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從城際鐵路規劃,看杭州都市圈,是否還有「瘦身」的可能?

2024-07-26社會

杭州最新的都市圈規劃(詳見【紹興市融杭發展規劃】 ),從公布到現在已經有近3個多月的時間,和老版 杭州都市圈的範圍相比,新版杭州都市圈的範圍大振幅縮小,只保留了杭州市、紹興市、嘉興市、湖州市,而且,像杭州的建德、淳安,湖州的長興、嘉興的嘉善、平湖、海鹽,紹興的嵊州、新昌等都不在都市圈範圍之內。

杭州新舊都市圈對比圖

有朋友,私下裏聊天, 提到杭州都市圈,會不會再次「瘦身」,別到時「一縮再縮」,變成杭州自己市域範圍內的事了。

個人覺得,這種可能性,非常的小。 之所以叫「都市圈」,就是想要在一個區域範圍內,形成經濟的「聯動發展」。彼此,「互相協調、資源互補」,成為一定區域內經濟發展的「排頭兵」。

之所以,新老版本的差異比較大,除了國家提倡的「1小時都市圈」 外,其實,很重要一點,這次被排除的區域,還有一個比較大的特別就是,經濟發展的主體,和新版本裏面的這些區市的「互補性」比較弱,或者說,這些區域有的資源,新版區域裏面的區市都有。

以杭州自身的建德、淳安,這兩個區域的工業增加值,在杭州13個區縣市裏面是最弱的,整體基本靠旅遊業在支撐。用杭州本地人的話語描述,就是「周末、節假日,休閑旅遊的好去處。」他們承擔的這個功能,桐廬、臨安,甚至,湖州的德清、安吉完全可以承擔,而且,在時空距離上更近。但是,因為自身產業結構、距離等原因,杭州各類產能外溢帶來的效益,這兩地完全消化不了。

桐廬、臨安、德清、安吉美景圖

另外,還有一點「都市圈」,還是要以「實用」為主,「大而不強」還不如不做,之所叫杭州都市圈,就是想借助杭州的核心支撐點作用,帶動周邊一起發展。 把杭州都市圈,打造成 長三角 的「金南翼」。

雖然,這幾年杭州經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去年GDP首次突破了「2萬億」的門檻,但是,從它的經濟結構裏面看出,杭州的第三產業的占比是非常高的,尤其,是以數碼經濟為核心的部份內容,周邊多少城市能承接,這是個未知數。畢竟在一定程度上,杭州的周邊縣市整體還是以純工業為主。而且,杭州這幾年工業外遷,像紹興的柯橋、諸暨,嘉興的軒寧等,已經承接了不少。是否,還有足夠的產能外溢,這也是個未知數

所以,前期的「瘦身」是必須的。但是,像朋友提到的那樣再「瘦」,就有點過了,既然是都市圈,如果只是「關起門」自己玩,那就不叫都市圈了。

而且,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再瘦身」的可能性很小。畢竟,都市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 「交通一體化」,這裏面杭州市域範圍內除了桐廬和杭州主城區,沒有通地鐵以外,其它區域已經完全可以地鐵出行。事實上, 桐廬在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到,要把發展城際軌域交通,作為重點任務來開展。

桐廬在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十四五」規劃

其它的, 嘉興這邊的「杭寧城際鐵路」在2021年已經建成執行,紹興到杭州的地鐵在2022年4月已經完成對接,可以無縫換乘。同時,諸暨到杭州的城際鐵路,在2023年6月釋出的【諸暨市加快建設高水平交通強市實施方案(2023-2027年)】通知中,明確提到,杭州-諸暨城際鐵路力爭2025年開工,2030年建成。湖州這邊的「杭德城際鐵路」,已處於建設狀態,預計2026年開通。

諸暨市加快建設高水平交通強市實施方案 (2023-2027年)

所以,從軌域交通的角度來說,這幾個區域,後續基本,在出行方面和杭州主城區,可以「無縫對接」。在空間距離上,已經有了天然的優勢。再「瘦身」已經完全沒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