂直整合實作Robotaxi規模量產方面的三大關鍵:自動駕駛技術能力,車規級自動駕駛軟硬件系統正向研發;車輛量產能力,和主機廠合作;平台營運能力,支持千台級以上未來更大體量的營運,並在千台規模時實作單車毛利轉正。
在今年北京車展上,小馬智行、豐田中國、廣汽豐田宣布共同成立騅豐智能科技,投入超10億元,以推進自動駕駛出行的前裝量產和規模化部署。該合資公司將整合小馬智行無人駕駛技術能力、廣汽豐田新能源車型研發制造的經驗等,
同時在北京車展亮相的還有鉑智4X Robotaxi,這是合資公司推出的首款車型,也是小馬智行的第七代Robotaxi車型,計劃2025年至2026年向一線城市投放千台,並接入小馬智行Robotaxi營運平台,提供全無人Robotaxi服務。
這是行業中非常典型的三方合作模式,即自動駕駛企業提供Robotaxi的軟硬件解決方案,主機廠負責整車的量產,而營運商則提供服務場景、高質素數據服務。大家各取所長,聯合產業上下遊打造自動駕駛生態圈,攤薄各方成本,很大程度加速Robotaxi規模化運作的可行性。
同樣被稱作「全球Robotaxi第一股」的文遠知行,早期就與廣汽和如祺出行進行了類似的戰略合作,來推動Robotaxi規模化落地營運。
就在上個月,小馬智行又與北汽新能源達成合作,雙方將基於極狐AlphaT5車型與小馬智行第七代自動駕駛軟硬件系統方面合作研發Robotaxi車型,目標同樣是盡快形成千台規模的營運能力。
無論是豐田廣汽還是北汽等主流車企,不僅是小馬智行緊密的戰略合作方,同時也是小馬智行的投資人。以豐田為例,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制造商之一,在IPO之前,豐田以13.4%的持股比例,成為小馬智行管理層之外的最大機構股東。
小馬智行也是豐田在中國唯一L4戰略合作夥伴。早在2019年,雙方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雙方共同推進研發了雷克薩斯RX Robotaxi以及賽那Robotaxi,迄今共計向小馬智行的營運平台上投放近200台車輛,在北上廣深開展無人駕駛商業化示範營運。
透過加強與上下遊夥伴的合作,能夠幫助小馬智行攤薄前期投入成本,盡快實作規模商業化,這一路徑同時適用於Robotruck和Robotaxi。在此基礎上,再透過成本的最佳化,盡快建立單車和量產車的成本優勢,以此來應對自動駕駛賽道的長期競爭。
關於未來的發展方向,在招股書中,小馬智行明確了IPO所籌集資金,四成用於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及貨運服務的大規模商業化和市場開拓,四成用於自動駕駛技術持續研發和投入,剩余的用於潛在戰略投資和收購,提升公司技術能力和搭建產業鏈生態。
不過,小馬智行也提到,自動駕駛行業本身充滿了風險和不確定性,目前小馬智行也是「仍處於技術商業化和基於市場戰略的客戶群多樣化的起步階段」。
車雲小結
小馬智行招股書中,參照了弗若斯特沙利文對Robotaxi前景的樂觀預測,從全球來看,Robotaxi的市場規模在2025年預計將達到2.9億美元,到2030年進一步達到666億美元,2035年將達到3526億美元。中國將成為最大的Robotaxi服務市場,市場規模預計在2025年達到2億美元,預計2030年將達到390億美元,約占全球Robotaxi服務市場份額的一半以上。
同時,在技術進步、扶持政策和硬件成本下降的推動下,到2026年Robotaxi的每公裏營運成本將降至2.1元/公裏,屆時Robotaxi將成功實作商業化。到2030年將進一步降至1.0元/公裏,屆時Robotaxi成本或將比載人出租車成本低。
李彥宏曾提到,自動駕駛規模商業化的破局點,在法規技術之外,就是成本的問題。這包括車輛成本、營運和服務等成本。他設想的商業化拐點同樣在2026年前後。
在今年的Apollo Day 上,百度自動駕駛業務部總經理陳卓透露,蘿蔔快跑將在2025年全面進入盈利期,成為全球首個實作商業化盈利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平台。
眼下,隨著小馬的成功上市,加上已經上市的文遠知行,以及蘿蔔快跑,這三家領跑中國Robotaxi的局面正在逐漸成型。接下來的2025,這個被三家都寄予厚望的關鍵一年,也很有可能成為中國Robotaxi的商業化元年。
我就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