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蓁蓁~
你是不是經常觀察寶寶的睡顏?看著他睡得香甜的樣子, 特別治愈。
但你可能不知道, 寶寶在睡夢中的3個表現, 預示著他擁有 高智商, 快來看看你家孩子具備幾個?
![](https://img.jasve.com/2025-2/26d0c8b5ccf5c1638428b750d503a8ae.webp)
一、說夢話
你家寶寶睡著後, 是不是會說夢話, 有時候前言不搭後語,有時說的是白天聽到的故事或經歷的事情。
一項發表在【自然通訊】期刊上的研究發現,說夢話是孩子的大腦,正在「整理資訊」的表現。
心理學家指出,孩子在白天經歷了大量的新鮮事物和資訊,說夢話實際上是 大腦在夜間繼續「消化」這些新知識的一種表現。
如果孩子在睡著後偶爾說夢話,說明他的 思維非常活躍, 大腦正努力處理那些白天的經歷。
可能你會擔心,這樣寶寶會不會睡得不踏實?其實大可不必焦慮。
史丹福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深度睡眠期間,大腦會清理白天產生的「廢物」,鞏固記憶,並促進神經連線的增強。
孩子說夢話恰恰說明他處於深度睡眠之中, 大腦正在清理廢物。
而且,愛說夢話的孩子,往往 思維活躍,學習能力較強。
當然,如果孩子夢話說得太頻繁,甚至伴有哭喊或尖叫,這可能表明孩子在白天承受了較大的心理壓力,需要引起家長的重視。
![](https://img.jasve.com/2025-2/80c0114855930708c27f4bb1be5100b2.webp)
二、變換姿勢
你家孩子睡覺是不是 特別不老實, 睡著之後會不停地變換姿勢,時而翻身,時而踢被子。
其實,這是孩子 大腦發育良好的標誌, 反映了他對外界刺激的敏感性和大腦的自我調節能力。
比如,孩子可能會因為感覺太熱而踢被子,這說明他對溫度的感知非常靈敏。
孩子可能會在睡眠中的翻滾、踢腿,這是他的大腦在調節身體狀態,尋求最佳睡眠姿勢。
研究還發現,孩子在睡眠中的活動, 有助於促進大腦和身體的發育。
適度的翻身,可以促進孩子進入深度睡眠,而深度睡眠又是大腦修復和成長的關鍵。
所以睡覺不老實的孩子, 才更聰明呢。
家長無需過度擔心,只要給他掖好被角,調整好室溫,就可以啦。
![](https://img.jasve.com/2025-2/12343d434cb6283cbbc0c514ef7904be.webp)
三、睡眠中微笑
你有沒有這種經歷,正在看著寶寶的睡顏, 突然他就笑了,簡直萌化了。
這其實是孩子的大腦, 正在處理愉快資訊 的表現。
心理學家指出,孩子在嬰兒階段,大腦發育迅速,對外部環境的刺激非常敏感。
如果白天經歷了很開心的事,睡著後這段記憶就會重新被啟用,形成夢境,從而引發孩子的微笑。
夢中微笑,反映了孩子 內心的幸福和滿足。
同時,夢中微笑是一種 積極的情緒表達, 能夠釋放孩子內心的壓力和負面情緒,有助於保持愉快的心情和積極的心態。
此外,微笑還能 促進大腦中的神經遞質分泌, 對大腦的發育和認知功能都有好處。
所以,見到寶寶夢中微笑,你應該感到高興和欣慰。
這說明孩子的大腦正在健康發展,而且 你把他養得很好! 他正在夢中體驗幸福和滿足的感覺。
![](https://img.jasve.com/2025-2/f54ef7ba7431bc0aca01c4cfe22d6319.webp)
如何提高睡眠質素
孩子的這些睡後表現,都需要在 深度睡眠 狀態下,才會出現,那我們平時應該如何提高孩子的睡眠質素,從而助力他的大腦發育呢?
下面這些好方法,都幫你整理好了,快收藏起來吧!
1、規律作息
規律的作息 是孩子高質素睡眠的基礎。
每天在固定的時間讓孩子睡覺和起床,有助於建立生物鐘,提高睡眠質素。
2、睡眠環境
可以使用遮光窗簾或小夜燈,創造適宜的睡眠氛圍。
床墊的軟硬要適中,床品不要過厚過重。
寶寶比成人更怕熱,給他蓋的被子,比我們成人薄一些,才是剛剛好。
![](https://img.jasve.com/2025-2/2b5b00912d51ee68a073f8b9bae19ec2.webp)
3、避免睡前過度興奮
睡前的一兩個小時,不要過度逗孩子,不要過度運動,不要讓孩子玩電子產品,謹防過於興奮,影響睡眠。
可以給他講講睡前故事,幫助孩子放松心情, 更快進入睡眠狀態。
4、合理飲食
睡前不要吃東西,晚餐也不要吃的太飽, 以免消化不良影響睡眠。
5、適量運動
白天適量的運動, 可以促進孩子晚上更快進入深度睡眠。
可以帶孩子在戶外跑跑跳跳,或者進行一些有氧運動。
![](https://img.jasve.com/2025-2/be6c99ac2312393f55cadcb6da351189.webp)
6、情緒狀態
睡前不要打罵孩子, 避免讓他帶著負面情緒入睡。
平時要關註孩子的情緒狀態,當天的問題,當天解決, 不要讓情緒過夜。
關註孩睡著後的表現,采取適當的措施提升他的睡眠質素,就可以為孩子的大腦發育,提供有力的支持啦。
快行動起來吧!
我是@蓁蓁心理撫養,歡迎關註,了解更多家庭教育幹貨。
部份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立刪。
#春節不停更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