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地球局|法德「啞火」意大利補位,現在G7裏邊她最風光

2025-01-10社會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趙恩霆
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將於1月20日正式就職,開啟第二個總統任期。在這之前為數不多的海湖莊園座上賓中,有一位個子不高的女性格外引人關註,她就是意大利總理梅洛尼。在不到一個月時間裏,梅洛尼與特朗普兩次會晤,而且她跟特朗普身邊的紅人、全球首富馬斯克的關系也很不錯。
與此形成鮮明反差的是,當前歐盟的兩大發動機法國和德國,均因各自國內的政治危機而出現「啞火」之勢,二者對歐盟的領導力也因此遭到削弱。此時,意大利這個歐盟第三大經濟體的機會來了,與特朗普關系更好的梅洛尼,被視為聯結美歐跨大西洋夥伴關系的新橋梁。
梅洛尼 (資料片)
「我和一位了不起的女性站在一起」
1月6日,意大利總理梅洛尼在社交媒體X上發了一條帖文:「我與特朗普共度了愉快的夜晚,感謝他的熱情款待。」她還補充道:「我們準備好攜手合作。」這條帖文還配發了一張她與特朗普的合影。
事實上,在沒有事先對外宣布的情況下,梅洛尼在1月4日飛抵美國佛羅裏達州,與特朗普在海湖莊園舉行了會晤。特朗普方面在場的人包括他任命的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沃爾茨、國務卿提名人盧比奧、財政部長提名人貝森特等。
顯然,特朗普是在按照兩國首腦正式會晤的人員配置標準歡迎梅洛尼的,足見兩人關系之融洽。據報道,特朗普和梅洛尼在海湖莊園共同觀看了一部介紹美國保守派律師在司法體系中面臨的挑戰的紀錄片。意大利媒體爆料稱,梅洛尼會同特朗普討論俄烏沖突、中東局勢、貿易以及一名意大利記者在伊朗被捕等問題。
去年12月19日,意大利記者塞西莉亞·莎拉在伊朗因違反伊斯蘭法律為由被捕。而就在當月16日,意大利根據美國釋出的逮捕令,在米蘭逮捕了一個名叫穆罕默德·阿貝蒂尼的伊朗商人,他被指向伊朗提供無人機技術,與去年1月駐約旦美軍一處哨所遇襲有關。
去年12月,梅洛尼在社交媒體上發文,並配上她與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以及馬斯克在巴黎見面的照片。
梅洛尼是極右翼的意大利兄弟黨領導人,該黨在2022年9月的意大利議會選舉中獲勝,同年10月梅洛尼正式就任總理,既是意大利的首位女總理,也是歐洲主要大國首次由極右翼政客出任總理。在當前歐洲極右翼政治勢力再度崛起的背景下,梅洛尼被認為是這股浪潮中的標誌性人物之一。
1月4日那天,特朗普對梅洛尼不吝贊美,稱與梅洛尼會面「令人非常興奮」。「我和一位了不起的女性一起站在這裏,她是意大利總理。她真的席卷了歐洲,我們今晚會共進晚餐。」特朗普說。
這是一個月時間內梅洛尼與特朗普第二次會面。去年12月7日,兩人應法國總統馬克龍邀請,出席鐘樓駝俠重新開放儀式。當晚,梅洛尼與特朗普進行了一次大約15分鐘的短暫會面,但這在意大利媒體看來是意美「特殊關系」的體現。
對於那次見面,特朗普方面稱之為「私人會晤」,梅洛尼這邊則在社交媒體上釋出了她與特朗普交談的照片,稱這是一次「愉快的對話機會」。有訊息稱,特朗普還邀請梅洛尼參加1月20日在華盛頓舉行的就職典禮。
值得註意的是,梅洛尼那次在巴黎還與馬斯克相談甚歡,後者自去年7月以來逐漸成為特朗普身邊的「紅人」,目前直接租住在海湖莊園內的一棟小別墅內,他不僅斥巨資助力特朗普競選,還在特朗普勝選後影響力大增,被委以精簡美國政府機構、提升政府效率的重任。
