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體育

三大訊息:又要打壓又要求助!耶倫突然點名中國;俄逼美方2選1

2024-10-01體育

近期,有幾件大事引起人們熱議。

近日,據觀察者網報道,在北京的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透過影片連線的方式,參與了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主辦的跨大西洋地緣政治、經濟和金融論壇。伯恩斯在發言中表示,拜登政府透過提高關稅,成功遏制了他所稱的第二波「中國沖擊」。他進一步渲染了中方產能過剩以及中國向俄羅斯提供軍民兩用物資的說法,警告可能會對中國實體實施更多制裁,並呼籲歐洲盟友共同采取行動。根據大西洋理事會釋出的伯恩斯演講實錄,在談及中美關系時,伯恩斯稱中美兩國是「系統性競爭對手」,並指出對此類關系需加以謹慎處理。

在經濟競爭領域,中美兩國的貿易額在過去幾十年中經歷了顯著增長。然而,這一增長伴隨著日益加劇的貿易摩擦。自2018年爆發的貿易爭端至今仍未得到有效解決,雙方互相加征關稅,擾亂了全球供應鏈的穩定性。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2019年,由於關稅壁壘的提升,美國與中國的貿易額較前一年下降了約14%。這一過程中,受影響的不僅是兩國,全球經濟的整體發展也受到了顯著沖擊。因此,經濟競爭已超越了兩國之間的對峙,進一步對全球經濟秩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第二件事,觀察者網報道稱,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在接受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采訪時表示,盡管拜登政府上調了對華關稅並且貿易緊張局勢持續存在,但中美關系如今變得「更加緊密」。根據法新社的報道,耶倫在采訪中指出,她相信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之間的關系正在趨於密切。耶倫特別強調了中美兩國在金融穩定等關鍵領域合作的重要性,她認為這種合作對於維持全球穩定至關重要。雖然兩國之間仍存在激烈競爭,但耶倫表示,雙方已經找到了一種「建設性討論和解決分歧」的辦法。

首先,我們需要清楚地認識到,美國確實在不斷加大對中國的制裁力度,特別是在一些具有戰略意義的產業領域,如電動車、光伏板和半導體等。就在幾個月前,美國政府宣布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100%的關稅,對光伏產品加征50%的關稅,而鋼鐵和鋁等重要礦產資源的關稅也達到了25%。這些措施表面上似乎對中國制造業,尤其是那些依賴出口的行業,構成了巨大壓力,似乎使其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然而,實際情況遠比美國所預期的要復雜得多。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已經兩次存取中國,在此期間她與中方進行了多次溝通。外界普遍認為,美國此舉旨在說服中國增加對美國國債的持有量。然而,中國顯然對這一提議持謹慎態度。

美國金融穩定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我們的貿易出口同樣至關重要。美國希望我們在維護其金融穩定方面發揮作用,那麽美國首先應該解除對我們的貿易制裁。事實上,中國商務部等相關部門已經明確表示,敦促美國全面解除對華貿易制裁。可以說,這不僅是美國當前唯一的明智選擇,也是其難得的機會。鑒於美國即將大振幅降息,並且預計未來可能進一步加大貨幣寬松力度,根據對11月份的預測,美聯儲降息50個基點的概率已經約為54%。

第三件事,根據參考訊息網援引俄羅斯衛星社的報道,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謝爾蓋·裏亞布科夫表示,如果美國不將中程和中短程導彈從菲律賓撤回,俄羅斯將采取一切必要的軍事措施進行反制應對。報道稱,在被問及關於美國改變計劃,決定不將演習期間部署在菲律賓的導彈系統運回的訊息時,裏亞布科夫表示:「依據形勢評估和專家分析的結果,我們將作出所需的決定。我們當然已經關註到這些令人震驚的報道。」

幾個月前,美國在與菲律賓進行聯合軍事演習期間,將多個中程導彈部署在菲律賓境內。這一舉動是否旨在引發新一輪的軍備競賽?值得註意的是,美國曾在特朗普執政期間結束了中程導彈條約,許多人擔心這可能會導致歐洲的軍備競賽重新升級。而這次,美國的戰略焦點似乎轉向了東南亞地區。菲律賓在這一過程中表現出了與美國的密切合作,一方面透過在本土安置中程導彈配合美國的軍事演習,另一方面在過去幾個月裏頻繁派遣海警船進入中國領土和領海,試圖重現早先的爭端場景。

對此,在例行記者會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表示,中方對相關報道高度關註。他強調:「我們敦促有關國家正視地區國家的呼聲,盡快糾正錯誤做法,停止挑動軍事對抗,履行此前公開承諾,盡快撤走中導系統,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林劍指出,這些做法嚴重開歷史倒車,極大威脅地區國家安全,並顯著加劇地緣對抗,引發了地區國家的高度警惕和關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