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11月19日
由公安部和中華全國總工會聯合主辦的
第四屆全國刑事技術技能大賽決賽
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
來自全國各省區市公安機關的
32支參賽隊伍、224名參賽選手
同場競技、激烈角逐
圓滿完成各項比賽科目
其中,浙江代表隊
新老搭檔攜手獲得團體一等獎
這也是浙江刑偵取得的歷史最好成績
來自 溫州公安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的廖博政
從電子物證中撥開嫌疑人
層層包裹的虛擬身份的外殼
解讀現場之外的真相
助力浙江刑偵奪得桂冠
廖博政獲電子物證單項個人賽第一名
抽絲剝繭
助力團隊奪冠
11月19日上午9時,凜冽的寒風將室外溫度擊穿到個位數,第四屆全國刑事技能技術大賽決賽團體賽在浙江警察學院(臨安校區)操場上「火熱」上演,本次大賽首次以真實汽車為場景模擬了「拉車門盜竊」案件現場,全面考核參賽選手現場勘查,檢驗鑒定、綜合分析研判等專業能力。
「犯罪嫌疑人」是誰,有幾個人,去了哪裏,銷贓鏈路是什麽樣的這需要6名刑事技術民警結合DNA,痕跡、電子物證等不同專業方向,透過深入細致的勘查、檢驗、分析抽絲剝繭,查明案情精準釘選「犯罪嫌疑人」。
廖博政負責其中的電子物證勘查,對嫌疑人手機進行全面剖析,在虛擬世界中梳理蛛絲馬跡「身份出來了,還有一個幕後老大!」「銷贓人員確定,金額也明確了!」在爭分奪秒的勘查、研判、偵查中「犯罪嫌疑人」身份逐一明確團伙框架逐漸清晰。
中午12點整,全體參賽選手停止作答,在比賽時毫無感覺的廖博政在結束哨聲吹響的那一刻才發現因為天氣寒冷,他全身都在瑟瑟發抖因在比賽中表現出色,廖博政獲電子物證單項個人賽第一名。
造個機器人
給自己烤串
廖博政是一名「00後」去年從浙江警察學院畢業,是浙江新生代刑警的代表、是賽場最年輕的獲獎隊員。
廖博政小時候跟著父母在北京生活,2歲開始父母就把他送去練武術,練了10年武術,會刀槍棍各種「冷兵器」,老師是在武館打拳的拳師。到初中時,他跟父母回到溫州。讀中學時廖博政就成了班上的 「電腦小高手」 對網絡精通,幫同學修電腦,琢磨著寫程式碼,制作一個可以自動做表格的程式,高考時,他填報了浙江警察學院,想成為一名警察,現在新型犯罪很隱蔽,他想「用魔法打敗魔法」。
和很多同齡人一樣,廖博政也有點「社恐」,但這不妨礙他天馬行空地思考,念大一時,他很想吃燒烤,就琢磨著 做一個燒烤機器人,讓機器人給自己烤串。
他和小夥伴一商量一起動手搗鼓出了一個可以自動把烤串翻面的「燒烤機器人」,機器人單手就能一次性烤上好幾串,還可以撒調料,雖然機器人還不能自動切肉、串肉,但這個創意讓評委老師眼睛一亮, 獲得了中國高校智能機器人創意大賽一等獎,還申請獲得了兩項國家新型實用專利。
大學時,廖博政為設計的機器人寫過許多程式碼,比如運輸、跑步等多功能的機器人,像「黑武士」一樣的格鬥機器人,參加了不少全國機器人、網絡安全類的比賽, 其中在全國大學生資訊保安競賽,創新能力賽中獲一等獎。
機智聰慧
攻專破艱
廖博政機靈又肯學,學得又快到溫州市公安局刑科所後,從最初看文書、辦案件的茫然無措,到熟練出具200余份文書,開展專業化勘查50余起,總結技戰法4份,協助遠勘涉詐平台300余個,從平日裏的不善言辭到能從技術員身上審訊出突破口,連夜固定涉案數據庫中的關鍵證據。
廖博政會動腦筋,在工作裏他會寫程式碼解決生活和工作裏的一些難題,為了提高工作效率他還自建了5個工作平台,訓練了1個AI模型,記者和他的AI聊了下天,跟廖博政一樣,回答還挺幽默。
在學校裏,同學電腦壞了、遇到什麽難題了,都第一時間去找廖博政,每次,廖博政都讓同學驚嘆 「這麽快就搞好了」。
生活裏,廖博政像「哆啦A夢」一樣,搗鼓搗鼓兜裏就能變出「寶貝」。他也玩遊戲,是「王者榮耀」小國標玩家「遊戲都能玩好,還有什麽是幹不好的呢」廖博政如是說到,廖博政在技術圈有個外號別人喜歡叫他「廖老師」比起做題,他更喜歡出題和教別人如何用技術解決問題。
在學校裏,是雲中會CDF電子數據取證訓練營特邀講師,到崗位上是溫州市公安局兼職教官,在省警院、市警校多次授課他笑稱自己是「萬能融合材料」,現在是什麽都會一點,未來要樣樣精通。
人物名片
廖博政,共青團員,溫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四科室民警,榮獲2024年浙江省刑事技術技能大賽個人第一名,第四屆全國刑事技術技能大賽個人第一名,浙江省總工會「金藍領」稱號。
作者|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春 通訊員 周卓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