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去世,遺像保存上居然有這麽多講究。」】
對當代人而言,家裏有人去世後,逝者留下的遺像特別珍貴。畢竟這不僅是逝者活過一輩子的最後證明,也是家人紀念逝者的一個寄托。
從這個方面來說,留著遺像是很有必要的。
但實際上,遺像保存是有不少「講究」的,不能就隨便擱在家裏。
接下來,咱們就一塊兒看看遺像背後到底有啥說法。
【「遺像有哪些不好的方面?」】
大家都講「人死如燈滅」嘛。有這樣的想法,老人去世以後,我們就會把他所有的東西都燒掉,只留一張遺照供人懷念。
不過,現在人們的觀念變得越來越開放了,已經沒必要這樣做了。
老人的遺像能留著,別的東西也能留,像老人生前用過的東西之類的都可以。
這些東西都留有老人生活的銘印,還有老人好些照片呢,這些照片記錄著他們過去的重要時刻,都特別有意義。
但你想過沒,留著老人的遺像,或者把老人遺像放在某個地方,這可不是個聰明的做法。
以前啊,北方不少家庭都有把老人遺像掛在客廳正北邊的做法,這想法呢,是為了表示尊重和緬懷,可也會產生一些不好的問題。
小孩子的情緒是最敏感的。平常在屋裏嬉鬧玩耍,可要是突然看到黑白遺照,沒準兒就會被嚇得「掉魂兒」。
而且以前有種說法,去世的老人容易「纏上」小孩子,這樣孩子就會生病啥的,之後就得找「先生」來瞅瞅,把附在孩子身上的老人勸走。
再有就是,單純覺得「瘆得慌」。畢竟黑白照放在那麽顯眼的地方,說不定啥時候就會被嚇一跳呢。
不是不尊重老人啊,這就是人的一種心理本能罷了。
不光是小孩,孕婦也有受到影響的可能。
孕期的女人本就情緒敏感,心理承受力也會下降,突然看到一只小貓都可能被嚇到,更別說一張面無表情的「遺照」了。
並且好多地方都有「不讓孕婦碰遺照」的說法,覺得不吉利。
要是真的因為瞅見遺照就「流產」了,那可真是想哭都沒地兒哭去了。
就算沒有「流產」這回事,孕婦天天在這麽壓抑的環境裏過日子,心裏肯定會不由自主地產生不安的感覺。這種心理狀態,對胎兒發育也沒好處。
所以啊,遺像放哪兒,還是得考慮家人的感受。
當然,把遺像放在家裏也有好的地方。
前面提到過的,是放在客廳的正北邊。在古代,正北向來象征著尊貴,不管是皇宮還是大官的家,最有權威的位置肯定是正北方位。
那把老人的遺照掛在這兒,肯定是最恰當不過的了。
看到這張遺照時,不禁會心生敬意,緬懷老人在世時的事跡。
這不僅是一種緬懷的方式,還是一種傳承傳統的行為,這裏面有著自古就有的文化傳承。
並且,為了表示對他(她)足夠的敬重,我們還會把遺像擺在供桌上,到了逢年過節或者忌日的時候就祭拜,用來慰藉思念之情。
而除了這個,在處理遺像這件事上,還有別的可能嗎?
【「放遺像的講究」】
首先得明白一點,遺像最不該掛的地方就是大門口。
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人總是進進出出的,每次都能瞅見它。特別是來家裏做客的人,本來開開心心的,結果還沒進屋就瞅見遺像了,出去的時候又瞅見一回。
哪怕心情再好,連著兩次看到遺像,恐怕也會變得低落又壓抑。
並且在家聊天的時候,他們說不定也會無意中想到這件事,然後就渾身不舒服,就怕自己驚擾了逝去的老人。
大門這兒不行的話,放在臥室裏,行不行呢?答案同樣是不行的。
臥室是咱們休息的私人空間,平常就沒多少人進出。要是再擺上一張遺像的話,那不是更讓人覺得壓抑了嘛,時間一長,整個人說不定就變得「沒精打采」的了。
此外,這件事還有一種很「玄學」的說法。
都說臥室要是長時間有人休息的話,那裏的陽氣就會變得很旺盛。可是遺像要是放在臥室裏,馬上就會被遺像帶來的「陰氣」給沖擊到。輕的話會影響健康,嚴重的話會影響全家的運勢。
還有啊,本來忙乎了一整天,就想好好歇一歇呢,結果一進臥室又瞅見遺像,這一下子就會讓咱們心底的那些負面情緒「噌」地冒出來,心裏就更堵得慌了。
倉庫也是不能放遺像的地方。
要是材質差的話,遺像放在潮濕的倉居里就會慢慢發黴,被損壞掉。
還有啊,倉庫大多是用來放雜物或者備用東西的地方,這地方不重要。要是把老人的遺像放在倉居里,顯然是很不尊重的。
並且在又潮又暗的環境中,很容易長蟲子,要是遺像被蟲子咬壞了,那就更「不吉利」了。
這三個地方都不能放的話,那我們能放哪兒呢?
第一個肯定是供桌,要麽就是佛龕呀,這麽放能顯示出咱們對老人的敬意呢。
不過呢,供桌和佛龕可不能隨便找個地方就放,最好選個安靜的地方,省得被打擾。
還有一種辦法,就是把遺像包起來,可以用布,也能用其他材料的東西。
在顏色和款式方面,咱們可以挑好看點的,不過可不能太花哨,得看著莊重些。材質也不能瞎選,最好能防潮又防塵,省得遺像被弄壞了。
包裹的時候得註意一下,別留出縫隙,防止蟲子和灰塵進去。
然後把它放在幹燥通風的地方,防止放久了受潮,不過最好還是時不時檢查一下有沒失真壞。
實際上呢,老人遺像到底是燒掉還是留存,這並沒有個確定的說法,大夥想怎麽做就怎麽做,全看個人的想法。
只要我們能接受,又不影響別人,還能尊重逝者,那就都行。
那對於這個,大家有啥想說的呀?
——到此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