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中國慈善家】2023年度人物|王海波:凡人英雄

2024-02-19社會

1983年生於安徽鳳台,現任成都授漁公益發展中心理事長。投身公益事業16年,長期致力於應急誌願服務工作。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後,受企業委派,在災區建立75個凈水工作站,為20余萬人提供安全飲水。2011年與公益人士共同成立授漁公益團隊,2014年在成都市民政局註冊為成都授漁公益發展中心,擔任秘書長、理事長。

如果說做一名誌願者需要熱情和理想主義,那麽十幾年堅持做公益就需要一種執念。

2008年汶川地震央,25歲的王海波辭去外資企業的工作,決然踏入公益領域,從簡單的凈水服務到致力人道主義救援和社區發展的公益組織,王海波和他帶領的成都授漁公益發展中心,如今已發展成為中國社會應急力量的頭部公益機構。

回顧16年的公益之路,王海波說,公益人要為社會問題所牽動,對人類的災難和悲痛有惻隱之心,並願意為之付出,否則公益最後可能只是變成一堆數據而已。

中國慈善聯合會駐會副會長劉福清為王海波頒獎。

留在四川的誌願者

要不是汶川地震,王海波的人生可能就會活成「別人羨慕的樣子」。

1983年出生於安徽淮河岸邊農村地區的王海波,因為小時候家境貧困,他原本對金錢格外看重。所以大學畢業後,他一心想找一份高薪工作,並如願進入雲南一家外資企業,經過多年打拼,升任常務副總經理。很快,愛情事業雙豐收,他成為了大家眼中的「成功人士」。

2008年5月12日,震驚世界的汶川大地震爆發,王海波所在的雲南小城有強烈的震感。因為曾在四川上大學,他把四川看成是他的第二故鄉。王海波坐在電視前,看著捲動播放著的地震現場畫面,被眼前悲慘的畫面震驚了,眼淚抑制不住噴湧。

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災難離自己那麽近,他甚至有同學在地震央失聯了。焦急萬分之中,他只能透過電視下方捲動播放的捐款資訊,多次用手機發短訊的方式向災區捐款,並將捐款的資訊和方式發到同學QQ群中,號召大家一起為災區捐款。

「現在回想那一刻,真的是內心被喚醒了,是人性本能的反應。」王海波說,他有了去災區的沖動,想為災民做點什麽。

四川蘆山地震央,王海波在救災現場。

就像是命運的特意安排,震後第3天,王海波接到公司負責人電話,需要他前往四川救災,具體工作是將一批凈水資源送往災區,保障災區的用水安全,公司提供的資源包括1500萬元資金,100套凈水器材,等等。

這是一個「大專案」,臨危受命的王海波沒有任何救災經驗,他只能憑著一腔熱血先去了再說,邊學邊做。

到災區後,他被眼前的一幕震驚了:大街上很多逃難的災民,身後就是倒塌的房屋,救援人員在廢墟上不停地搜救。與此同時,余震不斷,大雨傾瀉,落石滾滾……

彼時,災區市政供水中斷,周邊鄉村地區水井受地震的影響也比較混濁,無法直接飲用。王海波負責的凈水器材經過三道PP棉濾芯有效過濾雜質和細菌,最後一道紫光燈可以直接殺死殘留的細菌。每台器材有水泵加壓,每小時可以過濾約3噸水,可供應約2000人的生活用水。

公司原計劃是讓王海波負責專案在災區半年的運轉,之後再返回雲南公司任職,但半年過去,但災民的飲水安全仍然無法保障。這個時候,王海波做出了改變一生的決定:他向公司提出,留在四川,繼續提供凈水服務。

