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突如其來的感冒,讓在北方從事木工手藝的老張苦不堪言。那天清晨,他坐在院子裏,一邊喝著熱茶,一邊嘆著氣,覺得自己身體似乎越來越「虛」了。自從冬至過後,寒氣仿佛鉆進了他的骨頭裏,手腳冰涼,膝蓋隱隱作痛,連每天要用的木鋸都拿不穩了。
老張心裏犯嘀咕:「這冬天的冷,怎麽比往年更難熬?」正琢磨著,鄰居李嫂端著一碗熱騰騰的姜棗湯,笑著走了過來: 「張師傅,我看你這幾天臉色發白,怕是寒氣入體了。這冬至剛過,可是補陽的好時候,得趕緊抓住這個‘黃金’三十天,不然到了年後,寒濕痰毒就更難排了。」
老張聽得一楞,心裏一半疑惑,一半好奇:「補陽?這補陽氣還能分時間?」李嫂見狀,把碗往老張手裏一塞,笑著說道: 「你別不信,這可是老祖宗傳下來的道理,冬天補陽,就像樹根冬天儲存養分,到了春天才能發芽開花。人也是一樣,這三十天不補,來年你這關節疼可就更難好了!」
一句話讓老張陷入了深思。他回想起年輕時跟師傅學藝時,師傅總是在冬至前後熬上一鍋藥膳,說是「養骨氣」。那時不懂,如今一想,似乎確有道理。
李嫂提到的這些說法,追根溯源,能在許多古醫籍中找到答案。【黃帝內經】裏有一句話:「冬三月,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
意思是冬天是萬物封藏的季節,人也應順應自然,藏精養氣,尤其是陽氣。 陽氣是生命的根本,就像爐子裏的火,燒得旺,身體才暖和,氣血才能正常執行。而冬至作為一年中白晝最短、陽氣初生的時節,正是「補陽」的最佳時機。
補陽這件事,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有講究,尤其是對現代人來說,很多細節被忽略了。 老張這幾年的生活習慣並不好,天冷圖省事,頓頓即食麵加鹹菜,晚上熬夜刷手機,早晨又舍不得起床鍛煉。李嫂見他這樣,索性給他好好講了一套「冬至補陽」的方法。
首先得從飲食開始。李嫂告訴老張,冬天的飲食講究「溫補」,尤其是一些能溫陽散寒的食材,比如羊肉、韭菜、生姜、大棗、桂圓,都是冬季的「佳品」。
她還提到了一道家傳的「羊肉枸杞湯」,說是冬至後每天喝上一碗,不僅能暖胃補陽,還能驅散寒濕。老張試著煮了一鍋,果然喝下去全身冒汗,手腳也暖了不少。
除了飲食,李嫂還推薦了一招「艾灸補陽」的方法。她說:「張師傅,你這腰膝酸痛,估計是陽氣不足,寒氣入骨了。你試試艾灸關元穴和足三裏,這可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寶法。」
老張半信半疑地照做了幾天,果然覺得腰不那麽僵了,膝蓋也沒之前那麽疼了。艾灸的煙味雖然嗆人,但那種暖意直達骨髓的感覺,讓他舍不得放棄。
冬至補陽,不僅僅是身體上的調養,心態也很重要。老張的妻子李梅是個花藝師,平時對養生也頗有研究。她見老張最近精神頭不足,便提議他每天早上練練八段錦。
這套古老的養生功法動作緩慢柔和,卻能有效疏通經絡,增強體內陽氣。老張剛開始覺得麻煩,但在李梅的堅持下,練了半個月,竟然上樓梯不喘了,整個人也有了活力。
生活中很多人可能像老張一樣,忽略了身體的訊號,把疲憊、怕冷當成是「年紀大了」的正常現象。 實際上,這些正是陽氣不足的表現。如果不及時調理,寒濕痰毒會潛伏在體內,日積月累引發更多問題。
【傷寒論】中提到「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陽氣就像太陽,是人體的核心能量,失去了陽氣,身體就如同一台失去電力的機器,無法正常運轉。
有趣的是,關於冬至補陽的傳統並非只局限於飲食和養生法,還與一種獨特的生活方式有關。像李嫂家,冬至後每天都會燒上一爐炭火,炭火旁放一壺姜茶,全家人圍坐聊天。
她說,這不僅是為了取暖,更是一種「暖心」的補陽方式。人在寒冷的冬季容易情緒低落,而這種圍爐而坐的儀式感,能讓人從心理上感到溫暖,陽氣自然也就提升了。
一個月後,老張的狀態有了明顯改善。他的關節不疼了,手腳也不再冰涼,整個人看起來紅光滿面。 他感慨地說:「這三十天真是個寶貴的時間,過去我總覺得養生是閑人的事,現在才知道,寒氣入骨的後果不是鬧著玩的。」
他不僅把李嫂教的養生方法記了下來,還主動分享給工地上的同事們,甚至教他們一起練八段錦。老張說:「咱們幹木工的,天天風吹日曬,陽氣更容易耗損,可不能再忽視了。」
冬至後的三十天,是一年中最適合補陽的時機。它不僅是調理身體的黃金期,更是讓人重新審視生活方式的契機。 古人有雲:「三十日補陽,勝一年養生。」或許正是這段時間裏,那一碗熱湯、一爐炭火、一場艾灸,幫助我們儲存了一年的能量,為來年註入了更多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