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體育

疑似膝關節軟骨損傷,如何恢復關節和肌肉?

2017-08-19體育
半月板撕裂

【臨床表現】

膝關節撞擊或扭傷後腫脹、疼痛並出現功能受限。疼痛多為持續性,腫脹明顯,膝關節伸、屈活動受限,關節不能負重,部份患者因軟骨脫落,形成遊離體,可出現關節 交鎖癥狀。 軟骨損傷位置可能出現在髕股關節(髕骨-股骨滑車軟骨)股脛關節(股骨-脛骨平台軟骨)等。

股骨髁軟骨損傷

【康復治療】

(一)運動康復治療

1.手術治療後的運動療法:需根據不同手術類別,損傷部位及範圍,制定不同的康復治療方案。術後康復分為四期,第一期為保護期,術後0~8周;第二期為過渡期,術後8~12周;第三期為軟骨重塑期,術後12~24周;第四期為軟骨成熟期,術後24周至18個月,修復的軟骨組織達到完全成熟。

(1) 第一階段(術後第0~8周)

康復目標包括保護修復部位,恢復正常股四頭肌功能和髕骨活動度,減少關節腫脹。軟骨形成需要一定的應力刺激,但骨軟骨損傷的損傷部位通常又是關節的負重表面,所以必須對軟骨損傷的修復部位 進行負重限制:

對不同部位的損傷,應限制關節活動和負重在不同的範圍:

股骨髁及脛骨平台骨軟骨損傷 :應限制關節活動0°~60°及30°~70°,限制負重8周;

髕骨及滑車關節面 :應限制關節活動0°~30°,2周後使用鉸鏈支具保護下負重。,術後早期應進行踝泵訓練、股四頭肌等長收縮、直腿擡高訓練、核心肌力訓練。2周後進行滑板(滑墻)訓練、無阻力單車訓練。

(2)第二階段(術後第8~12周)

這一階段的目標包括保護修復部位,增加肌肉耐力和近端穩定性,重建膝關節和下肢本體感覺和運動感覺。當患者完成第一階段並進入第二階段時,首先進行減重步態訓練,良好的步態可以減少關節面的撞擊,可進行 無痛範圍 內的減重抗阻訓練,逐步增加股四頭肌、腘繩肌、小腿三頭肌和臀肌肌力,以患者 無明顯疲勞為度 。隨著肌肉耐力基礎的建立,力量的增加可以在後期進行。

(3) 第三階段(術後第12~16周)

這一階段的目標是在保護關節表面基礎上,增加膝關節控制及活動的靈活性,提高下肢肌力及耐力。使用功率車及橢圓機在減少關節的負荷條件下,增加膝關節的靈活性及下肢肌力。可在柔軟的水平面上進行敏捷性訓練以緩沖膝關節的沖力。繼續強化核心肌群和髖關節肌群訓練。

(4) 第四階段(術後第16周後)

這一階段的目標是逐步功能負荷,重返比賽。本階段應加強肌肉力量,糾正不正確的運動模式,加強核心穩定性訓練及髖關節穩定性訓練,維持膝部穩定性,降低膝關節剪下應力,使損傷部位軟骨免受過度負荷,減少關節軟骨磨損。

2.非手術治療後的運動療法:

對非手術治療患者,避免關節負重12~24周,早期進行關節不增加負重的訓練。糾正膝關節力線,膝關節穩定性訓練,減少膝關節剪下應力。行膝關節末端伸膝訓練,訓練股四頭肌,減少髕股關節撞擊。

(二)物理治療

1.冷療:疼痛炎癥早期可以使用冰水混合物的冰袋,或者冷療迴圈加壓裝置來降低疼痛和局部水腫,可使用間斷式冷療。

2.超聲波治療:具有消炎、鎮痛,促進組織愈合的作用,後期,超聲波治療可以使致密、堅硬的結締組織增加延展性、變得松軟,且使粘連組織得到松解。

超聲波物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