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汽車

如何評價問界M9?

2023-09-25汽車

作為今年最具話題性的豪華旗艦 SUV,問界 M9 上令人矚目的技術是有非常多的。比如從來沒有在原廠車上出現過的後排投影功能就重新整理了我對旗艦 SUV 二排玩法的認知,相信你也是第一次在原廠車上看到這個配置。

而另一方面,從理想帶火了冰箱彩電大沙發之後,所有和豪華沾邊的車型幾乎都會盡可能往這個方向上靠。問界 M9 也用上了半導體冰箱,溫度範圍分別可以設定 3 - 10 ℃或者 35 - 50 ℃。

而沙發的部份 M9 也足夠具有創意,副駕座椅可以向前折疊,為第二排右側座椅騰出足夠的腿部空間;二排右側座椅本身也可以進入零重力模式舒躺;同時副駕座椅也具有腿托和腳托。

所以從「冰箱彩電大沙發」的角度來評價 M9 的話,那就必須是前無古人的玩法創新了。靈活運用空間的同時,能夠在前後排都提供還不錯的觀影體驗 —— 哪怕這已經脫離了車本來的內容。

所以這麽多科技、智能體驗的堆砌,也非常需要請出我們在去年落地的 42Mark 座艙評測體系,來相對全面地對問界 M9 純電 Ultra 版進行一次評測。

那麽,公認「遙遙領先」的鴻蒙車機和最新最強的智能化體驗在問界 M9 上會持續保持領先嗎?我們將從基礎體驗、導航和語音體驗、娛樂體驗、手機生態體驗和智能化可玩性這幾個方面評價。

M9 鴻蒙座艙開箱體驗

基礎體驗

在 42Mark 座艙測試標準下,基礎體驗能夠代表一套車機的成熟、好用程度,那麽 M9 在基礎體驗部份的總分是 89.7 分,這個分數在目前的 42Mark 排行榜中排第二,略低於去年評測的理想 L8 4.5.3 版本。考慮到理想的 2024 款車型現在也更新到了 8295 的芯片,以及更新了 5.1 的系統,所以 M9 上 HarmonyOS 4 的表現是符合預期的好。

不過關於 HarmonyOS 4 大家其實並不陌生了,去年就已經在問界 M5 和 M7 上率先 OTA 升級,到 M9 的時期也並沒有太多的變化,只有對個別功能有適配上的最佳化。

比如雖然 M9 采用了三聯屏的前排設計,在擁有巨大的儀表、中控的基礎上,還多了一塊副駕屏,但本質上互動邏輯並沒有和 M5、M7 有太多的變化,好評的是依然有著邊緣返回的手勢互動、足夠流暢的觸控體驗和視覺效果、足夠大且易用的大按鈕,這些都在基礎體驗上得到了高分評價。

而細節上,比如智能動態分屏的設計,也在日常使用導航的時候,能夠在各種界面下提供恰到好處的資訊量和界面排列。

如果非要挑點刺的話,那麽 M9 在主界面的靠左原則上做得並不好,依然是經典的桌布 + 雙 Dock 欄設計,只有在開啟導航後才會在主螢幕界面的左上角顯示一個導航的懸浮窗,更多的功能堆疊采用向右擴充套件的方式,對於互動動作來說符合得並不是很合理。

關於套用生態的支持上,鴻蒙車機一向采用白名單配合市集的機制,實際可在車內安裝的套用是非常多的,而在我們考察的主流音影片套用上也基本做到了完整的覆蓋和良好的體驗,只有個別套用才會做針對性的客製化界面。

關於效能的實測,經過我們對中控屏 9 點采樣最後取平均值,M9 的中控屏平均亮度為 1,182 nits,在 42Mark 實測榜上排名第一,不過美中不足的是采用的還是 LCD 螢幕,並不是能夠有更好均衡效能的 MiniLED 材質。至於 OLED 材質,其實是不太能夠穩定顯示 1,000 nits 以上的亮度的,所以在車這種載體下到底哪種螢幕材質更好,大家可以自行判斷。

另外我們還測試了 M9 的螢幕觸控延遲時間,同樣多次采樣點按和滑動並取平均值,M9 的平均觸控響應時間為 0.102 s,在 42Mark 螢幕觸控延遲排行榜中排名第二,和別的車一樣,距離手機端輕松實作的 10 ms 級別還有一些差距,但也同樣不影響任何日常體驗。

對於主駕位置的駕駛資訊互動體驗,M9 在絕大部份我們考察的專案上表現沒有什麽問題,但是方向盤上的電容按鍵從我們的評價標準來說,相比物理按鍵體驗還是差了一些。

還有一個比較奇怪的細節是,M9 的儀表流暢度和中控屏產生了極大的反差,中控屏是車機當中 Top 級的流暢,那儀表就是中下遊的卡頓體驗了,尤其是在檔位切換車輛檢視的時候卡頓感宛如 PPT,希望後續的 OTA 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總體來說,M9 在基礎體驗上依然保持了鴻蒙 4 的高水準,但是作為一台 2024 年開始交付的車型來說,驚喜感並不多。