梅洛尼毫不掩飾對馬斯克的「崇拜」,早在2023年6月她就曾在羅馬的總理官邸會見到訪的馬斯克,事後她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與馬斯克第一次見面就相談甚歡的畫面。從那以後,兩人有過多次會面,這種熟絡也成為梅洛尼與特朗普密切關系的一種加持。
2023年6月,梅洛尼會見到訪的馬斯克時兩人相談甚歡。
七大工業國組織裏梅洛尼的地位「最穩」
1月20日,美國歷史上年齡最大的在任總統拜登將卸任,特朗普將重回白宮開啟第二個總統任期。盡管這次美國最高權力交接平穩進行,但日益極化的黨爭暗流並不會因此停歇。
1月8日晚,白宮發表聲明稱,由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野火肆虐,拜登決定取消原定9日至12日存取意大利的行程。此前,由於加州南部洛杉磯地區的大規模野火,拜登已宣布加州出現「重大災難」,責令美國聯邦政府向加州提供援助。
在美國即將發生政權更叠之際,拜登原本是將意大利之行作為其外交上的「謝幕之旅」。之所以選擇意大利,緣於其是去年七大工業國組織(G7)的輪值主席國,G7峰會就是在意大利南部普利亞大區法薩諾市舉辦的。
一方面梅洛尼主動前往海湖莊園與特朗普會晤,另一方面拜登因國內事務取消存取意大利,卸任前沒能與梅洛尼再度會面,足見意大利在美歐關系即將進入震蕩調整期之際扮演的特殊角色。
放眼七大工業國組織,今年的輪值主席國加拿大正經歷政府震蕩,已執政9年的特魯多剛剛宣布將辭職,待加拿大執政的自由黨選出新黨首之後,特魯多將卸任總理一職,他大概率將沒有機會主持今年的G7峰會。
大西洋對岸的歐洲盟友的日子也不太好過。英國首相斯塔默去年帶領工黨以壓倒性優勢擊敗保守黨,時隔14年重新掌握執政權。但斯塔默上台後的「蜜月期」卻並不長,上個月民調機構益普索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約61%的受訪者對斯塔默不滿,70%的受訪者對他領導的政府不滿。此外,65%的受訪者預計2025年經濟會變得更糟。
近日,英國【星期日每日郵報】的一項民調顯示,近三分之一受訪者預計斯塔默最多再執政一年,68%的受訪者認為斯塔默上任6個月以來的表現「很糟糕」。
去年6月8日,意大利總理、意大利兄弟黨黨首梅洛尼在羅馬一處投票站參加歐洲議會選舉投票。新華社
相比之下,法德兩國的情況可能更糟糕一些。去年,法國先後經歷了4位元總理,其中第三位巴尼耶僅任職3個月就遭彈劾下台,成為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歷史上在任時間最短的總理。法國政局動蕩緣於其國民議會出現左、中、右「三足鼎立」局面,中間派主導的少數派政府難以在預算等問題上得到議會左、右兩派的支持。
德國總理朔爾茨領導的三黨執政聯盟在去年12月破裂,他領導的政府淪為少數派政府且未能透過信任投票。嚴格來說朔爾茨現在屬於看守政府總理,該國將在2月23日提前舉行聯邦議院選舉,以現在的支持率,朔爾茨恐難獲得連任。
現階段同樣領導著少數派政府的還有日本首相石破茂。去年9月底、10月初,石破茂剛贏得自民黨總裁選舉接任總理一職,就宣布解散眾議院、提前舉行選舉。結果受自民黨派系「黑金」醜聞等因素影響,自民黨及其執政夥伴公明黨丟掉眾議院多數席位,這是自民黨2009年丟掉政權以來時隔15年再次失去眾議院多數席位,也是其2012年重新上台後遭遇的最大危機。
相比之下,即將年滿48歲的梅洛尼,上台兩年多來政局保持了穩定。在當前歐盟兩大核心國家法德「啞火」的狀態下,作為歐盟第三大經濟體的意大利正重拾影響力,更有可能成為特朗普上台後美歐之間的新橋梁。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套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