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特斯拉召回員工從新計算司齡,讓我想起了【平凡之路】的一個關於勞動法案件的劇情:
當事人王賀一因為母親癌癥晚期,於是她把家庭情況跟公司匯報,一開始公司的處理還挺人性化的,讓她把工作安排好,公司也會在一定程度上給予他一些靈活性,潛台詞就是準他的假讓他照顧老人。
但是沒過多久,公司hr跟她談話,說現在業務挺忙的,介於你現在個人及家庭情況,公司建議給你做調崗處理,換一個比較輕松的崗位,她也同意了。但是沒想到給她的新崗位是行政前台,她原來是個部門總監,可謂是一天一地,目的就是逼王賀一自己離職,公司不用付違約金。
她一起之下開始咨詢律師,打算告公司,後來經過一系列的拉扯(省略N字)公司提出一個和解方案, 那就是讓王賀一重新入職,之後工齡從新計算, 並且還說了一些抹黑律師的話術,說他們竄登你和公司打官司就是為了律師費等等,公司也還是需要你的巴拉巴拉...
但是,主角律師很快的就發現了其中的端倪:重新入職,工齡重新計算,就相當於公司掌握了主動權,之後再隨便找個理由把她辭退,等那個時候,賠償金的「N」就重新計算了。
之前是十年,現在是一年,一下子公司就省下了十分之一。
再看特斯拉召回員工,需要退回賠償金的 "3",然後重新計算司齡,相當於重新整理N。沒準等到一段時間業務寒冬時,公司再次裁員,那麽對於賠償中的大頭「N」可就一下子縮減了不知多少倍了,這樣公司無形之中又省了一筆錢。
為什麽說「又」?
因為重新入職後,前三個月賺取的薪酬,相當於自己打工,自己付給自己薪金。公司白薅三個月羊毛。
所以,怎麽算,特斯拉都是不虧的。
入職年限短的(一年之內),損失的是「3」.入職年限高的,損失的就是「N」,當然了除非特斯拉從今天開始不裁員了,不過你覺得有可能麽?
相反,從這個舉動來看,公司未來再次裁員的可能性將大大增高。手下一堆在企業內工作多年,經驗豐富的老員工,但工齡卻是「新」的,以後等到不需要這幫老家夥或者重新洗牌的時候,再次裁員根本無壓力,這難道就是所謂的花小錢,辦大事?
好麽,這筆賬算得可真是精明。選擇回歸的無論是新員工還是老員工,特斯拉都是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