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教師、消防人員突然來電「采購物資」 ,是「大訂單」還是大陷阱?

2024-12-05社會

一筆突如其來的「大訂單」

一筆利潤可觀的采購需求

就算是自家超市不賣的物品

他也非要在你這買

遇到這樣的訂單電話

你會不會覺得是天降「大生意」呢

千萬當心

這可能是騙子設下的圈套

案例

案例一:冒充學校教師采購物品

前不久,我市一商戶陳女士接到一個自稱是某中學采購教師的電話,對方說學校打算采購一些燕窩,但礙於禮品采購的限制,想請陳女士代為購買。陳女士聽後說自己沒有認識的商戶,於是該采購「教師」向陳女士推薦了一個微信,並給陳女士發了一個虛假的轉賬記錄,稱錢已經達到陳女士賬戶,但由於是對公轉賬會有一定的延遲,想讓陳女士先付一下定金。

陳女士看到虛假轉賬記錄認為錢已經轉了,便在微信轉了20000元,用於支付購買燕窩的定金。隨後,聯系采購老師時發現聯系不上,這才意識到被騙了。

案例二:冒充消防采購物資

無獨有偶,前不久,我市一個體商戶劉先生也收到一條好友申請,對方說自己是消防支隊的工作人員,問他是否認識銷售水泵的商家。劉先生告知對方沒有,但對方說有一個合作過的銷售可以介紹給劉先生,讓劉先生幫忙下個單,可以從中賺取些差價。

發現有利可圖,劉先生便添加了「銷售方」的微信,對方說剛好有一批現貨,可以馬上發出,於是劉先生向「銷售方」提供的賬戶轉賬了10000元。

轉賬後,「消防工作人員」又稱還想要多買幾台,但要讓劉先生再墊付一筆20000元的定金。此時察覺到情況不對的劉先生要求與對方線下見面核實身份,但對方以工作忙為由拒絕,要求對方影片連線,但對方又稱網絡攝影機損壞也不能影片,隨後劉先生發現已被對方刪除好友,才發現自己被騙了。

以上兩個案例就是典型的虛假服務類詐騙,詐騙分子冒充某單位采購人員,找商戶購買大量商品,就在你以為是「天降訂單」可以大賺一筆的時候,很有可能已經掉入騙子們的圈套。

麗江警方提醒大家:購買東西的時候,無論你是賣家還是買家,都要仔細核實商家或服務提供者的真實資訊,特別是當涉及大額訂單的時候,一定要盡量避免私下交易。

盤點一下詐騙套路

1.詐騙分子會利用商家較為信任的身份,如軍警、老師等公職人員,向其投擲高額訂單,讓商家急於接下;

2.詐騙分子在采購商店內商品時,會指定某款商店裏沒有的產品,讓商家幫忙采購。此時商家往往就會為保住自己店內的訂單而落入圈套;

3.當商家買了詐騙分子指定商品後,便再也聯系不上「廠家」與「訂購者」了,最終買了一堆「空氣」。

警方提醒:

單位采購物資時,會進行嚴格的審查並履行相應的書面程式,絕不可能僅透過電話、微信來進行交易。

遇到類似情況時需提高警惕,首先要核實對方身份真偽。交易時對於要求代購其指定商品時,要仔細甄別,若發現異常,請立即終止交易。

在無法確認對方身份時,請第一時間向警方求助,切勿因為大訂單、高利潤而上當受騙。切勿為他人先行墊付款!

推薦閱讀

▶ 網上投資理財?麗江一市民被騙9萬元▶火速攔截!價值3.5萬元的黃金保住了

原標題:【教師、消防人員突然來電「采購物資」 ,是「大訂單」還是大陷阱?】

閱讀原文

來源:雲南麗江警方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