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女人

5歲時切掉的扁桃體,45歲時又切了一次,難道它還會再生!?

2025-01-16女人

誰能想到,四十年後,她的扁桃體竟然再次出現在她的生活中……

凱蒂住在美國密芝根州底特律,近期她因為喉嚨痛和咳嗽去了醫院檢查。醫生告訴她,她的扁桃體再次發炎了,需要重新切除。

凱蒂 圖源:Katy Golden

這讓凱蒂十分驚訝,因為她一直認為自己已經沒有扁桃體了。回想起小時候的手術,她記得自己五歲時就經歷了切除扁桃體的手術,怎麽可能會再長出來呢?

凱蒂坦言:「我知道口腔裏有一個小組織,存在多年,我一直沒有在意。我以為那就是正常的結構,畢竟我不是醫生,對口腔結構了解不多。」每當她生病,喉嚨腫痛時,她總以為那只是普通的咽喉炎,而不是自己殘存的扁桃體在作怪。

但醫生的診斷讓她大吃一驚——原來,扁桃體炎並沒有完全消失,反而因為扁桃體再生問題,重新回到了她的身體。

扁桃體位置 圖源:cleveland clinc

扁桃體是免疫系統的一部份,位於咽喉部兩側,形狀像兩個小杏仁。它們在兒童時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主要負責捕捉外來的細菌、病毒和其他有害物質,並將其移除。可以把扁桃體看作是身體的「第一道防線」,它會將空氣中和食物中的潛在有害物質攔截下來,並啟用免疫系統產生抗體,進行清除。

在兒童時期,扁桃體透過其特有的結構——充滿裂隙的「隱窩」(crypts)——有效地捕捉這些有害物質。這些「隱窩」增加了扁桃體的表面積,使得它能夠更好地執行過濾功能。研究表明,扁桃體在生命的前幾年特別重要。正如弗林德斯大學耳鼻喉科和頭頸外科的西蒙·卡尼(Simon Carney)教授所解釋的:「扁桃體特別重要的時期是生命的前六個月,之後淋巴腺系統會承擔起大部份免疫任務,扁桃體的作用逐漸減弱。」

然而,隨著年齡增長,扁桃體的免疫功能逐漸減少,這也是許多人在反復發生扁桃體炎後選擇切除扁桃體的原因。扁桃體切除手術雖然看似簡單,卻能有效減輕反復感染帶來的不適,尤其是對於那些常年受到扁桃體炎困擾的人。

圖源:healthline

扁桃體切除術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在醫學史上,扁桃體切除手術最初被認為是一種治療反復性扁桃體炎( tonsillitis )的有效手段。19世紀後期,隨著麻醉技術的進步,外科手術變得更加普遍,扁桃體切除術也開始成為治療喉嚨感染的常規手術。

圖源:researchgate

在20世紀初,隨著感染性疾病的普遍流行,扁桃體切除手術成為了預防和治療慢性扁桃體炎的標準治療方法。當時的醫學觀點認為,反復的扁桃體炎可能會導致嚴重並行癥,如扁桃體膿腫( peritonsillar abscess )和慢性咽炎,因此透過切除扁桃體來「根治」這些問題成為了一種流行的醫療做法。

1537年的口腔解剖 圖源:Ronald Alastair McNeill

到了20世紀上半葉,扁桃體切除術也被視為一種「預防性」手術,甚至一些健康的孩子在沒有任何明確癥狀的情況下,也會被建議進行手術。原因之一是當時醫療界認為扁桃體「無用」且「容易引發健康問題」,並且認為手術可以預防未來的各種健康問題。

盡管扁桃體切除手術在過去被廣泛套用,但隨著醫學的進步,關於是否應當切除扁桃體的爭議也逐漸增加。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扁桃體在免疫系統中並非完全「無用」,它仍然在防禦外來病原中發揮作用。近年來的研究表明,扁桃體不僅有助於兒童的免疫防禦,還在成年人的免疫功能中起到一定的作用。近年來,扁桃體切除手術已經不那麽常見了,但每年在美國,依然有超過50萬人接受這種手術。

過去用於切除扁桃體的專業工具 圖源:Wikipedia

大多數人認為,扁桃體一旦切除,就不會再生長。然而,近年來的研究卻發現,少數患者在扁桃體切除手術後,扁桃體竟然能夠再生。研究發現,約6%的患者經歷了扁桃體的再生,尤其是在兒童群體中。

為什麽扁桃體會「重生」?這背後涉及復雜的免疫機制。

一項研究跟蹤了82名接受扁桃體切除的患者,發現其中有6.1%(五名兒童)的扁桃體組織在手術後再次生長。這項研究表明,飲食中的糖分攝入以及反復的上呼吸道感染,可能會促進扁桃體組織的再生。

另一項研究指出,年齡較大的兒童(超過7歲)的扁桃體再生機率較高,而另一些研究則發現,年齡較小的兒童(尤其是5歲以下)再生的可能性更大。

如果你是曾經切除過扁桃體的人,發現扁桃體又「復生」了,不必過於慌張。幸運的是,如果扁桃體再生導致不適癥狀(比如喉嚨痛、吞咽困難等),你依然可以選擇再次進行手術切除。

凱蒂·戈爾登就是一個典型例子。盡管她的扁桃體在切除手術後重新生長,但她可以選擇再次手術,徹底解決不適癥狀。盡管如此, 成年後的扁桃體切除手術比兒童時期要痛苦得多,恢復期更為漫長。 凱蒂坦言,手術後的恢復比她預期的要艱難得多。

總之,你得知道你的身體是「聰明」的,它隨時都在調整自己,準備迎接下一個挑戰。而你需要做的,便是關註這些細微的訊號,和你的身體保持「默契」的溝通。

轉載自:把科學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