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女人

寒潮來襲!腦血管容易「失控」,抓住這些身體預警訊號

2025-01-21女人
寒潮來襲!
天氣愈發寒冷
在這寒冷的季節裏
腦血管疾病患者增多了...
為何冬天是腦血管疾病高發季?
家有老人,有哪些需要特別註意的地方?
患者家屬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薛湛將為你解讀冬季腦血管疾病的預防與治療,破除謠言,還原真相。
01
腦血管疾病難過冬季「坎兒」
數據顯示,與夏季相比,冬季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要高出50%!
薛湛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 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
冬季腦血管疾病高發,主要有這兩方面因素
冬季氣溫驟降、天氣幹燥,體內容易缺水,血液黏稠度上升。
冷空氣會刺激血管收縮,導致動脈血管痙攣,血壓升高,大腦負擔加重,從而引發疾病。
薛湛建議,冬季預防腦血管疾病的關鍵在於如下幾點:
1
註意保暖,及時增添衣物,防寒保暖,降低氣溫變化對血管的影響。
2
冬季天氣幹燥,應及時補充水分,防止血液黏稠度升高。熱量消耗大,人們往往更偏愛高熱量、高油脂的食物,這也會容易提升血液粘稠度。
3
冬季體育鍛煉最好要等天氣稍微暖和的時候,避免因天氣寒冷給腦血管帶來額外壓力。
02
發病快,致殘、致死率高!
腦血管疾病年輕化趨勢加劇!
腦血管疾病
發病快、致殘率高、致死率高
位於中國居民死亡原因之首
腦血管疾病的「黃金診療期」只有幾個小時,越早發現,發病所造成的後續損害越小,恢復的可能性越高。
一旦發病,會有哪些征兆?
九大早期預警訊號
1. 突發頭痛:尤其是與以往不同的劇烈頭痛或頭痛性質改變。
2. 頭暈或眩暈:感到天旋地轉或自身搖晃不穩。
3. 一過性視力障礙:如視物模糊、眼前發黑、一過性單眼或雙眼失明等。
4.言語不清或理解困難:說話含糊、吐字不清或聽不懂他人說話。
5. 一側肢體麻木或無力:可表現為上肢或下肢突然無力、持物不穩、行走拖地等。
6. 口角歪斜。
7. 吞咽困難。
8.走路不穩:平衡失調。
9. 意識障礙或精神異常:如嗜睡、昏睡甚至昏迷,或性格、行為改變等。
一旦出現上述癥狀,應盡早前往醫院檢查腦血管。此外,「三高人群」患腦血管疾病的風險遠高於正常人,應做好日常監測和檢查。
腦血管疾病為何也盯上了年輕人!
有些人認為,腦血管疾病是「老年病」,年輕人無需特別關註。對此,薛湛表示,雖然年齡增長往往是腦血管疾病患病的重要誘因,並不意味著年輕人不會患病。值得註意的是,因不良生活習慣而患上腦血管疾病的年輕患者不在少數。
近年來,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很多「低頭族」成為腦血管疾病的新目標。
據媒體報道,武漢32歲劉先生因長時間低頭玩手機突覺身體不適,以為是頸椎出了問題,結果到醫院竟被診斷為腦梗死。原來長時間的不良姿勢可能導致頸椎動脈夾層,進而引發腦血管疾病。因此,年輕並不是腦血管疾病的「擋箭牌」。
03
突發腦血管疾病,該怎麽辦?
很多患者發病時,家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撥打120。然而,對於腦血管疾病來說,早一分鐘介入搶救,就能夠把病人從生死線上拉回來。
研究顯示,對於腦血管疾病突發患者來說,心肺復蘇每延遲1分鐘,病人的生存率下降7%至10%,超過10分鐘成功率幾乎為0。因此,掌握正確的心肺復蘇,就有可能挽救生命。
1
第一步
趕到身邊,詢問狀況,觀察是否有呼吸,是否有特殊味道。初步判斷情況。
2
第二步
確定對方是因病暈倒,應立刻向周圍人呼救,盡快撥打急救電話120。
3
第三步
在醫護人員趕來前,需要立即對患者開展心肺復蘇術。
4
第四步
保持患者平臥姿態,註意保護患者頸部,然後清除患者口鼻分泌物,保持患者氣道暢通。
心肺復蘇,究竟該怎麽做?
①人工呼吸:解開患者衣領領口和腰帶,捏緊患者鼻孔。深深吸一口氣,用嘴唇包裹住患者的嘴唇,大力吹氣。吹氣後,患者胸口隆起方為有效。做人工呼吸時吹兩次氣即可。
②心臟按壓:按壓部位為胸骨正中的劍突部位偏左兩指,右手在下、左手在上,胳膊保持筆直、雙肩夾緊,用力按壓30次。按壓振幅為患者胸口下陷4至6厘米。
此外,有一種說法是當家人突發腦溢血時,可戳破患者足底,放血治療。薛湛辟謠稱,足底放血對腦溢血急救沒有任何效果,切勿盲聽盲信,耽誤救治。
來源:央視財經中國好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