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回顧溫州版「豪門恩怨」:王敏被父兄送到精神病院,只因親情不如金?

2024-02-20社會

「親情在金錢面前很脆弱,我也徹底死心了。」

2007年3月,溫州皮革大王王敏受到兄弟姐妹的邀請,從廣州到溫州參加董事會。那會兒的遠東皮革集團還是如日中天,生意好的時候,一年的產值能突破5個億。

但是當王敏落地溫州,到了家中後,房間裏冒出了5個大漢,把王敏捆綁成一團,迅速移交到了精神病院。

短短的幾個小時,昔日的「皮革大王」成了「精神病人」?

掀開這場「豪門奪權」之爭的背後,會發現王家內部積怨已深,家人們分成兩派,各有各的理由。王敏主打親情牌,說出「情不如金」這句話,弟弟王懷和父母則直指王敏出爾反爾,說話不算話,不得已偷偷轉移他在遠東皮革名下30%的股權。

一時間豪門恩怨上演,但孰是孰非?

一、

曾幾何時,遠東皮革集團在浙江溫州幾乎家喻戶曉,並且當地人都有這麽一個認識:這家企業是屬於王家人的。

大家長王大同更是直言不諱:「遠東皮革的發展,傾註的是整個家族的心血,而不是歸功於某一個人。」換言之,遠東皮革集團是家族企業。

但家族企業的成立則是因為王敏、王懷兩人一起創業的契機。

在1994年之前,王敏、王懷兩兄弟的感情很好,借著「全民創業」這個時機,三哥王敏率先創業,1990年成立了一家廣告公司,年流水在20萬左右。

四弟王懷則緊跟其後,與三哥王敏合夥做生意,不久後兩兄弟就產生了矛盾,因為分錢不明,常常因為資金問題吵架。

於是兄弟團隊散夥,選擇各自單飛,與他人合作做生意。在他們這裏,親兄弟似乎不明算賬,10年後,他們也將因為算賬不明而分家。

父親王大同看兩兄弟都選擇創業,想著「肥水不流外人田」,與別人合作,不如全家齊上陣。

所以在王大同的牽頭之下,他把養老房抵押出去,找來了50萬創業資金,又向親朋好友借來38萬,而王敏的妻子則是借來15萬,靠著拼拼湊湊的近百萬,成立了遠東皮革公司。

在那個只要敢投資、會管理就能賺錢的時代,王家人確實趕上了一陣風口,不到三年的時間,就還清了所有借款,還有不少盈利。

王家人在分工上,各有各的不同。王敏負責銷售業務,常駐廣州,整天跑業務;王懷與其余兄妹,則待在廠子裏負責生產;王大同夫婦,主抓後勤工作。

一開始的創業總是激情澎湃,並且在前途未蔔時,大家總能擰成一股繩,只為了日子越過越好。

當王家人嘗到了皮革生意的甜頭後,王大同也想著把子女的股權分配盡快落實下來,好讓他們繼續安心工作。

1998年,遠東皮革公司第一次進行了股權分配,把公司分成5股,王母半股、其余三兄妹皆一股,王敏獨占1.5股。

為何這樣分配?

理由很簡單。因為王敏是遠東皮革生意的帶頭人,又常年在外跑業務,考慮到他比較辛苦,貢獻最大,所以才這麽做。並且這份股權分配在大家夥簽字後,永不得反悔。

可是王大同還是很天真地認為那條古訓: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直到遠東皮革從小公司發展成一個大集團,年銷量能達到5個億,在各地建廠時,這般和諧的局面被徹底打破。

原因在於有人管錢,有人管生產,並不是某個人擔肩一手抓。

二、

遠東皮革集團的模式很清晰,廠房在全國各地,銷售則是廣州出海,那麽就產生了一個問題:回款能不能及時?

當所有的回款都到了王敏手中時,相當於王敏掌握了家族企業的財政大權,在關鍵時刻他不點頭,其余的廠房都得停工。而這僅僅是兄弟產生間隙的原因之一。

在2005年前後,王敏把總部搬到了廣州,試圖將遠東皮革集團從家族企業過渡到現代企業,邀請職業經理人來打理公司。

至於他的這個決定有沒有得到家人的認同,董事會有沒有全票透過?很值得懷疑。從日後的走向來看,這很有可能是王敏的一廂情願。

從2005年開始,王敏就發現浙江的子公司出現了不報賬、大額資產去向不明的情況,這讓他想起10年前跟四弟合夥做生意的矛盾。

另一邊,那些年遠東皮革很出名,有很多海外企業慕名而來,尋求合作。一家比利時企業找到王懷,想要和遠東皮革一起收購明膠廠,王懷認為雙方是在洽談階段,就沒有及時跟三哥談起。

