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女人

未來醫院長啥樣?去服貿會上找答案

2024-09-16女人
中國商報(記者 馬嘉 文/圖) 機器人「坐鎮」手術台,精準切除病竈;AI數碼人根據患者的聲音、動作,為患者診斷;智能腕表可為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24小時監測,發出風險預警……在2024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服貿會)上,多所醫院展出的智能器材勾勒出未來醫院的樣貌。
在未來醫院中,機器人將在診療的各個環節扮演重要角色。在北京積水潭醫院的展位上,一款名叫「天璣」的骨科手術機器人正在演示如何用機械臂輔助醫生精準定位,完成手術器械或植入物置入。
「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能夠輔助醫生精準定位。
據北京積水潭醫院工作人員介紹,這是新一代膝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具有自由截骨、動態平衡、無縫隨動、簡捷規劃四大核心優勢。
除了外科,未來醫院裏的機器人也在關註我們的心理健康。在北京兒童醫院展位上,一款名叫「一丫」的機器人憑借可愛的外表吸引不少觀眾圍觀。據了解,「一丫」是專為孤獨癥兒童設計的陪伴型機器人。
「一丫」正在與工作人員互動。
據北京兒童醫院的工作人員介紹,「一丫」高功能孤獨癥數碼化評估幹預系統,在評估功能內融入了行為學數據,神經心理學測試數據,表情語音反饋數據,眼動反饋數據,基於腦電、腦氧的腦評估數據,在幹預功能內融入了AR增強現實眼鏡的社交幹預訓練,為高功能孤獨癥的患兒家庭提供個人化的科普指導和養育方案建議。
未來醫院用人工智能解決心理問題。據北京安定醫院工作人員介紹,抑郁癥的早期篩查和精確診斷涉及神經科學、心理學、電腦科學和人工智能等多學科交叉融合與協同合作。
人工智能精準評估抑郁癥。
在抑郁癥精準評估和早期幹預方面,北京安定醫院帶來的一款「智心智愈」AI抑郁測評系統吸引觀眾現場測試。這是一款基於微表情的抑郁癥智能檢測工具,使用影片、音訊和文本數據集,將電腦視覺、語音分析和自然語言處理結合起來,幫助醫生對抑郁癥進行智能測評。
在檢測和診斷環節,機器人也為醫生節省了不少時間。「請微笑一下」「請您跟隨機械臂向左看」「請您描述螢幕上的句子」……在北京天壇醫院展位,一個正在「指手畫腳」的機器人吸引了眾多觀眾的註意。
據北京天壇醫院工作人員介紹,這款機器人名叫「NeuroDoc AI」,它是急診醫生的助理。在傳統的醫療模式中,急診醫生在接診卒中患者時,往往會因為一般性的問診、查體等相對機械性的操作而耽誤處置時間。同時,由於每位醫生的知識、經驗等存在差異,可能會導致對疾病的判斷出現誤差,而機器人學習更快、知識掌握更準確均一,且不會疲勞,因此,研究團隊嘗試研發機器人急診醫生助理,幫助醫生完成部份工作。
急診室裏的機器人助理正在工作。
在未來醫院,可穿戴健康器材將24小時監測患者的健康。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帶來了一款國際首創中醫經絡理論/針灸治療與西醫自主神經調節理論相結合的智能腕表。據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工作人員介紹,這款智能腕表利用多模態生理參數對佩戴者進行監測,進而對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給予預警,並透過經皮電刺激術進行幹預治療來降低患者的發病風險甚或逆轉疾病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