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我了解,身邊有些女性嘗試了各種方法也懷不上寶寶。
目前有一種方法還挺普遍的,就是 試管嬰兒 ,靠這項技術,許多不孕不育的女性也有機會當上媽媽了。
我身邊有朋友就是做了試管嬰兒,寶寶出生後都挺聰明伶俐,絲毫看不出跟普通寶寶有啥區別。
自從1988年,中國第一例試管嬰兒平安誕生後,外界對於試管嬰兒的質疑,卻一直沒打消過。
當時有 所謂的專家 預言「 試管嬰兒的壽命不長」 ,活不過40歲,真是這樣嗎?
01
中國第一例試管嬰兒,現在咋樣了?
1988年3月10日,首例試管寶寶出生了,她是一個3.9千克的女嬰,父母給她取名為 鄭萌珠 。
她現在已經36歲了,前幾年她還 自然懷孕 並 生下了一個健康的寶寶 ,可以說是生殖界一個巨大的裏程碑。
我也是88年的,鄭萌珠算是與我們同時代的人了,當初我身邊的小夥伴們都是媽媽自然生的,沒聽過誰家娃是試管嬰兒。
可見那個年代,「試管嬰兒」還 只是一個理念性的東西 ,剛傳進中國不久,但沒有被實踐過。
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鄭萌珠的父母 ,十多年備孕不成功,一直懷不上寶寶,聽到有「試管嬰兒」後,萌生了試一試的念頭。
他們跨越千山萬水,到了北京,找到了正在潛心研究試管嬰兒的 張麗珠教授 ,想要她幫忙做「試管嬰兒」。
雖然1988年醫學水平糊科技水平都處在萌芽階段,張麗珠教授的器材也是很落後的,但她還是接下了這個重任。
在鄭萌珠父母的配合下,張麗珠教授嘗試了13次,才令其孕育成功,並最終誕下了健康的試管寶寶—鄭萌珠。
雖然外界一直不看好,認為試管寶寶不是自然孕育,在 壽命、健康、智力 方面肯定會遜於普通的寶寶。
但小萌珠的成長,卻打破了外界的質疑,她比普通的孩子 還要「早慧」 。
她 8個月就會叫「爸爸媽媽」 了,一歲的時候就會說一些簡單的詞匯了,她走路也比其他孩子穩,體重和身體也非常正常,據說她兩歲就有85厘米高了。
讓那些 質疑她的「專家」紛紛被打臉 ,心裏估計都在嘀咕:「這娃,不按劇本走!」
現在鄭萌珠已經36歲了,不僅成功升級成了寶媽,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還 成了婦產科的大夫 , 專治各種不孕不育 ,簡直就是現實版的「我從哪裏來,就要幫助更多人從哪裏來」的勵誌大片!
鄭萌珠用自己的故事告訴了世界:「 試管嬰兒短命、智商低,那都是謠言,他們跟正常的孩子基本沒啥不同的! 」
也正是有了第一例試管嬰兒的嘗試,中國的試管嬰兒技術才能發展越來越好,幫助了許多不孕不育的患者,有了當父母的機會。
這是一個偉大的創舉,值得我們每一個人的尊敬!
當然試管嬰兒,也不是所有夫妻都能做成功的,還是有一定機率 失敗 了。
我在網上有看過,有的女性嘗試了十幾次都失敗了,最後不得不放棄。
02
試管嬰兒想要成功,需要什麽條件呢?
第一,生理上卵子、精子質素要高,子宮也要健康,這樣才能孕育成功。
並不是所有的不孕不育,都能用試管嬰兒解決的!
有的夫妻本身卵子、精力質素不佳,或者完全沒有,那想做試管,「受精」這一步也完成不了呀,畢竟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
另外,女性的子宮健不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畢竟按照目前的技術而言,「人工受精」後,是要放回子宮中孕育的。
如果女性的子宮不健康,就有可能流產,那麽「試管嬰兒」就失敗了。
第二,需要能承受一定的心理和身體上的壓力。
試管嬰兒也不是取一次「卵子」和「精子」,就能成功的,有的可能 需要經歷十幾次失敗 ,夫妻要做好心理準備。
特別是女性在試管嬰兒中,需要 承受得更多。
排卵的時候需要打針,打完針後可能會有並行癥,比如腹脹、腹痛、惡心、嘔吐,嚴重時可能出現腹水、胸腔積液,這都是無法預測的。
等到排卵成功,還需要 做手術取卵 ,手術過程中雖然會麻醉,但還是 會有一定的疼痛感 ,而且術後還可能會出現輕微的腹痛、 下面少量出血 等情況,甚至有的會感染。
就算孕育成功了,懷孕的時候需要承受的身體和心理壓力,都可能比普通孕婦大。
如果女性承受不了,讓自己身體受損、心理抑郁,就很難成功了。
第三,家庭需要有一定的經濟條件。
試管嬰兒想要成功,肯定是要準備多一點錢的,至少得準備十萬左右吧。
像前期檢查費、促排卵藥物費、取卵手術費,以及後續的胚胎培養、移植等費用,加在一起就很多錢了。
如果失敗了,還需要加錢,家裏有充足的錢,才能堅持下去。而且之後成功了,懷孕和養娃的費用,也同樣「燒錢」。
不過現在有的地方「試管嬰兒」 應該可以報銷 ,能相對減輕下大家的壓力。
有了上面3個條件,夫妻年齡又在合適範圍內,試管嬰兒成不成功,就要看運氣了。
總之, 試管嬰兒和普通嬰兒是沒啥區別的 ,只是受孕的方式不一樣而已,所以咱們面對謠言,不要輕易相信。
互動話題 :你覺得試管嬰兒和普通寶寶有啥區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