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新覺羅·皇太極是努爾哈赤第八子
在八大貝勒中排名第四,又被稱為四貝勒。皇太極12歲喪母,20歲帶兵打仗,35歲登極,在位17年,52歲去世,是清朝繼努爾哈赤之後又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皇太極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當時,中國上空有四顆耀眼的明星:一顆是清太宗皇太極(1592~1643年),一顆是明崇禎帝朱由檢(1611~1644年),一顆是農民軍領袖李自成
(1606~1645年),再一顆是蒙古察哈爾部林丹汗(1592~1634年)。這四個人,各代表自己民族或集團的利益,參與了那場空前慘烈而又可歌可泣的政治角逐。最後結局是:林丹汗敗死青海打草灘,時年43歲;崇禎帝逼迫皇後自殺、砍傷親生女兒、走上煤山自縊,時年34歲;李自成在紫禁城做了一天皇帝,敗死在九宮山,時年40歲。林丹汗、崇禎帝、李自成的基業,最後都歸了皇太極和他的子孫們。
皇太極成為最大的贏家絕非偶然,不論是文治還是武功,他都顯然比對手要技高一籌。
其中有一項對漢人的主張,可以看出此人真的厲害。
努爾哈赤晚年,特別是進入遼河平原以後,實行了一些錯誤政策——大量遷民,按丁編莊,清查糧食,強占田地,滿漢合居,殺戮諸生,遭到遼東漢民的反抗,民族矛盾十分尖銳。漢人有的向飲水、食鹽中投毒,有的把豬毒死出售,有的攔路擊殺單獨出行的滿人,有組織的武裝暴動也此起彼伏。努爾哈赤卻沒有停止對漢人的奴役和屠殺,繼續執行高壓政策。結果矛盾進一步激化,人口逃亡,丁壯銳減,田園荒蕪,「民將餓死」,寇盜橫行。
皇太極繼位之後,對其父汗的失誤之策,適時做出調整:
對漢民:他提出「治國之要,莫先安民」,強調滿洲、蒙古、漢人之間的關系「譬諸五味,調劑貴得其宜」。他決定:漢人壯丁,分屯別居;漢族降人,編為民戶;善待逃人,放寬懲治——「民皆大悅,逃者皆止」。
對漢官:漢官原從屬滿洲大臣,自己的馬不能騎,自己的牲畜不能用,自己的田不能耕;官員病故,妻子要給貝勒家為奴。皇太極優禮漢官,以此作為籠絡漢族上層人物的一項重要政策。對歸降的漢官給予田地,分配馬匹,進行賞賜,委任官職。皇太極重用漢官,範文程是一個例子。「太宗即位,召直左右」,參與軍政大計。每逢議事,總問:「範章京知道嗎?」遇有奏事不當之處,總是說:「為什麽不和範章京商量呢?」大家說:「範章京也這麽說。」太宗就認可。有一次範文程在皇宮裏進食,看著滿桌佳肴美味,想起老父親,停箸不食。太宗明白他的心思,立即派人把這桌酒席快馬送到範文程家裏。後來,範文程做到內秘院大學士,這是清朝漢人任相之始。
對漢儒:「士為秀民,士心得,則民心得矣」,誰占有更多的優秀人才,並行揮其才能智慧,誰就能戰勝對手。大明有人才卻不能用,大順沒有鴻儒俊彥,牛金星不過是個舉人,而決定大清能否在這場龍虎鬥中取勝的關鍵也在於能否大量地占有人才。努爾哈赤對明朝生員屠殺過多,對所謂通明者「盡行處死」,其中「隱匿得免者」約有300人,都淪為八旗包衣下的奴仆。皇太極下令對這些為奴的生員進行考試,各家主人,不得阻撓。這是後金科舉考【清太宗聖訓】試的開端,結果得中者共200人。他們從原來為奴的身份,盡被「拔出」,獲得自由,得到獎賞。後又舉行漢人生員考試,取中228人,從中錄取舉人,加以重用。這項舉措,反響強烈,「仁聲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