而這也就意味著,他要辭去工作,在一個陌生的領域開始一段未知的旅程,沒有固定薪水,沒有任何保障。

「那時候還不明白啥是使命,啥叫情懷,只是憑著本能,覺得這個事情很有意義,值得長期做下去。」王海波告訴【中國慈善家】。

「你想好了就去做吧,我支持你。」妻子簡單的一句話,給了他最大的支持。

辭職後,王海波和公司的關系也從委派變成了合作。從此,他便全身心投入了公益行業,在四川一待就是兩年。這兩年的凈水服務給他的公益事業奠定了基礎,也積累了經驗。

隨後的玉樹地震、雅安地震、魯甸地震、漾濞地震,王海波和團隊都在第一時間帶著籌來的器材直奔災區,開展飲水凈化工作,解決了數十萬人的用水安全。

從散兵遊勇到協同作戰

有一次,在寧夏中部的小鄉村走訪調研中,王海波發現有一個叫玉寶的小學生,體育課後從水缸舀生水喝後,肚子出現劇痛,透過檢查後才知道是大腸桿菌感染。

實際上,農村有很多學生像玉寶一樣,渴了就在水缸舀生水喝。聯合國數據顯示,發展中國家約有10億人在飲用不幹凈的水,全世界每年約有2500萬人死於飲用不幹凈的水,平均每天約有5000名兒童因飲用不幹凈的水而死亡。

王海波意識到,凈水服務不應該只是覆蓋救災的過程,這對於很多偏遠地區而言,是常態化需求。他開始考慮,如何把應急凈水和常態需求結合起來。由此就有了「365安全飲水計劃」,旨在讓需求地區的居民每天都喝上安全水。

借著這個專案,王海波構建起了全國性的公益夥伴網絡。他和團隊給夥伴們提供統一的衛生課程,並打包成培訓資料包,包括培訓凈水技術、資源共享、規模化和復制化路線等。

截至2022年,該專案已為9個省45個縣152個村莊的5200個家庭及376所農村學校提供了陶瓷凈水器及相應的健康衛生培訓,幫助近10萬人在終端解決飲水安全問題,專案獲評為「中國好公益平台優質品牌專案」。

王海波在玉樹地震現場開展應急凈水服務。

四川省委省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成都社會組織學院發展顧問委員會主任郭虹透過「365安全飲水計劃」專案認識了王海波,她對王海波的印象是,「做事認真、踏實,在凈水領域做得很專業」。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發生7.0級地震,郭虹是「420成都公益組織聯合救援行動」總召集人。經過汶川地震的磨練,多支民間救援隊在雅安地震央的整體表現越來越專業,王海波代表的成都授漁公益在災民飲用水問題上繼續發揮獨特作用。

「在沒有水沒有電的情況下,怎麽把被汙染的水透過過濾讓災民使用,這對破壞性大的地震災區來說至關重要。」郭虹告訴【中國慈善家】。

在郭虹看來,授漁公益從小切口入手參與救災,所表現出的專業效能力讓其他社會力量信服,慢慢就變成了社會應急力量協調中心的一個核心。

郭虹提到的「社會應急力量協調中心」,在雲南漾濞地震央得到應急管理部的重視。

2021年5月21日,雲南大理州漾濞縣發生6.4級地震,造成數十人傷亡。當時,全國多支民間救援力量迅速前往震區展開救援,但和以往不一樣的是,應急管理部救援協調局會同震區相關部門,首次委托授漁公益在地震現場成立「社會應急力量協調排程中心」,所有參與一線救援或周邊備勤中的社會應急力量、誌願者組織需填寫【社會應急力量參與響應備勤報備表】,並在社會應急力量協調排程中心報備。

這也是授漁公益在救災現場第一次受到官方重用。

王海波告訴【中國慈善家】,在漾濞地震央,基於多年的救災經驗,他帶領團隊到現場後首先聯系當地團委,建立了協調中心。應急管理部門得知此事後,肯定了協調中心的作用,並叮囑他們一定要把這個事情做好、做下去,讓社會應急力量有序參與救援。

隨後,應急管理部釋出了協調公告,現場設立「社會力量誌願者報名處」,救援力量、社會組織、誌願個人在那裏進行簽到和簽退,領取任務。個人填寫好報名表後,工作人員還會為他們免費辦理一份人身意外險。

社會應急力量首次有了統一排程的平台,協調排程中心根據災情需要,向社會釋出倡議,民間專業救援隊的能量得到了最大發揮,就連「散戶」誌願者,也都透過協調排程中心做到了有序參與。

此後,每次災難救援中,應急管理部委托王海波負責成立社會應急力量協調中心幾乎成為慣例。

平均每天接兩三千通電話

2021年,河南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爆發,王海波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後發現,災情遠遠超出前期預判。與此同時,全國各地救援力量大量湧入鄭州,包括一些沒有任何救援經驗、幾人臨時搭建的「救援隊」,現場一片混亂。

