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中國近日釋出公告稱,將實行產能最佳化,加速電動化轉型,「調整後Honda在中國的汽車總產能由149萬台變為120萬台」。此外,正在建設的東風本田全新電動專用工廠將於2024年9月投產,廣汽本田全新新能源工廠將在2024年11月投產。
值得一提的是,本田中國專為中國市場推出的全新電動品牌「燁」,第一彈車型燁S7和燁P7將於2024 年末上市。透過時間線不難推斷,本田中國此次擴充新能源產能,或許是為「燁」品牌鋪路。接下來,面對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領域的絕對優勢,「燁」品牌是否能打,恐怕是本田中國能否提振銷量的關鍵要素。
在銷量不斷下滑的當下,本田中國選擇調整產能。本田中國近日釋出公告稱,將實行產能最佳化,加速電動化轉型。其中,廣汽本田計劃2024年10月關閉年產能為5萬台的第四生產線,東風本田計劃2024年11月將年產能為24萬台的第二生產線停產休業。「調整後Honda在中國的汽車總產能由149萬台變為120萬台。」
![](https://img.jasve.com/2024-8/1512165da93a1f4c277134d23779327a.webp)
圖片來源:本田中國
業內人士表示,本田在中國市場調整產能,一方面是燃油車產能利用率低,借此實作資金和人員等方面的減負,達到節約成本的目的;另一方面也希望加碼新能源領域,以此止住、甚至是拿回不斷下滑的市場份額。
本田在華產能「削燃增電」
本田中國在上述公告中強調,此次對產能的調整,是為在中國進一步加速電動化轉型,正在建設的東風本田全新電動專用工廠將於2024年9月投產,廣汽本田全新新能源工廠將在2024年11月投產。
廣汽本田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袁小華對此表示,目前廣汽本田有4條整車生產線,為了加速電動化行程,其中年產能5萬輛的第四條生產線會在今年10月份關閉,計劃年產能12萬輛的新能源生產線將會在今年11月份投產。「廣汽本田的生產線一直是可以隨著生產的計劃柔性進行調節,此次決定就是為了集約資源,提高效率,靈活應對市場需求。」
![](https://img.jasve.com/2024-8/ef62c79bcb0326841717376b07fdd96e.webp)
圖片來源:廣汽本田官方截圖
盡管本田中國並未透露東風本田新能源汽車工廠產能規劃,但根據2022年1月東風本田與武漢經開區簽署電動車新工廠投資協定,工廠計劃於2024年正式投產,初期擁有12萬輛的基礎年產能。這意味著,本田在中國市場削減29萬輛燃油車產能的同時,將新增24萬輛新能源汽車產能。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此次產能調整,東風本田表示,是積極踐行「創未來2030」戰略,切實推進電動化轉型,最佳化產能結構;廣汽本田則稱,近期釋出了「蘊新智遠」企業戰略轉型計劃,將透過全鏈路的提質增效,不斷強化企業競爭力。
![](https://img.jasve.com/2024-8/8444c5ba6aec3a89d6eb10edb7b4c906.webp)
圖片來源:東風本田官方截圖
袁小華坦言,前不久我們釋出的「蘊新智遠」計劃,致力於打造一個「更智能、更綠色、更高效」的廣汽本田,其中一個目標就是成為中國汽車行業生產經營效率領先的頭部企業。「我們正在做的就是全領域提質增效。」
此外,在去年舉辦的成立20周年活動上,東風本田釋出「創未來2030」新戰略宣布,東風本田將構築e:NS、e:HEV/e:PHEV強電智混,以及全新自主品牌車型的產品矩陣。「預計到2027年,東風本田不再投放燃油新車,2030年前累計推出10款以上純電動車型。」
加碼新能源車欲提振銷量?
近年來,中國品牌緊抓新能源汽車機遇,市場表現有目共睹。今年上半年,中國品牌乘用車共銷售741.9萬輛,同比增長23.9%,市場份額為61.9%。「短短幾年,中國汽車乘用車市占率從40%紅線來回拉扯已經成為歷史,半壁江山已經裝不下中國品牌的實力。」
相比之下,日系品牌在中國市場份額不斷下滑,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乘聯會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日系品牌在華市場份額高達22.6%;反觀今年上半年,這一數據已經跌落至14.9%。
![](https://img.jasve.com/2024-8/4f7ccc693af664e7ff739c5aa0b260df.webp)
圖片來源:乘聯分會
以本田中國為例,自2020年在中國市場創下終端汽車銷售162.7萬輛的記錄之後,其開始走向下坡路,隨後三年銷量分別為156.15萬輛、137.31萬輛和123.42萬輛。今年上半年,本田在中國的終端汽車累計銷量僅為41.59萬輛,同比下降21.5%。
終端銷量下降,已經影響到經銷商體系。中國經濟網記者近日在走訪中發現,北京地區一家東風本田4S店已經關閉。「這家店已經‘黃’了半年多了,主要是近幾年受到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的沖擊,以往暢銷的車型如今也不好賣了,經銷商面臨較大壓力。」附近某自主品牌4S店工作人員說。
事實上,本田中國在新能源領域也曾多次試水,推出了廣汽本田VE-1和繹樂EA6,以及東風本田MN-V等,但由於是「油改電」車型,在市場上幾乎沒有聲量;隨後推出的e:NP和e:NS系列車型,存在感同樣不高。以廣汽本田e:NP1為例,6月銷量甚至不足百輛。
![](https://img.jasve.com/2024-8/d97cb8685a7febb50688cb68115982d9.webp)
燁S7和燁P7 姜智文/攝
在此背景下,本田中國持續加碼新能源領域。今年4月,本田中國釋出專為中國市場推出的全新電動品牌「燁」,新車基於全新智能高效純電「W」架構打造,第一彈車型燁S7和燁P7將於2024 年末上市。
透過時間線不難推斷,本田中國此次擴充新能源產能,或許是為「燁」品牌鋪路。接下來,面對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領域的絕對優勢,「燁」品牌是否能打,恐怕是本田中國能否提振銷量的關鍵要素。(中國經濟網記者 姜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