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爺是個老實巴交的農民,年過六旬,平日裏最大的愛好就是自己動手做飯,更愛吃自己種的菜。不過,最近一件事卻讓他犯了嘀咕。鄰居老李頭來看他,倆人閑聊中,老李頭隨口提了一句:「老張啊,你的胃病還沒好吧?聽說粉條可是‘發物’,你可得少吃點!」
這句話讓張大爺心裏直犯嘀咕。粉條不是一直以來的家常美味嗎?怎麽成了「發物」?他記得小時候家裏逢年過節,母親總是做粉條燉肉,香氣撲鼻,全家都吃得開心。可現在,粉條竟然成了對胃不好的人有害的東西?
為了弄清楚這件事,張大爺特意去了村裏唯一的衛生站,找老陳醫生問個明白。老陳醫生聽了張大爺的疑惑後,先是笑了笑,然後認真地跟他說:「粉條是不是發物,還真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你別急,坐下來,聽我給你慢慢講。」
於是,張大爺在衛生站裏聽到了關於「發物」和胃病的一番深入解釋。
在古代中醫理論中,「發物」是指某些容易誘發或加重某些疾病的食物。中醫認為,發物可能會引發體內的「風、火、濕、痰、瘀」等病邪,導致疾病的復發或加重。尤其是對於本身有慢性病、炎癥或者過敏史的人群,發物可能會成為「催化劑」,使得病情反復發作或者加重。
那麽,粉條到底算不算發物呢?老陳醫生解釋,粉條本身其實並不算是嚴格意義上的發物,但它的性味偏寒,對於胃腸道虛弱、消化不良的人,尤其是有慢性胃病的人,吃多了容易加重胃的負擔,甚至引發胃部不適。因此,粉條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的食物,尤其是胃不好的人群,冬天本來就是腸胃脆弱的季節,稍不註意飲食調理,胃病就容易復發。
張大爺聽得入神,忍不住問道:「那為啥粉條會讓胃不舒服呢?我吃了幾十年也沒啥問題啊。」
老陳笑了笑,繼續解釋道:「粉條的主要成分是澱粉,尤其是紅薯粉條、薯仔粉條這些,含有大量的纖維素。適量食用有助於促進腸胃蠕動,但如果吃得過多,尤其是對於有慢性胃炎、胃潰瘍的人,粉條難以被完全消化,容易在胃裏滯留,引發胃脹、胃酸等不適癥狀。」
此外,粉條在制作過程中通常需要經過反復的浸泡和漂洗,這可能會導致一些營養流失,尤其是如果加工不當,裏面可能還殘留著一些化學物質,比如硫磺等。如果這些物質進入胃腸,容易對胃腸道黏膜產生刺激,加劇胃病的癥狀。
張大爺的孫子小張是個廚師,平日裏對飲食調理也頗有研究。他聽了爺爺的故事後,忍不住補充道:「爺爺,其實冬天吃東西還是得講究養胃的,不然胃病老是反反復復。很多人以為天冷就得猛吃補品,實際上,這樣做反而容易傷胃。」
老陳醫生點頭贊同:「對,冬天人們容易忽視胃腸道的承受能力,過度進補反而適得其反。尤其是一些辛辣、油膩、過於生冷的食物,最容易傷胃。你們村裏前幾天那個小王,不就是因為冬天猛吃火鍋,結果胃炎發作住院了嗎?」
張大爺這才想起,前幾天小王確實因為胃痛去縣城醫院住院了一周,醫生說是急性胃炎,原因就是吃了太多刺激性的食物。
冬季是胃病高發的季節,尤其是對於本身有胃病的人,更要格外註意飲食調養。除了粉條,以下三種食物在冬季也應盡量少吃:
#### 1. 辛辣刺激性食物
冬天寒冷的氣候讓人們更傾向於吃一些辛辣食物,比如火鍋、麻辣燙、辣椒炒肉等,來驅寒暖身,激發食欲。然而,辛辣食物會刺激胃黏膜,導致胃酸分泌增加,容易引發胃痛、胃脹等不適癥狀,甚至會加重胃潰瘍、胃炎等疾病。
中醫文獻【黃帝內經】中提到,過度辛辣會傷「脾胃之氣」,使脾胃虛弱,進而影響消化功能。尤其是那些本身胃火旺盛、容易上火的人群,吃辛辣食物更是雪上加霜。
#### 2. 過於油膩的食物
冬天大家喜歡吃燉肉、羊肉湯、紅燒肉等油膩的食物。雖然這些食物能給身體提供熱量,但過量的油脂會增加胃腸的負擔,導致消化不良、腹脹等問題。尤其是油膩食物在體內轉化為脂肪後,會讓人感到昏昏欲睡,胃部負擔加重。
現代醫學研究也表明,高油脂飲食會刺激胃酸分泌過多,容易導致胃酸逆流,引發胃食管反流癥等疾病。
#### 3. 過冷或過燙的食物
冬天有些人為了暖身,喜歡吃剛出鍋的燙食,比如熱騰騰的火鍋、湯面等。然而,過燙的食物會直接刺激胃黏膜,長期如此可能導致胃黏膜損傷,甚至誘發胃癌。相關研究表明,食物溫度過高,尤其是超過65攝氏度時,胃黏膜容易受損,增加患胃癌的風險。
同樣,過冷的食物也不利於胃的健康。冬天本就天氣寒冷,過冷的食物會讓胃部血管收縮,影響胃的正常消化功能,導致胃痛、惡心等癥狀。中醫強調「寒者溫之」,冬天應當多吃溫熱的食物,以保護脾胃。
張大爺聽了老陳醫生和孫子的建議,回家後決定重新調整自己的飲食習慣。他雖然喜歡吃粉條,但也開始註意每次的攝入量,盡量不讓自己吃得太多,並且在燉粉條的時候,加入更多的蔬菜和溫性的食材,幫助中和粉條的寒性。
他還減少了辛辣食物的攝入,雖然天氣寒冷,但也不再像以前那樣天天吃火鍋,而是多喝一些溫暖滋補的粥品,比如小米粥、山藥粥等,既養胃又暖身。每當他想吃肉時,都會選擇溫和的燉雞、燉魚,而不是油膩的紅燒肉。
冬季是胃病高發的季節,很多我們平時認為的「營養美味」食物,其實在某些情況下不適合胃不好的人群。粉條雖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發物」,但對於胃病患者,尤其是消化不良、胃潰瘍的人來說,確實不宜多吃。辛辣、油膩、過冷過燙的食物,更是冬季養胃的大忌。
透過合理的飲食調理,註重溫養脾胃,才能在寒冷的冬季裏減少胃病的復發,保護好自己的胃。正如老陳醫生所說:「胃病三分治,七分養。」冬季養胃,細水長流,才是最好的良方。
張大爺也從此不再糾結粉條是不是發物,而是用更加科學的方式調理自己的胃,用心呵護自己的健康。
別忘了點贊轉發給家人朋友,喜歡的朋友可以關註一下
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識,做您的線上專屬醫師!!
(文中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身體不適應及時尋求醫師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