王海波開始組建社會力量協調中心,應急管理部也在其官網上釋出了協調公告,並公布了王海波的電話。

一時間,電話被打爆。雖然設有專門接聽電話的誌願者,但很多專業問題和需要協調事項,都需王海波親力親為。

那幾天,整個鄭州都被洪水包圍,他們將協調指揮中心選擇一處地勢較高的地方。找不到賓館,大家就在長椅上坐著休息。實際上,從7月21日至23日,很多誌願者幾乎都沒有合眼。

身體連續超負荷的運轉,王海波已感到明顯的不適,終於眼前一黑,癱倒在椅子上。

誌願者緊急將他送到附近的醫院,經過輸液,體力才有所恢復,但救災一線的很多工作需要他處理,隨後幾天,他一邊工作,一邊透過輸液來緩解身體的疲勞。

事後,王海波粗略統計,那幾日他兩部手機每天接到的電話多達兩三千通。

「他對災民的那種感情是發自內心的,看到他們有困難,他會睡不著覺。」廈門曙光救援隊負責人王剛告訴【中國慈善家】。

王海波在臨夏積石山地震社會應急力量現場協調中心開展工作。

近年來的多次災難救援中,王剛和王海波結下了深厚的友誼。2023年年底,甘肅臨夏積石山發生地震,初期物資十分緊張,尤其是棉帳篷。有一次,王剛和王海波一起去受災嚴重的大河家鎮調研,遇到兩戶災民在火堆旁取暖。「晚上你們有地方住嗎?」王海波問。對方回答:「沒有棉被,帳篷裏太冷了,準備就在這火堆旁邊對付一宿。」

於是,王海波打了多通電話,被告知很多救災物資還在路上,無法當天送達。他回到排程中心後天已黑,顧不得吃飯,籌集了兩戶人家取暖物資,拉著王剛就要連夜送去。

雖然從排程中心到村裏不到20公裏的路程,但山路上到處積雪,天黑路滑,充滿危險。旁邊的誌願者勸他天亮後再送過去,他回答:「災民今晚怎麽過?已經被我看到了,如果不送過去,我也睡不著覺。」

當晚,王剛和王海波駕車一小時,將棉被送到災民手裏,再次返回協調中心已經是淩晨1點。

王剛和王海波的性格截然相反,王剛在圈子裏是出了名的「暴脾氣」,雷厲風行。王海波則性卻雲和,是個「老好人」。在商討具體救援行動時,王海波更多會從全域出發,協調好各支隊伍。而王剛作為曙光救援隊負責人,更多考慮執行層面的「效率」,意見相左時有發生。

有一次王剛「發火」,王海波在一旁提醒:「火氣別那麽大,都是出來救援的,大家好好溝通。」

「大家都是為了工作,難道還能記仇不成?這就沒有意思了。」王剛答。

「大家有可能記仇嗎?關鍵是都沒有報仇的能力啊!」王海波說完,兩人都被對方逗得哈哈大笑。

「像一群孩子」

2023年的土耳其地震,是王海波第三次參與特大災難的國際救援。此前,他和團隊還參與過緬甸、尼泊爾地震的救援工作。

由於這次要遠赴歐洲,加上疫情等原因,家人十分擔心他的人身安全,但還是無奈選擇支持。臨行前,妻子提出要求,讓王海波把她拉到一線救援群中,「你過去後肯定很忙,不用專門跟我匯報,你把我拉群裏,我在群裏能看到你的動態就行。」妻子說。

此行的主要任務是救援救災需求對接,在土耳其設立中國社會力量協調中心,協助國內的社會力量有序有效參與救援。

到土耳其震央阿達納已經是晚上10點,公羊救援、曙光救援等多支中國民間救援隊伍陸續抵達。在異國他鄉,看到同行,王海波微笑著打招呼,實際上他的內心五味雜陳。

「我們這群人一見面基本沒有好事,不是救援就是救災,不是地震就是水災,這次還相約歐洲……」救援隊員互相調侃,「這輩子最好還是別見面了。」

隨後,和以往救援時的程式一樣,他們開始按照中國應急管理部和四川應急廳的要求,在土耳其組建中國社會力量救援協調中心。

王海波在土耳其地震廢墟中尋找生命跡象。

這個過程顯然要比國內復雜,在國內不是問題的問題,在這都成了大難題。一些救援隊對災情掌握不足,急需為他們建立災情地圖和各救援隊的位置資訊。而對於救援隊,土耳其應急署只能提供營地,生活保障全靠他們自己,救援前線沒有水、電,不能做飯,基本上靠啃麪包,加上天氣寒冷,救援人員的自身安全和健康都受到挑戰。

