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中國人民銀行釋出公告,將引導存量房貸利率批次下調,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同時釋出倡議,批次下調存量房貸利率。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就完善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定價機制有關問題答記者問。
此次公告釋出的背景是什麽?
答:為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推動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中國人民銀行於2019年8月改革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促進貸款利率及時反映市場利率變化。
在改革完善LPR形成機制過程中,我們充分考慮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以下簡稱房貸)涉及面廣、期限長、受到公眾高度關註等特點,釋出中國人民銀行〔2019〕第16號公告,明確了房貸利率在LPR基礎上加點形成,使較長合約期限房貸的利率能夠隨市場利率調整,對推動房貸利率市場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不斷深化、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現行房貸利率定價機制也暴露出一些不足,人民群眾反映較為強烈,迫切需要調整最佳化。
為貫徹落實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回應群眾關切,中國人民銀行釋出〔2024〕第11號公告,完善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定價機制,推動降低存量房貸利率。
當前房貸利率定價機制的問題是什麽?如何完善?
答:根據合約約定,房貸在LPR基礎上的加點部份在合約期限內固定不變。房貸合約期限普遍較長,固定的加點振幅無法反映借款人信用、市場供需等因素變化,一旦市場形勢發生轉變,容易造成新老房貸利差擴大。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不斷深化,需要最佳化制度設計,促進商業銀行和借款人以適當方式變更合約。
2023年8月,為充分響應群眾訴求,本著急用先行的原則,中國人民銀行會同金融監管總局引導商業銀行,采用協商變更合約利率等方式批次調整了存量房貸利率,取得較好效果。
但由於現行房貸利率定價機制下加點振幅不能自主調整,近期新老房貸利差矛盾再次累積擴大。商業銀行將透過行業自律協調一致,對符合條件的存量房貸再開展一次批次調整,將利率降至全國新發放房貸利率附近。
但上述方式治標不治本,要從根本上解決新老房貸利差問題,還需要透過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在維護合約嚴肅性的同時,破除制度性障礙,促進商業銀行、借款人雙方基於市場化原則自主協商、動態調整。
此次公告調整最佳化的主要內容是什麽?
答: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24〕第11號主要進行了如下最佳化:一是允許變更房貸利率在LPR基礎上的加點振幅。借貸雙方可透過協商變更合約等方式調整加點振幅,以更準確體現市場供求、借款人風險溢價等因素變化。後續,市場競爭機制可促使商業銀行與借款人自主協商、適時調整加點振幅,不需要等到新老房貸利差積累較大後再由商業銀行進行批次調整,能夠漸進有序緩釋矛盾,並維護合約嚴肅性。
二是取消房貸利率重定價周期最短為一年的限制。自2024年11月1日起,新簽訂合約的浮動利率房貸,與除房貸之外的其余浮動利率貸款保持一致,可由借貸雙方自主協商確定重定價周期。符合條件的存量房貸借款人在與商業銀行協商調整房貸利率加點振幅的同時,也可調整重定價周期,使存量房貸利率及時反映定價基準(LPR)的變化,暢通貨幣政策傳導。
公告釋出後,存量房貸利率將如何調降?
答: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將釋出倡議,引導商業銀行於2024年10月31日前開展一次存量房貸利率批次調整。各商業銀行將釋出有關公告和批次調整細則,統一調降房貸利率在LPR基礎上的加點振幅,並盡可能為借款人提供便利。絕大多數借款人可透過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渠道完成「一鍵式操作」,無需到商業銀行網點辦理,具體請及時關註承貸商業銀行官方平台釋出的有關資訊。
批次調整完成後,借貸雙方還可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24〕第11號,基於市場化原則自主協商、動態調整存量房貸利率。
來源: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