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老舊小區煥新的秘訣是什麽?來看楊浦這個小區的創新治理

2024-12-18社會
近日,長白新村街道內江路384弄居民區提質升級,煥然一新。從一個房屋老化、公共空間擁擠雜亂、非機動車與機動車碰擦不斷的典型老舊小區,變成交通秩序井然有序、盤活社區隙地創新治理的暖心品質社區,老小區成功煥新的秘訣是什麽?來看看這個小區是如何做到的。
「眾籌 分期」,協商巧解停車難題
內江路384弄凱晨小區建於1995年,有258戶居民、80多輛車,但車位只有40個,停車難問題比較突出。「以前,居民為了搶占自己的‘固定車位’,用破舊桌椅、電瓶車強行占據停車位。有的還把占位用的物品與電線桿等用鏈子鎖在一起;還有老人每天下午五六點拿一把椅子坐在‘固定車位’,等著子女下班開車回來。」居民王阿姨說,各種花式搶車位的方式每日都在小區上演,導致沖突不斷發生。
為緩解小區內的停車難題,居民區透過協商議事,促使大家一起摸索出「眾籌 分期」的創新治理方式。
居委會召集居民代表進行開會討論,考慮利用小區廢棄空地增設新的停車位。地方有了,但建設停車位的費用需要12萬元,如何籌集費用讓大家犯了難。經過實地檢視,本次新建車位共有11個,討論會上提出一個辦法——能否提前收取停車費來抵新建停車位的費用。
於是業主張阿姨算了一筆賬,一個車位150 元/月,一年就是1800元,11個新車位一年就是2萬元,但這距離12萬元的建設費用還有很大缺口。討論過程中,業主李先生表示,他願意第一年每月出300元、第二年再恢復到每月150元,以支持小區建設新車位。沒想到,李先生的提議贏得了現場參加會議居民代表的一致同意。隨後,居委會又與車位建設方協商,采用5年分期付款方式支付,所有問題一下子迎刃而解。
透過民主協商方式,小區車位有所增加,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居民停車難的問題,但如何最佳化停車秩序仍是棘手難題。居民區又組織業主、居民廣泛協商,制定了停車管理辦法。根據三證合一、發放免費親情卡、共享停車位等方式,進一步最佳化了停車秩序。比如小區保安得知業主要開車出去一周,他的車位就用來給臨時車輛停放。如今,居民們晚上回家都能有車位,早上出門也不再被挪車困擾,小區內的交通秩序變得井然有序。
居民眾籌、社企聯動,盤活社區隙地
在凱晨小區內,22號樓、27號樓、居委會辦公樓外幾處區域留存著小區始建時植栽至今的冬草、空枯倒伏的棕櫚樹、無名小野樹等,由於多年來疏於管理,這些區域雜草叢生、雜物亂堆,已然成為小區的衛生死角,還偶有發生空枯棕櫚樹自燃現象,火災隱患重重。而小區36號樓外的健身器材更是年久失修,成為了廢棄無用的「隙地」。
為此,384弄居民區黨總支多次召開居民代表會議、「三駕馬車」自治管理座談會等廣聽建言,有序開展小區居民的征詢工作和實施建議的民意收集。
為了解決小區衛生死角,居民自發組建誌願者隊伍,開展綠化整治。與此同時,居民區黨總支將36號樓處的健身器材換新外移騰出公共空間,透過居民眾籌以及借助社會企業註資增設非機動車充電樁器材,使「隙地」真正得以盤活,切實提升居民們的幸福滿意度。
「要想把事情辦成、辦好是很難的。我們要堅持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商量得越多越深入越好。」長白新村街道辦事處社工辦相關負責人王宏玉表示,居民區基層幹部、社區工作者們在緩解凱晨小區停車難問題時就踐行了這一理念。實施過程中的做法也展現了居民區幹部和社區工作者的社區議事協商能力。
沈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