很快,協調中心為大家分配任務,基金會落實市場大批救災物資采購、運輸;後勤保障組負責采購隊伍急需物資,鍋碗瓢盆和食物;聯絡組負責和原生的華人商會對接協調車輛……

對於大多數參與土耳其地震救援的中國公益力量,都是第一次跨國作業,這樣的協調機制,大大提高了他們的救援效率。

因為沒有水、電,吃上一口熱飯成了奢望。協調中心找來一口大鍋,在廢墟中撿來斷磚壘起「竈台」,大家分頭協作,生火、洗菜,這些野外生存技能對於救援隊來說都是家常便飯,不一會,火生起來了,菜也開始下鍋。

天黑後,救援隊員拖著疲憊的身體陸續從救援現場回來基地,看到冒著熱氣的大鍋,都圍了上來,興奮不已:「終於能吃上一口熱飯了!」他們之前已經連續啃了3天麪包,也沒有喝上一口熱水,有些隊員甚至出現胃痛等癥狀。

火堆旁聚集的人越來越多,他們盯著鍋裏冒出的熱氣,聊著當天救援情況,商討著明天計劃。

「這幫男人非常簡單可愛,像一群孩子。」王海波感慨著,他的身後是異國他鄉的一片廢墟,很多生命都在那裏消失了,「其實每個人都在創造自己生命的歷史」。

一天淩晨,一位外國救援隊員剛從前線回來,衣衫襤褸,灰頭土臉,就如同剛從廢墟中被救出來的幸存者一樣。他找到王海波,說肚子很餓。正準備睡覺的王海波為他煮了一碗熱湯面,這位七尺男兒瞬間破防,「這是我這輩子吃過的最好吃的食物!」

直面生命的脆弱

在災難救援中,除了要直面生命的脆弱,自身安全也往往是個問題。

在玉樹地震救援中,王海波和當地一名誌願者去勘查水源點,走在路上,他遠遠就看見離災民帳篷不遠處趴著一只體型龐大的藏獒。誌願者告訴他,人在緊張的時候會釋放一種恐懼的訊號,放松的時候會釋放一種安全的氣息。「放松點,低頭悄悄地過,眼神不要和藏獒對視。」這位誌願者夥伴這樣囑咐。

誌願者順利透過了,藏獒溫順地趴在地上一動沒動,一副睡著了的樣子。可是,當王海波鼓足勇氣走過它跟前的時候,藏獒不緊不慢地爬起來,並一口咬住了他的右手掌!

一時被嚇傻的王海波驚呆了,站在原地一動不敢動,還好藏獒慢慢松開了口,像沒事發生一般又趴回原地。

王海波馬上趕往一個移動衛生診療點打了狂犬疫苗。不過,藏獒這一口給王海波的手掌上留下了永遠的墨點。

積石山地震央,王海波在災民家裏調研。

「比起那些把生命留在救援一線的誌願者,這點驚嚇和墨點都不值一提。」王海波告訴【中國慈善家】,他的一位誌願者朋友大壯就永遠留在了玉樹地震央。

大壯是沈陽人,那年剛滿40歲,身體健碩,是一個熱心腸,幾乎在歷次災難救援中都有他的身影。玉樹地震後,大壯帶著妻子從四川德陽來到青海玉樹,在醫療團隊當誌願者。在一次執行救援任務途中,他突然告訴妻子自己感覺頭暈,沒過一會兒突然倒地。駐地醫生一邊迅速采取急救措施,一邊緊急將他送往玉樹人民醫院,但依舊沒有挽回他的生命。

玉樹政府在賽馬場的山頭為大壯特批了一塊墓地,將他安葬。出殯那天,天氣陰沈,玉樹地震央的誌願者幾乎悉數到場,來為他送行。

此後,一些誌願者經常會召集國道317成都至玉樹環形自駕行,來紀念這位長眠於玉樹的誌願者。

雖然在大型災難現場見多了生死,但大壯的離世,對王海波來說是永遠難以愈合的創傷。有一次王海波回成都休整,在陪妻子散步時,看到廣場上老年人載歌載舞,一派歡愉熱鬧景象,他突然想到玉樹的災民、帳篷,和滿目瘡痍的場景,心中難以抑制地感到難過。

