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之長三角篇|一衣帶「水」同「氣」連枝——長三角生態環境共保聯治持續深化

2024-04-28社會
清晨,陽光灑在波光粼粼的太浦河上,水面不時有白鷺掠過,激起陣陣漣漪。作為太湖流域最大的人工河道之一,全長約57公裏的太浦河,流經蘇浙滬兩省一市。
然而前些年,太浦河卻遭遇汙染之困。生活汙水、工業廢水直排使得太浦河許多地方出現了劣Ⅴ類水質。「過去各省市各管一段,未能形成有效的監管工作合力,特別是水質出現波動之後,難以尋找問題源頭。」浙江省嘉善縣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隊相關負責人說。
整治後的太浦河。(受訪者供圖)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建設,為三地聯手治理太浦河帶來契機。
上海青浦、浙江嘉善和江蘇吳江三地打破治水行政區域壁壘,共同簽訂一體化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太浦河上下遊管理等框架協定,最佳化調整太浦河水源保護區,加強日常管理聯動,實作從「三不管」到「一起管」。
2020年,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成立了生態環境綜合執法隊,綜合執法隊每年年初制定工作計劃,聯合開展跨界巡查檢查,保護好一河凈水,特別是在發生水質波動後能第一時間開展跨界聯合檢查,及時消除問題隱患。
70歲的潘根龍是嘉興市嘉善縣姚莊鎮銀水廟村村民,也是太浦河水源地義務巡查隊隊長,每周一次的巡河已經是他雷打不動的日常。
「以前‘三不管’的地帶,現在成了三地聯合巡查的重點物件。開展聯合巡查以來,上、中、下遊統一思想,力往一處使,水質越來越好,周邊環境也越來越整潔。」潘根龍說。
在位於浙江湖州的喬溇生態警務聯勤共治工作站裏,值班民警透過智能化監控平台對太湖水質環境進行即時監測。新華社記者徐昱 攝 跨域一體、共保聯治,長三角區域生態環境治理從「獨角戲」變身「交響樂」。
如今,長三角三省一市聚焦共同面臨的系統性、區域性、跨界性生態環境問題,建立長三角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協作小組,逐步推動「一盤棋」規劃、「一套標準」規範、「一張網」監測評估、「一把尺」監督執法,努力實作規劃、標準、監測、執法「四統一」。
以區域大氣監測為例,為探索地區大氣聯合觀測、聯防聯控的有效路徑,在統籌上海青浦澱山湖大氣超級站、浙江嘉善大氣超級站數據共享套用的基礎上,江蘇建設了吳江汾湖大氣多參數監測站,共同建立起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大氣超級站科學觀測網。
一張大氣超級站科學觀測網,「聯」起了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觀測網秉持‘一個大氣’的理念,不分行政區域,打造了長三角區域大氣復合汙染物多維立體觀測示範平台。」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大氣環境處相關負責人說。
在長三角三省一市共同努力和國家相關部門大力支持下,長三角區域生態環境共保聯治取得積極進展。數據顯示:2023年,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地表水優Ⅲ類斷面比例從2019年的75%上升到96.2%,AQI(空氣質素指數)優良率從2019年的78.4%上升到84.1%。
共謀「大保護」、共譜「協奏曲」,一個生態與發展相得益彰、跨行政區域共建共享、多元化協同共治的生態環境治理新體系,正在長三角持續構建。(記者唐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