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北京1月6日電(王菁)2025年開年,債牛步伐依然堅定,在交易新模式、研究新框架、政策新工具的多重支持下,投資者買需不減,年初呈現追漲局面。
在經濟環境基本持穩、貨幣政策「適度寬松」預期一致、「資產荒」與「策略荒」並存的背景下,如何進一步在低票息當中挖掘潛在價值?怎樣搭配靈活的交易組合?還有哪些領域可以搶占先機?債券市場政策完善與基礎建設還有哪些發展空間?......日前,新華財經專訪華泰證券研究所副所長、總量研究負責人、固收首席張繼強,以尋求答案。
「債券牛市的大趨勢還沒有逆轉。邏輯在於經濟轉型仍在進行,融資需求尚未全面回暖,價格訊號逆轉還需要時間,貨幣政策基調保持適度寬松。」張繼強認為,短期內收益率大概率以低位震蕩為主,今年一季度末到二季度初,可以關註基本面或外部因素與市場的預期差。不過也要註意到,市場波動有可能明顯加大,市場已經「搶跑」降息預期,票息走低推升交易需求,外部不確定性和政策應對難以預測,理財等凈值波動增大都可能帶來擾動。
債牛未轉向但有「搶跑」 波段操作與久期調節策略仍占優
2024年,債券收益率幾乎維持單邊下行趨勢。其中,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從年初的2.5%-2.6%一路下行至年底的1.7%以下,累計下行超過了80BPs,期間的幾個調整點分別出現在5月、8月和10月。據張繼強介紹,5月份的調整主要源於央行關註長債利率走勢;8月源於降息預期兌現,利好出盡以及國債違規交易行為查處;10月源於政策方向出現較大變化,市場對穩增長預期大幅擡升,加上一些債基贖回等擾動。
「去年久期策略是最優選擇,超長利率債表現最佳,5年及以上期限的普通訊用債、二永債、地產債表現較好。」張繼強稱。
對於信用債市場而言,其2024年投資環境經歷了多個重要節點的演變。在宏觀經濟弱修復、央行支持性貨幣政策及信用資產荒的大背景下,信用債收益率走勢呈現明顯階段性特征。尤其是在2024年12月,同業存款自律監管落地,政治局會議提到「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年末債市搶跑行情下信用債走強,高等級中長久期和低等級短久期下行較多,低等級長久期信用債仍缺乏穩定配置力量。彼時,由於近期利率下行更快,信用利差先下行後被動走闊。
「2025年,利率債波段操作和久期調節依然是比較重要的策略,在長期趨勢尚待逆轉的情況下,繼續逢調整買入,但需要大振幅的降低回報預期。杠桿策略在低息差與平坦的曲線下機會有限,債市整體操作難度大幅增加。」張繼強預測稱。
而對於信用債交投預測,張繼強認為,「年初信用債收益率再創新低,部份個券仍有補漲機會,信用利差有所壓縮。2-3月份兩會等重要會議召開,屆時債市需提防寬財政和機構止盈等擾動,信用債或有小幅調整。總之,信用債風險在於理財低波模式弱化後,市場調整更易引發理財-債基贖回反饋,進而帶動信用債振幅增加。」張繼強補充道。
具體到品種與策略,張繼強表示,站在當前時點來看,3-5年中高等級信用債性價比尚可,機構可繼續把握3-5年期限信用債補漲機會,負債端穩定機構也可考慮信用債適度拉久期。品種選擇上,若利率下行或震蕩,信用債補漲可按流動性增配,即按照從二永債到TLAC非資本工具,再到普通訊用債、保險、券商、非銀私募永續債的順序增配。
「二永債波動大、進攻性強,可適度高等級拉長久期並防利率擾動。私募永續債可關註主流城投、中短久期地產國企及優質電力、交運等品種。此外,城投債下沈機會仍可繼續把握,具體來看可對2027年6月前到期城投債下沈,流動性好的城投債久期可至3-5年,優質城農商行、產業國企可挖掘,中短久期國央企地產債在短期擾動後可考慮配置。」張繼強補充道。
高質素債券市場建設持續推進 違約處置與雙向開放等議題獲關註
不僅僅是作為投資領域而獲得青睞,債券市場近年來在高質素建設方面取得了亮眼成就。對此,張繼強也分享了其對2024年債券市場「軟硬件」成長的觀點。
一是規範債券發行業務。2024年,交易所釋出【關於進一步規範債券發行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強調市場各方參與主體應嚴格遵守發行承銷相關法律法規及規則約定,主動維護市場發行秩序。此舉有助於提升債券發行利率的市場化水平糊債券發行的規範性與透明度。
二是加大對綠色債券領域的支持力度。2024年初,交易商協會釋出【關於綠色債務融資工具適用
三是加強銀行間債券市場櫃台業務規範。2024年,央行釋出【關於銀行間債券市場櫃台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最佳化了對投資者開戶的管理規則,並允許境外投資透過櫃台渠道投資,拓寬了居民的投資渠道。
四是對外開放走深走實。國務院辦公廳釋出【紮實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行動方案】,特別提到拓展外資金融機構參與國內債券市場業務範圍。「各類政策的完善,均對市場產生了積極影響,提升了債券市場的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也推動了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水平的提升,為債券市場的長期穩定和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張繼強稱。
從建設高質素債券市場的角度來看,張繼強表示,當前中國綠色債券發行勢頭良好,政策端進一步強化對綠色債券的支持。科技創新領域債券發行也得到政策大力支持,有助於科技創新企業融資。資產支持證券、REITs等品種發行規範性提升,資訊披露要求更加嚴格,有助於保護投資者權益,推動市場高質素發展。同時,信用債風險呈現收斂態勢,高風險主體逐步出清,市場信用風險管理能力明顯提升。
展望後續,張繼強認為可以從科技創新、綠色金融、風險管理和對外開放等更多細分領域著手,進一步推動債券市場建設成效。例如,繼續加大對科創領域債券發行的支持;引導更多資金投向綠色產業;完善違約處置機制;擴大市場雙向開放,支持境內主體投資海外債券等。
編輯:王柘
聲明:新華財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資訊平台。任何情況下,本平台所釋出的資訊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