後來,心理學方面的專家告訴他,這叫救災後遺癥,也是一種心理的應激反應,需要治療。

研究表明,救援人員要直面災害事故現場,不僅要參與搜尋、搶救、搬運等救援環節,與遇難者屍體零距離接觸,甚至還要親歷身邊戰友犧牲的場景,更容易產生創傷後應激障礙,如果不及時進行科學、有效的幹預,可導致不可逆的心理創傷。創傷後應激障礙最典型的臨床癥狀包括閃回、回避、警覺性增高、心境和認知的改變。

王海波選擇科學應對,每次救災前後,他都要給自己做一定的心理建設,包括找知心朋友交心談話、找同行訴苦等。救完大災後都會給自己放假,換個環境,帶家人去旅遊。

甘肅積石山地震後,王海波全程參與了應急救災。救援結束後,他和家人來到雲南麗江休整。他在朋友圈寫道:你我皆凡人,何必有執念。

對話王海波

每個人心裏的善都需要被喚醒

【中國慈善家】:你曾在自媒體上說過,自己不屬於「樂善好施」的人,那是怎麽走上公益這條路的?

王海波: 我從小在安徽淮河邊的農村長大,小時候家庭條件一般,那種環境可能不會更多去考慮幫助他人。直到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後,當時我在雲南的一家外資企業上班,看到電視上不斷播放的地震畫面,心裏非常難受,就想為災民做點什麽。那時捐款還不像現在支付這麽方便,電視下方有提示,移動使用者怎麽捐,聯通使用者怎麽捐。我就開始不停地捐款,還發動身邊的人捐款。我覺得那時人心裏的善被刺激到、被喚醒。這種善是與生俱來的,但是它需要一定的環境才會被激發出來。正好受公司委派去災區做凈水服務,一到災區我發現,凈水需求量特別大,公司原計劃只讓我做半年,再三考慮後,我辭去工作,全身心地來做這件事。

【中國慈善家】:你是怎麽發起授漁公益的?

王海波: 汶川地震央,我做的是凈水專案,大概做兩年,而一些善後的工作需要更長的時間。那時還沒有序號產生器構的概念,只是想做一個團隊,後來慢慢對公益行業有所了解,自己已經認準了公益就是要一直做下去的事業,那就要考慮合規性問題,於是就有了序號產生器構的想法。

我對公益的理解就是「授人以漁」,當時和在汶川地震央認識的公益夥伴董明珠(現任授漁公益秘書長)一拍即合,機構的名字就有了,慢慢的就把這樣的一個團隊給建造起來。目前我們開展的專案分為人道救援和社區發展兩大板塊。

【中國慈善家】:最難忘的救援是哪一次?

王海波: 到目前為止,我參與過約25次國內外災難救援。2010年的玉樹地震,那一次對我們的挑戰最大。因為剛剛參與完汶川地震的救援及災後重建,還沒有從那個悲傷的情緒中走出來,玉樹又發生了7.1級的強震。記得我們趕到玉樹現場以後,看到震央的房屋幾乎全部倒塌,加上高原氣候和藏族文化風俗的特殊性,讓救援工作開展得十分困難。讓我難忘的是,後來那些藏民對救援隊就像親人一樣,災後兩年我們重返玉樹,那些藏民都還能叫出我們每個救援人員的名字,並熱情地邀請我們去家裏做客。我就覺得,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中國慈善家】:在每次應急救援中,最困難的是什麽?

王海波: 對於大型災難的救援,最大的困難就是政策協同過程當中的資訊共享與溝通機制。比如這次甘肅積石山地震,救援任務當天上午就基本已完成,剩下的大量工作就是去了解災民後期的需求,需要找不同的政府部門不斷做溝通,以確保緊急物資及時調撥到災民手裏。如果民間救援力量和官方有一個資訊互通機制和溝通平台,就會大大減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中國慈善家】:每次救援中,都會出現大量的雜亂無章的求助資訊,如何去梳理?

