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薪階層不是最重要的,因為車有三萬的,也有十萬二十萬的,還有百萬的,都是車。
事實上過去半年以及一年銷量最高的新能源車都是2.88-4.86萬元的五菱宏光MINI。
但是,工薪階層也需要要娃。單身當然無所謂,有娃有老人,真的不一樣。
有朋友說帶嬰兒車坐地鐵也很常見沒什麽,確實沒什麽,但體驗感是完全不同的。對嬰兒的照顧也不一樣。比如沒有車每次出門,要推著嬰兒車,要背著奶瓶、奶粉、輔食、溫水、紙尿褲、嬰兒用紙、薄被、外套、雨傘等等等等。
而且娃是隨時會困的,娃困了只能盡量不讓ta睡。因為外面的環境嘈雜或不舒適,你也不能超市或者公園的椅子上抱著ta一直坐半天吧?
嬰兒車更不用說了,復雜路況經常需要人擡著。扶梯不能坐,台階上不去,泥路不能走。參與人少了都不好出門,只能盡量去路況好的地方。
有次推出去到公園沒多久半路下雨了,趕緊推車娃娃去避雨,公園避雨點又少,和別人擠在那裏,幹等著雨停,或者被迫提前終止行程,提前打車回家。
就是那次,徹底動搖了我的想法。
因為有車確實就不一樣了,裏面的一切都是你的,東西可以都放車裏,是嬰兒車還是腰凳自己選著拿。媽媽餵奶不用滿大街找母嬰室,不用臨時家人用東西幫她擋著。而且冬天風冷,夏天太曬,真的很揪心。
哪怕是用擠奶器,也終於有了電源了(部份車型)。你不可能商場或者飯店裏隨便找個插座在那坐著甚至站著擠奶吧……
還有次娃娃發燒半夜打車去醫院,真的一家人抱著娃在半夜馬路邊等車,心裏焦慮的不行。
這兩年的疫情更不用說了,打車/公交/地鐵的公共出行和開自己的車完全是安全度兩個極端,截然相反的兩個場景。現在坐出租車裏感覺什麽都是臟的(另一個概念上的臟,一天拉多少客人你知道嗎,這還是密閉場所),尤其是娃還喜歡亂摸……以及吃手。
以及,你能強制讓一歲的娃娃一直戴口罩嗎?是否影響呼吸尚且不說,如果你以為你做什麽ta都服從,只能說你還沒帶過嬰幼兒。
湊合當然可以,我其實直到目前都還沒買車。但是我現在確實準備買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