兄弟間的矛盾接踵而來,王敏則使出了他的殺手鐧,以公司董事長的身份,停止溫州公司的一切業務,並且也不調錢去解決工人的薪金問題。

這麽一來相當於斷了溫州廠房的生路,而王敏更是扮演了一回「劫財人」,截留了溫州公司的銷售回款1.5億,導致溫州公司的很多欠款和供應商的錢還不上。

種種危機之下,王敏有意將王懷兄弟置於死地。後來是在父母的調節下,在2006年的春節前,70多歲的夫婦倆特意飛到廣州,希望王敏能夠往溫州公司匯款。

此時王敏則獅子大開口,想要徹底掌握遠東皮革的主動權,提出了他要占股51%,而不是在2005年定下的占股30%。

王大同彼時已經是垂垂老矣,他當年沒有給兒女們分好家,彼時只能眼睜睜看著兄弟鬩墻了。不過他還是給王敏提出了三種解決方案:

一是讓其余兄弟心甘情願贈送;二是王敏出錢收購;三是徹底分家。

能白拿的為啥要拿錢買?王敏自始至終就認為遠東皮革是他一個人的,所以他拒絕了這三種解決方案,同時也聽老父親的話,暫時幫溫州公司度過了破產危機。

不過在王懷等人的心中,他們的反擊則剛剛開始。

三、

王敏人在公司,但遠東皮革集團在浙江有5家子公司,這些公司都是由兄弟姐妹共同打理。

或許是王敏的做法令兄弟們感到心寒,於是他們想了一個辦法,偷偷轉移王敏的股權,把王敏那30%的股權,全部份盡。那30%的股權的價值,換算下來,也有億萬之巨。

不過這般行為並沒有合情合理合法的,在2006年年末,王敏令人查浙江子公司的營運狀態,一查才知道這檔子事。

王敏也沒有找兄弟姐妹溝通,選擇了報案處理,眼看著相關人員的介入,這一次又是老父親出面,帶著幾個子女到廣州,向王敏當面道歉認錯。

四弟王懷在簽署【重大錯誤事件解釋】時,說道:「這些公司我們兄弟都有股份,何須侵吞。」

其實按照王懷等人的解釋,他們之所以轉移王敏的股權,是因為沒有回款能力,公司實在經營不下去,急需尋找資金來重新開工。

大家各執一詞,現實是,兄弟之間的裂痕已經越來越深,分家也提上了日程。

在親戚朋友的搟旋之下,廣州的公司歸王敏,其余的公司歸王懷等人,不過王敏妻子則有不同的條件,讓溫州公司每個月撥200萬作為補償。

老父親王大同不認可,因為廣州的公司是王敏用個人名義註冊的,但註冊資金卻是家族的錢。所以就算分家在即,王敏也沒有簽字。

直到2007年3月,王懷等人邀請王敏回溫州參加董事會,王敏一進家中就被捆綁進精神病院。

那會兒,連同王大同都認為王敏得了此病,因為王敏曾經印發大量傳單在老家分發,傳單內容直指王懷發家的方式是「臟套路」,而且還打算在老家掛出200條橫幅,後來是被皮革協會會長出面制止。

最後王敏是被妻子從精神病院接了出來,為了防止兄弟再搞這一套,妻子還僱用了幾個保鏢保護丈夫的周全。

當事情鬧到這一步,王家內部的交鋒進入了白熱化的爭奪,但是神仙打架、小民遭殃。王敏反復起訴父母和兄弟姐妹,廣州的遠東系公司還好,溫州的子公司則慢慢沒落下去了。

王家人,何至於此?

按照王大同的說法,是沒有遵循「親兄弟明算賬」的古訓。但是在外人的眼中,遠東皮革集團的分裂,在於兄弟之間的看法不同。

王敏自仗「功高蓋主」,沒有他就沒有遠東皮革集團,所以自認為這家企業是他一個人的;但是王懷等兄弟不認,從註冊資金來看,這是家族企業,是屬於王家所有人的。

起初,若是王大同牢牢把握住大權,兒女們也不至於對簿公堂。可是父母賺錢是為了什麽?還是為了孩子,所以在分配股權時,他一股沒占,把股權悉數分給老伴和兒女。

按理說,在這樁豪門恩怨中,王大同才是犧牲最多的那個人,在1995年借來巨債創業,功成後卻把大權交給兒女們。

人心皆不同,苦難之時打虎親兄弟,富貴之時親情不如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