王海波: 每次災難發生後,網絡上都會出現一些求助渠道,救援隊可能透過媒體或者個人社交賬號收集到一些資訊,我們會安排大量誌願者跟他們打電話一一核實。個別求助人為了更快得到救援,會誇大其詞,甚至編造一些不實資訊來引起救援隊的註意。當然從被困者的角度,是可以理解的。還有些求助資訊,當誌願者電話打過去以後,都已經解決了。其實作在的求助渠道是暢通的,比如應急管理部救援救助熱線電話(95707),後台對收到的求助資訊,會及時對接給附近的救援隊,縮短了資訊流轉環節。可能難以做到100%,但對大部份資訊都會做及時處理。

積石山地震央,王海波向災民了解情況。

【中國慈善家】:每次災害發生後,社會力量集中到救援領域,而災後重建階段,救援力量相對較少,如何去解決這一問題?

王海波: 以土耳其地震為例,不少國際救援隊第一時間都去了,但我發現幾家頭部的國際救災組織並沒有第一時間出現。他們的負責人告訴我,他們更關註災後安置及重建,就算第一時間趕到災區也幫不上什麽忙,救援的黃金時間只有72小時,當地的政府救援隊和民間力量對環境更熟悉。

當我們已經回國了,這幾家國際頭部救災力量才去,現在還在現場做災後工作。國際上對災難救援已經形成了一種共識,救援和救災要分開,而且往往後期救災的需求要大於這個前期救援的需求。

目前我們國家文化和社會引導都偏向救急,也就是災害發生的第一時間捐錢捐物,這當然是好事,能借此把資源匯集起來。但是接下來無論是政府還是民間機構,都要面臨海量資源如何合理分配的問題。實際上,救急階段不需要多少資金,資金方面的最大需求發生在災後安置和重建方面,而往往這個階段,熱度已經過去了,關註災區的人也少了。

另外,一些企業捐贈,都是一些定向捐贈,比如這家企業捐的1000萬元就是專門指定買軍大衣,那家企業捐的1000萬就是要買取暖的爐子,這種定向捐贈對企業的宣傳有好處,花了錢能馬上讓社會看到,但從長遠看,並不利於災區恢復重建,我覺得這個問題需要得到正確的引導。

【中國慈善家】:有一種不好的現象,災難現場往往會有一些網紅去直播賺流量,甚至有一些真正的誌願者也有作秀的嫌疑,如何看待作秀式救援現象?

王海波: 我在現場親眼見過這種現象,比如在河南鄭州水災救援中,在一個「明星救援點」,看到有五六個網紅在直播,自己站到水裏,然後對著鏡頭說自己是在救援,有的甚至還躺在沖鋒舟邊上自拍。他們給真正的救援工作造成很多負面影響。

我們後來告訴救援隊,對一些一心制造流量、擾亂救援秩序的網紅,絕不能睜只眼閉只眼,要及時舉報,有時間的話要堅決制止。後來的涿州水災、甘肅地震央就很少出現這個現象。甘肅積石山地震央,救援隊發現一個在河南水災中靠直播賺流量的網紅又出現了,大家就一起追蹤她,後來她自然就待不下去了,我覺得這種行業監督也很重要。

獲獎理由

臨夏積石山地震,他再次披星戴月奔赴現場,這已經是他投身應急誌願服務工作的第十五年。2008年汶川地震,他在災區建立凈水工作站,為20萬人提供安全飲用水,從此之後,玉樹地震、蘆山地震、茂縣特大山體滑坡、河南特大暴雨災害、土耳其地震、新冠疫情……在國內外歷次大災當中,他帶領團隊聞令而動,有呼必應,夙夜奮戰在救援一線。他組織構建了應急救援的資訊中樞,承上啟下,破除障礙,讓救援更及時、高效。十多年來,他和團隊整合社會各界資源,共開展誌願服務數十萬人次,以行動詮釋何為人道主義,何為誌願者精神。

獲獎感言

我抱著這個獎感到特別慚愧。從2008年到現在,一直有一個神秘的組織叫社會應急力量,他們來自民間,自掏腰包,甚至是把生命留在了救援現場。當我們一起代表國家參與土耳其地震央應急救援時,看到伊斯坦布爾的上空一直捲動播放著的中國救援隊的畫面,那一刻我流淚了。在此我要向全國近4000支義務的、自發的民間救援隊以及背後支持他們的家人們致敬,中國社會應急救援力量需要大家支持。災害無情,人間有愛。

作者:溫如軍

人像攝影:張雁文(AXstudio)

圖片編輯:張旭

值班編輯:楊永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