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德國科技公司高管:「知行合一」引發中國創新 「眾人拾柴火焰高」成就中國奇跡

2024-12-08社會
中國日報網12月6日電 德國默克公司中國區總裁何慕麒(Marc Horn)在「新時代大講堂」上表示,自己視上海為「第二故鄉」,而他則是架在德國總部與默克中國之間的那座橋梁,是一座連線想法與行動並促進不同文化和社區之間合作的橋梁。自己的個人經歷和默克公司的在華發展歷程,是中國在科技創新方面的發展優勢和卓越成就的縮影。
在演講中,何慕麒與參會者回憶了他回到上海,開始第三任期的那一天。他最喜歡的小籠包還在,但因為離開了幾年,看到了這座城市的許多新變化,他還買了一輛中國制造的電動汽車。
何慕麒說,這次回到中國,他了解到中國正在走一條新型發展道路:從數量到質素;從以增長為目的的高速增長到更加可持續的發展模式,以改善民眾的生活,使經濟更加數碼化和綠色。他認為這種發展理念與自己所在公司的未來願景不謀而合,他們相信科學和技術是造福人類的力量,希望為後代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在演講中,何慕麒特別強調了創新和發明的重要性,這是「塑造未來」的必要條件,而在多個領域的關鍵優勢推動下,在創新領域脫穎而出。中國非凡的適應能力使其能夠迅速應對市場變化,而合作文化則培育了創造力和進步。以使用者為中心的關註點確保發明能夠滿足消費者需求,同時輔以大膽的冒險精神和實驗精神,鼓勵探索新思想。此外,可延伸性使成功的創新能夠迅速擴大規模。這些特性共同創造了一個動態的生態系,使中國處於全球創新的前沿。
何慕麒援引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今年9月26日釋出的【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報告顯示在全球百強科技創新集群中,有26個位於中國,居世界第一。成百上千的科技公司、大學和各類研究院在此工作,得益於這種創新生態系,中國在采用新技術和顛覆性技術方面經常迅速領先於世界。
默克中國總裁何慕麒發表演講。
為什麽是中國?是什麽讓它成為一個充滿活力的生態系,能夠迅速將發明轉化為創新?作為外企在中國區的負責人,何慕麒很喜歡了解中國文化。他認為明代哲學家王陽明提出的「知行合一」的哲學理論完美地解釋了中國正在發生的一切。在何慕麒帶到中國的行李箱中放著一本費孝通寫的【鄉土中國】,他表示,這本書讓他更多地了解了中國社會是如何運作的,以及它推動創新的務實方法。
在中國,默克公司積極參與各大展會,何慕麒認為這些活動促進了合作並推動了創新。以剛剛結束的第七屆進博會為例,他認為這是與中國醫療保健、生命科學和電子領域的合作夥伴合作的平台,理應重視。在今年的進博會上,默克公司收獲頗豐,該公司生命科學部門與成都東部新區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以增強其未來醫療城的能力;同時,還與遠景集團簽署了綠色電力購買協定,將默克在中國的綠色電力使用率提高到80%,將該公司的目標提前了五年。
在進博會上,何慕麒看到了「中國奇跡」再次發生,因為整個價值鏈上的所有行業參與者都在相互合作。中國有句諺語「眾人拾柴火焰高」,完美地描述了中國人對待創新的態度。而默克中國希望成為這個充滿活力的中國創新體系的一部份。今年,他們擴建了位於在「上海技術套用與測試中心」的M實驗室,以進一步支持中國和國際生物制藥和生物制品公司開發新型藥物療法。
最後,何慕麒認為,他們處於一個有利的位置,既能為中國不斷發展的創新生態系做出貢獻,又能從中受益,與中國共同成長。
12月5日,由中國日報社主辦、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協辦的以「推進高質素發展 共創美好未來」為主題的「新時代大講堂」在北京舉行。德國默克公司中國區總裁何慕麒(Marc Horn)發表了演講。
(編輯:馬芮 審校:高琳琳、韓鶴)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