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jasve.com/2025-1/83a2b87c49095ade2d29702186c3786f.webp)
為推進我省生態環境分區域差異化精準管控,根據相關規定,2024年12月28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貴州省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全面落實主體功能區戰略,充分銜接國土空間規劃,以改善生態環境質素為核心,建立覆蓋全省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
【方案】根據生態保護紅線和各類保護地最佳化調整、生態環境要素評估,共劃定1376個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單元。其中:優先保護單元819個,主要包括生態保護紅線、自然保育地、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等生態功能區域;重點管控單元435個,主要包括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中心城區等經濟發展程度較高、生態環境質素改善壓力較大的區域;一般管控單元122個,為優先保護單元、重點管控單元以外的區域。
【方案】堅持分類施策、保護優先和動態更新,提出到2025年,嚴守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不低於4.08萬平方千米,生態環境質素持續改善,汙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地表水國控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98.3%,全面消除劣Ⅴ類水體;空氣質素優良天數比例達98.8%;全省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汙染風險得到進一步管控,受汙染耕地和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得到鞏固提升。強化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持續提升資源能源開發利用效率,能源、水資源、土地資源、岸線資源等達到或優於國家下達的總量和強度控制目標。到2035年,生態環境質素實作根本好轉,節約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總體形成,綠色低碳迴圈水平顯著提升,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作。
為實作目標,我省從布局要求、汙染物排放管控、資源能源開發利用效率及環境風險防控等方面制定準入清單,明確管控要求。全省建立「1+7+10+N」四級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1」為全省總體管控要求,「7」為全省七大分區板塊管控要求,「10」為9個市(州)+貴安新區的管控要求,「N」為1376個環境管控單元的管控要求。
此外,【方案】要求,省生態環境廳依據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成果數據,完善生態環境分區數據套用平台功能,統籌管理全省成果數據。做好成果備案、跟蹤評估、查詢統計、線索篩查、介面服務等基本功能執行維護和更新完善。利用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完善線上政務服務和智慧決策功能,支撐各地各部門規劃決策、專案建設。積極開發平台互聯網端、移動端,依法依規提供公眾服務。
【方案】自2025年1月1日起實施。【省人民政府關於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通知】(黔府發〔2020〕12號)同時廢止。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王瑤
編輯 徐濤
二審 王劍
三審 謝巍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