導航和語音

一套車機是否好用,靜態的基礎體驗當然還不夠。為了測試 M9 在真實行車場景下的導航和語音能力,我們讓 M9 跑了一條長達 26 公裏的路線,途經上海的高速、高架、地面、隧道等多種路段,並且測試了語音功能體驗。最後在導航和語音體驗上得到了 103.5 的高分,在目前的 42Mark 排行榜中排第 2,比去年測試的問界 M5 還要高出 10 分以上,這個成績很符合「遙遙領先」的預期。

M9 雖然車機內的導航套用是鴻蒙智行,但是地圖數據采用的仍然是基於高德數據的地圖,整體體驗絲滑感十足,設定導航時除了家、公司、常用地址這些快捷鍵,還能透過快捷場景實作自動上下班導航。

手車互聯也再次拓寬了界限,不僅微信可以發送地址,第三方 App 如美團、大眾點評也能發送地址到車,如果你是鴻蒙系統的手機,利用手機和中控的 NFC 近場通訊就可以實作一碰流轉導航,目前這個體驗在我們開過的車上還是無敵的存在。

與主界面不同,導航時的資訊模組很符合靠左原則,縮圖、車道資訊、下一個路口距離應有盡有,相比於手機上的高德地圖,M9 的資訊更新也沒有明顯的延遲,不會出現因為導航資訊不及時導致錯過路口的情況。

縮圖在經過路口時也會及時放大,在車道上清楚地標出行進方向,紅綠燈倒計時、HUD 界面的 AR 導航更完善了 M9 導航的豐富度。26 公裏跑下來,全程沒有出現導航偏差、資訊錯誤的情況。

但有訊息說華為對導航仍然有更高的適配要求,未來有可能會向百度地圖尋求合作,到時候會不會有更多驚喜呢?

關於 M9 的語音功能,我們體驗下來驚喜不算太多。語音覆蓋範圍仍然全面,車控、導航、音樂都能透過「小藝」解決,車機界面可見即可說,大大減少了動手的麻煩與風險。

經過多維度指令 10 次測試下來的平均語音反饋延遲是 1.16 秒,在 42Mark 實測榜上排名第 2,執行速度也在 0.2 秒以內,綜合感受非常流暢。

我們測評的目前版本更新了盤古大模型加持的 AI 能力,在語音問答上和其他 GPT 聊天模型一樣,可以對你的各種問題有著 AI 加持的問答表現。

不過,在目前來看,語音 AI 能力還是屬於錦上添花的功能,更多還是需要結合用車場景看基礎功能做的怎麽樣。在一些語音特殊功能上,M9 也達到了頭部水平。連續對話功能讓你可以一句話講完所有指令,多音區的精準辨識讓你坐在第三排也能語音控制音樂,並且支持辨識普通話、四川話、廣東話三種方言的辨識,爭取照顧到車內的所有成員。

美中不足的是,M9 語音的免喚醒功能並不算很靈敏,第一遍偶爾無法辨識,對指令的模糊辨識也稍顯「嚴格」。比如不能說常見的「開啟 360」,而是要說比較繞口的「開啟全景影像」,「關閉車燈」不會辨識為關閉車外燈光,而是預設關閉車內的閱讀燈。好在前不久的 OTA 已經解決了這兩個問題,能看出問界在語音功能上依然有在做持續的最佳化工作。

總的來看,M9 在語音體驗上稍遜一籌,但在導航體驗上挑不出問題來,哪怕不用 NCA 智駕能力,只是想開著它從 A 點到 B 點,它可以讓你開得很順心。

娛樂體驗

定位「全景智慧旗艦 SUV」的問界 M9 ,在娛樂體驗的細節上與主打家庭的理想等車型有些不同。副駕采用與中控連為一體的 16 寸大屏,而後排的巨大投影給我帶來了新奇又別扭的體驗。這一板塊 M9 拿到的分數是 60.4 分,在目前的 42Mark 實測榜上排名第 1,我們分前排和後排給大家講講。

先看副駕的娛樂屏,M9 副駕娛樂屏亮度高達 1,044 nits,分辨率達到 3K,橫向分辨率比中控屏的 2K 還要高,但是因為問界暫時沒有公布具體的分辨率資訊,車機也不支持破解,所以分辨率數據暫時僅供參考。

副駕屏支持單獨登入賬號、連線藍芽,保證了副駕的獨立與私密性,這點非常好評。經過我們的實際體驗,保持一個姿勢看 10 分鐘也不會太累,偏頭或低頭的振幅不大,身體稍微向前即可觸摸操作,可見副屏乃至全車車機螢幕的布局設計比較到位。

在內容豐富度上,M9 副駕屏的軟件操控獨立於中控屏,基本覆蓋了主流的音影片軟件,客製化程度也比較高。副屏同樣支持一些簡單的小遊戲,但 3A 大作就不要考慮了,相信沒幾個人會想在車上玩「賽博龐克 2077」,多少有點違和感。

