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特朗普不確定性」攪動市場,反轉可能即將來臨?

2025-01-10社會

冉學東

1月20日,正式上任前,特朗普政策具有巨大的不確定性,因此金融市場仍然暗流湧動。

1月6日,有媒體報道,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的激進關稅政策有所軟化,可能僅涵蓋關鍵進口產品,美元指數應聲大跌,一度跌逾1%,創下去年11月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但是特朗普馬上否認,使美元跌幅縮窄至0.62%,推動亞洲貨幣指數跌至二十年來最低點。

人民幣離岸匯率也得到喘息之機,大幅升值至7.3133,最後收於7.3460。

但是美債市場仍然疲軟,可能是預期到特朗普上台的不確定性對金融市場帶來的動蕩。10年期美債收益率自去年12月初以來上漲了約50個基點,最高達到4.616%,為去年5月以來的最高水平。目前有機構預測今年10年期美債收益率有可能突破5.5%。10年期和2年期美債收益率利差走闊至35個基點,為2022年5月以來的最大溢價。

同時,中美利差持續走闊,10年期國債收益率最大利差進一步擴至超300bp,再創逾24年最大。這給人民幣匯率造成較大壓力。

但是,我們註意到美元中間價一直穩定在7.20以下,從去年11月14日的7.1966小幅升值到目前的7.1879,中間價跟即期匯率的走勢基本是相反的,人民幣在岸匯率跌破7.30,目前是7.3262。可見央行采用逆周期因子調節人民幣匯率,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的態度沒有改變。

同時,1月3日央行四季度例會恢復了此前「三個堅決」的表述:「堅決對擾亂市場秩序行為進行處置,堅決防止形成單邊一致性預期並自我實作,堅決防範匯率超調風險,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並刪除了三季度例會中「增強匯率彈性」的表述,強調「增強外匯市場韌性,穩定市場預期,加強市場管理」。

1月4日央行2025年工作會議繼續強調「要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堅決防範匯率超調風險」。

另外,據媒體報道,有接近央行人士透露,由於近期海外投資者對高等級人民幣債券需求較為旺盛,人民銀行擬於1月在香港新增發行離岸人民幣央行票據,加大離岸市場高等級人民幣債券供給力度,預計發行規模會遠超過去單次最大發行規模。這個時間點發行離岸人民幣央行票據,可能顯示了央行對維穩匯率的決心。其實,央行已經於11月20日在香港招標發行2024年第十期和第十一期中央銀行票據,期限分別為3個月和1年,合計450億元人民幣。

不過我們也要註意到,此次人民幣較大振幅的貶值,並未引發央行更多此前常規幹預市場的工具,而在2022年10月25日,離岸人民幣匯率跌至7.3748,當日,央行釋出公告稱將企業和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上調至1.25。這個舉措在一定程度上穩定市場預期,釋放政策訊號,打破匯率貶值預期不斷強化和自我實作的鏈條,改善跨境資本流動形勢,推動人民幣匯率逐漸回歸理性走勢。

其實,央行幹預匯率的工具箱很豐富,比如,流動性調控工具(外匯存款準備金率、外匯風險準備金、離岸央票等),價格幹預工具(逆周期因子等),跨境資本管理工具(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企業和個人用匯制度)和其他工具(預期管理、視窗指導)等。

市場人士在討論為了應對特朗普關稅政策,是否有意主動貶值。一種觀點是否認的,因為匯率貶值並不能刺激出口,主動貶值對出口競爭力的影響並不明顯。在筆者看來,從個別特殊時段看,匯率可能跟出口沒有直接的線性關系。但是從長期和一貫的情況看則未必,從長期看,匯率對出口和貿易的影響是很復雜的,總的來說,匯率升值不利於出口,反之則反是,不然特朗普為什麽反對強勢美元呢。

但是特朗普的強勢美元政策和他的積極的財政政策、激進的移民政策和關稅保護政策是矛盾的,必須在他上台後觀察這些政策的出台步驟和效果,而這將是未來金融市場的一個轉折點。

而從目前國內管理部門對於匯率的表態看,可能將會進一步管控匯率,或者更加註重匯率的管控,這就會對貨幣政策形成掣肘,影響寬松政策出台的步驟,這就是「擇機降息降準」的意義。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張誌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