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神科,醫生最怕抑郁癥患者突然變「開心」,精神抖擻、思維敏捷,這種情況需要高度警惕: 患者可能不是病情好轉,極大可能是雙相抑郁轉躁狂了 。
抑郁患者突然開心起來了,可別高興太早,這極大可能是雙相患者抑郁轉躁狂了。具體有以下表現:
1、精力旺盛
沒有疲倦感,睡眠減少,甚至可以不睡覺
2、「變聰明了」
思維敏捷,反應快,聯想豐富,說話眉飛色舞
3、情緒高漲
異常的開心,自我感覺良好。部份患者表現為易激惹,出現破壞行為。
4、花錢大手大腳
出現報復性消費,開始亂花錢
雙相患者躁狂發作的時候,很多人會誤以為自己好了,就隨意停藥減藥,這反而會導致病情加重。
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情緒就像過山車一樣,時而抑郁,時而躁狂,抑郁和躁狂會交替迴圈發作或混合發作,躁狂發作時很多患者及家屬會產生「病情好轉」的錯覺。
這樣可能將雙相情感障礙誤診為抑郁癥,進而導致治療和預後出現偏差,甚至提高誘發躁狂的風險,增加疾病發作頻率。
所以,學會辨識抑郁好轉和雙相轉躁真的很重要!
抑郁好轉和雙相轉躁
的 4個 區別
01 情緒強度差別
抑郁好轉時,整個人情緒狀態有所緩和,偶爾會感覺輕松、愉悅,但仍然可能感到情緒低落;
對於雙相轉躁,若患者處於輕躁狂狀態,會感覺整個人很輕快,若處於躁狂狀態,患者的情緒會更加激烈,或興奮異常,或暴躁易怒。
02 睡眠變化不同
抑郁好轉時,患者的睡眠狀況會從「疲憊但睡不著」轉變為「更容易入睡」,睡眠質素明顯提高。
而雙相轉躁進入躁狂階段,患者的睡眠需求往往會大幅減少,但是,即便只睡了 3 小時,第二天也能精神飽滿。
03 日常表現迥異
從患者的日常生活的角度看,抑郁好轉意味著逐漸回歸往日生活節奏,如整理房間、購置生活用品,註重自我照顧與生活環境改善等。
而雙相轉躁後,會出現大量無明確目的的活動或計劃,做出與平常不同的行為,比如購置大量不常用物品、在家舉辦聚會等。
04 自我認知差異
二者明顯的區別之一就是對自我的認知。
抑郁好轉患者會將自己視為普通人,能慢慢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而雙相轉躁後,患者自尊心膨脹誇大,自覺「老子天下第一」,對他人充滿輕視。
康主任有話說
看了上述區別,你是不是會產生疑惑:相比抑郁發作,輕躁狂的狀態好像更好?
但事實上,這種「好處」是個定時炸彈,不知何時「躁」起來,會情緒失控,做出「不可控」的事情,也會突然從躁狂轉為極度抑郁。相較於抑郁癥,雙相情感障礙的治療更困難。
因此,當出現任何異常的情緒變化或癥狀加重的情況,應及時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以便及早進行幹預。
本文部份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