來到後排,32 寸大幕布給人的沖擊相當震撼,夜晚關閉車內燈光後,投影帶來的氛圍感十足,巨大的幕布還能一定程度上提升後排對前排的私密性。

不過問題也隨之而來,投影的特殊內容讓它的分辨率大大降低,入眼亮度也大約只有 100 - 200 nits。在白天的亮光環境下,幕布發白比較明顯,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觀影體驗。

並且互動上也有一些問題,由於原車不配備遙控器,投影的主要互動方式只能透過語音控制,對內容的辨識及覆蓋度遠遠小於車機螢幕。

雖然可以透過已授權的手機和華為智慧屏的靈犀遙控器操控,但不管怎麽樣,原車不配備那麽在我們 42Mark 的標準裏就不能被計入分數,也希望 M9 能夠給選裝幕布的使用者標配一只遙控器。

另外,二排座位和幕布的距離也過近,配合 32 寸的尺寸對二排乘客來說不僅需要歪頭觀看,大 FOV 也帶來了長時間體驗後暈眩感會比較嚴重的問題。雖然幕布的智駕有專門最佳化行駛中的穩定性,但對眩暈感的控制效果不大。實際體驗過後發現最合適的觀看投影方式是停車時候的第三排中間位置,所以這樣看不管從產品設計還是實際體驗上都是有點怪異的。

還有一個不友好的地方:前排座位調得太靠後時,投影是無法放下來的。如果駕駛員身形比較高大,那他的駕駛需求和後排乘客的娛樂需求就有可能無法兼顧,不知道大家會更看重哪方面。

綜上來看,M9 副駕的娛樂體驗稱得上優秀,但後排的投影功能在富有創意性的同時,又給實用性打了折扣。或許選擇用這塊幕布,更是問界「秀肌肉」的一種體現,所以我們並不推薦 M9 的車主選裝這塊幕布。

手機生態體驗

不知道有多少朋友已經習慣不帶實體的車鑰匙,而是用手機 App 操控一切。M9 在這一方面拿到的分數是 92.8,在目前的排行榜中排第 1,可見適配度非常高。

在解鎖、空調、車窗等基礎車控體驗上,M9 並不讓我們擔心,平均反饋延遲低至 0.49 秒,日常體驗基本無感。

停車時 M9 會自動保留幾張照片來記錄車位和環境資訊,配合閃燈和鳴笛功能,能有效減少停車場找車的麻煩。也支持哨兵模式了,不過只支持開關,沒辦法遠端即時檢視。

如果你有鴻蒙系統的華為手機,那麽就能體驗到鴻蒙生態專屬的超級桌面,實作比較深度的生態流轉,而不是簡單的手機投屏。套用上目前是白名單機制,支持部份音樂、地圖和少量遊戲,但是分辨率和控制延遲都差強人意,同時使用無線充電和超級桌面時手機會有些許發熱,但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

這麽看的話,鴻蒙系統全家桶會是最好的選擇,隨著各大廠家越來越重視手車互聯的重要性,這一板塊在我們 42Mark 的權重可能還會提高。

智能化可玩性

除了以上這些座艙體驗,我們 42Mark 還註重車輛在智能化上的可玩性,拓寬更多玩法。M9 拿到的分數是 45.2 分,在目前的排行榜中排第 2。

自訂化方面,M9 的音響能選擇音樂模式和進行簡單的 EQ 調節,雖然不能高精度調音,但好在 M9 的原聲音響已經足夠驚艷,小藝的音色也支持客製和四個聲音的選擇。

其他方面說幾個亮點:M9 的中控系統顏色可以自訂,不只簡單的白天與黑夜模式;支持語音助手啟用提醒事項;支持小憩模式、關懷模式等多個特殊場景,在節日、上下班、休息日時段,也有對應的特殊功能。不過沒有自訂編程的功能還是有點可惜,不知道廣大鴻蒙車主對這個功能期望有多大。

以上就是本期問界 M9 座艙測試的全部內容,恭喜 M9 把最後的總分重新整理到了 81.3 分,超過理想 L8,在目前的座艙總榜上排名第 1。

最後

M9 的座艙水平依托於跨平台的鴻蒙作業系統,本身在體驗上的下限是極高的,所以總體來看各方面並沒有明顯的短板。而經過了幾年叠代的鴻蒙 4 車機也在很多細節上體驗不錯,這讓 M9 在總分上目前排名第一。

還是那句話,42Mark 座艙評測很多部份是脫離沒有明顯感知的硬件來做的評價,所以哪怕沒有主流的 8295 芯片, M9 目前的體驗在我們看來依然處於頭部水平。這也是我們認為智能座艙現階段更應該卷的事情,單純的硬件堆砌很多時候並不能提升體驗,比如開頭所提到的投影幕布。

至少在我們的這次測驗中,M9 沒有辜負「遙遙領先」這個稱號,華為帶來的車機體驗,依然處於領先水平。相信在後續的 OTA 裏,M9 的競爭力還會進一步提升,而 42Mark 也會帶來更多座艙評測,歡迎大家繼續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