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女人

醫療「核」武器:「大」能治癌癥「小」能撫瘢痕丨健康四川尋新記⑤

2024-11-22女人
封面新聞記者 周家夷 實習生 田嘉雯 受訪者供圖
【前言】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十二屆五次、六次全會精神和全省衛生健康大會精神,在四川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指導下,四川省醫學科技教育中心、四川省衛生健康宣教中心聯合封面新聞集中推出「健康四川尋新記——科技創新賦能新質生產力系列訪談」,聚焦我省衛生健康新質生產力發展重點任務,邀請人工智能、前沿醫學、核醫療、現代中醫藥領域作出創造性貢獻的兩院院士、醫療衛生機構科學家和醫藥科技企業(或新型研發機構)研發人員,共話衛生健康科技創新賦能新質生產力。
自主創新骨轉移放射性新藥、解決放射性核素藥物被國外「卡脖子」的問題,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核醫學科主任、核醫學與分子影像四川省重點實驗室主任陳躍教授,在醫學領域耕耘30多年,一直投身於探索核技術在醫學中的套用,並將這些知識套用於臨床診療,為患者帶來福祉。本期健康四川尋新記,我們走進陳躍教授的「核」心研究,了解醫學中的「核」武器可以成為哪些疾病的良藥。
艱苦研究30載 冷門學科為癌癥患者帶來生的希望
1992年,陳躍剛參加工作時,核醫學科因條件艱苦、器材緊缺和人才匱乏而發展受限。面對挑戰,陳躍視其為機遇,決心在核醫學科大展拳腳。作為團隊帶頭人,他確立了打造一流核醫學科的目標,致力於發現「核武器」在醫學套用領域的「秘密」,並將其用於臨床實踐。
陳躍堅持「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的原則,推動科室發展,鼓勵醫生設定目標,透過良性競爭提升團隊水平。在他的帶領下,這個年輕的團隊取得了顯著成就:核醫學科從曾經的「冷門」學科變為「熱門」學科。
2018年,他們在西南地區率先開展鎵68檢查,2019年在西部地區率先開展鑥177治療,2021年在全國率先開展錒225治療……據全球核醫學權威數據(Healsan Consulting LLC)顯示,2021年,陳躍為全球核醫學研究最活躍學者第二名,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成為全球核醫學研究最活躍的機構之一。「核」武器在治療乳癌、肺癌、前列腺癌等腫瘤骨轉移中取得理想療效。
「核」武器的廣泛使用,為更多患者爭取到了生的希望。胡女士(化名)是一位乳癌患者,2022年6月起接受化療,在經歷了15次治療後,她再也無法忍受身體和心靈上的傷痛。不接受治療,只能等待死亡,接受治療,那種痛苦和折磨,也是非常人所能承受的。一次偶然的機會,胡女士和家人了解到了陳躍教授創新性套用鎵68/鑥177-TBM對腫瘤骨轉移進行精準靶向診療而聞名,它甚至能夠將一些惡性腫瘤轉化為可控制的慢性疾病。他們決定前往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尋求幫助。胡女士在註射鑥-177後,骨痛癥狀明顯緩解,生活質素提高,且無不良反應發生。她對未來充滿信心,也能夠帶孩子出去玩,不再像一個病人。
92歲的宋爺爺(化名)是一名前列腺癌癥骨轉移患者,2024年1月份確診後,家人帶著他四處奔波求醫。因為宋爺爺年齡太大,不敢考慮放化療,只能采取保守的口服藥物治療,面對癌癥的肆虐,尤其是骨轉移帶來的劇烈疼痛,四處求醫、到處問診無果的情況下,宋爺爺幾乎失去了所有的信心。經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心內科余琴教授的推薦,宋爺爺找到了陳躍教授,並接受了鑥177-TBM治療。「僅僅幾個小時後,我的疼痛感幾乎沒有了!」宋爺爺說。
目前,宋爺爺共接受了5次鑥177-TBM的治療,每一次的治療,不僅僅是技術上的操作,更是心靈上的撫慰,「幾乎沒有副作用,這不僅是對我身體上的巨大幫助,更是對我精神上的一次巨大鼓舞,而且現在的我還長胖不少,能獨立走路。」宋爺爺在給陳躍教授的感謝信裏寫道:「我開始相信,即使面對如此嚴峻的疾病,只要有你們這樣的專業團隊在旁,就有戰勝病魔的可能。」
解決「卡脖子」問題 患者少跑路「赴瀘求醫」
「以前,大部份需要鑥177治療的患者只能選擇到國外,而且費用昂貴,現在,在國內就可以治療,費用也降低了。」陳躍教授介紹。
2015年,西南醫科大學、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與化學研究所和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共同簽署「核醫學研發轉化中心組建與合作協定」,推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鑥177標記藥物臨床套用。然而長期以來,國內放射性核素方面的藥物,大部份依靠進口,價格高昂,特別在目前復雜的國際形勢下,容易被對方卡住「脖子」。同時,放射性核素藥物在運輸過程中還會發生衰變,造成藥物成本進一步提高。在國家大力提倡自主供給的背景下,陳躍團隊與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與化學研究所合作,根據合作雙方意願和患者需求,致力於國產化突破,消除對進口藥物的依賴,持續推動放射性核素藥物國產化。這次合作扭轉了鑥177核藥物依賴進口的局面,降低治療費用,真正造福於患者。如今,來自北京、上海、廣州等30多個省市患者專程到瀘州就診。
研究領域拓展 「核」武器也能處理「小」瘢痕
陳躍教授團隊不僅進行著最新研究,也積極開拓核醫學治療的臨床套用範圍,為瘢痕的治療增加了活力。他們正在套用磷32治療瘢痕,只需將敷貼像膠布一樣貼在瘢痕部位,利用放射性藥物產生的生物效應,透過射線照射使瘢痕組織中的細胞變性,抑制其生長,從而達到治療目的。「與傳統治療方法相比,磷-32敷貼治療具有明顯優勢。它操作簡單,治療過程無痛,副作用小,且費用低廉。更重要的是,它能夠針對瘢痕組織進行精準治療,而不影響周圍健康組織,這在以往的治療中是難以實作的。」陳躍教授表示,這一創新套用是今年8月剛開展的新專案,標誌著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在瘢痕治療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也成了四川省內最先開展這一專案的醫院,在全國也屬於領先地位。陳躍教授團隊的這一研究成果,不僅為瘢痕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也為核醫學科的發展註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