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銳評|重返白宮,他能不能解決問題

2024-11-20社會
時隔四年,特朗普即將重返白宮,共和黨也將掌控國會參眾兩院。
這樣的局面似乎有些「戲劇性」,但審慎觀察共和黨的這場大勝,背後既有美國政黨交替的自然規律,也有著強烈的時代必然。
(一)
回顧大選歷程,特朗普和哈裏斯最關鍵的交鋒發生在經濟問題上。 美聯社的民調數據顯示,7個搖擺州選民關註的首要議題是經濟,關註度超過四成。
如今,民主黨往往被視為「精英黨派」,代表著高收入人群和精英資本階層。隨著全球化的深入推進,美國精英掌握了更多社會資源,「掏空」了中產階級,同時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中下層民眾就業機會減少;疊加疫情影響與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中下層民眾生活日益困頓,不滿情緒不斷累積。
共和黨數據稱,自拜登、哈裏斯上台以來,美國物價上漲20%,信用卡利率達到30多年來的最高水平,普通美國家庭的年收入實際上減少了8000多美元,美國正在經歷自20世紀80 年代以來「從未有過的通貨膨脹」 。大選正式投票當天,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民調顯示,約四分之三的受訪選民對美國的現狀抱有負面看法,更有約三成受訪者對現狀感到憤怒。
對此,特朗普在競選中打出「經濟牌」,吸引被城市精英放棄和無視的草根選民。 其承諾延續第一任期的大規模減稅行動,刺激經濟增長,為民眾生活減負;承諾降低利率,並且生產更多石油,在執政一年內將美國國內汽油價格減半;承諾結束通貨膨脹,讓美國人重新負擔得起生活開支……這一切,都讓為生計犯愁的基層選民這次選擇站在了共和黨一邊。
(二)
另一核心議題,則是移民問題。
拜登政府「寬松」的移民政策,計劃為約50萬名與美國公民結婚的非法移民提供合法身份,還計劃允許這些移民申請工作特許和免於驅逐出境。非法入境美國的人數在拜登執政後創下了歷史新高。在政府無力為中下層選民做大「蛋糕」的情況下,不斷湧入的移民尤其是非法移民分走了本來就少的機會和資源。
如何限制移民越來越成為很多美國選民的頭號關切。皮尤研究中心的民調顯示,本次大選中超過十分之六的選民表示移民對他們的投票非常重要,比2020年競選時上升了9個百分點。
特朗普在競選中繼續打出「移民牌」,將打擊非法移民作為其競選的中心主題。早在2016年大選中,特朗普就依靠在移民問題上的強硬立場獲得了大批選民支持,建造邊境墻成為他的標誌性動作 。此次大選中,特朗普承諾實施更為嚴格的邊境措施,扭轉拜登政府的移民政策,推動大規模驅逐出境,以及更嚴厲的庇護規定,回應了中下層白人選民的不安與焦慮。
(三)
當今世界,所有國家都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的局面,美國也無法置身事外。美國民眾尋求改變,希望美國進行戰略收縮,聚焦解決國內問題。
對外,大多數美國人反對國會向烏克蘭提供額外資金支持,但事實上,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美國已花費1080億美元用於對烏克蘭的軍事、人道主義和經濟援助。
對內,民眾希望美國政府專註振興美國經濟,解決物價、通脹,以及就業問題。然而,民主黨難以拋下「政治正確」的競選策略,弱化了對解決貧富差距的關切。
特朗普則在競選中大打「反建制牌」,回應選民尋求改變的不滿情緒。 對外,特朗普宣稱在24小時內結束俄烏沖突,並批評了對烏克蘭的巨額援助;對內,特朗普抓住民眾對「政治正確」過度拓展的不滿,繼續將「反政治正確」作為共和黨的主要競選策略。
對官僚政府執政套路的反感,反建制主義的崛起,以及特朗普推翻「棋盤」,反對政治正確的口號,動員了大量對美國政治感到不滿的選民。
(四)
美國黨爭的不斷加劇,早已使美國民眾深感疲憊。特朗普此次勝選,就是抓住了困頓中民眾的不滿情緒。
馬克·吐溫在一百多年前寫過:「歷史不會重復其自身,但押著相同的韻腳」。美國人上一次體驗一場夾雜著中途換將、暗殺事件、對外政策抗議以及敗者卷土重來的總統大選,還是在1968年。如今與彼時當然不完全相同,但對美國民眾來說,他們在過去四年,的確體驗了與20世紀60年代類似的動蕩感:國內通脹高企,社會撕裂嚴重,族裔沖突激烈,美國「全球領導力」下滑……當動蕩感滲入日常,人們本能地渴望一個「能解決問題的人」。
然而,他們真的能如願嗎?還是會迎來更大的不確定性?
單位: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際戰略研究院美國研究所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作者:翟邁雲
流程編輯:U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