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央行基礎貨幣投放方式的一次歷史性變革

2024-09-01社會

冉學東

8月30日,央行釋出公告稱,已經在8月份開展了公開市場國債買賣操作,向部份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買入短期限國債並賣出長期限國債,全月凈買入債券面值為1000億元。

這個資訊含有以下幾層含義:一是央行采取了一次「扭曲」操作,也就是買短賣長,買進短期國債,這樣就進一步壓低了短期利率,賣出長期國債,這樣就擡高了長期利率。這樣有什麽好處呢?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向上的收益率曲線。因為收益率曲線是金融市場上各期限資產收益率的基準,目前的收益率曲線過於扁平,造成資產的利差風險,不利於提高投資者信心。

扁平的收益率曲線,一般認為是投資者對未來經濟發展信心不足造成的,大家都把錢存起來或者購買長期資產,短期投資虛弱,需求不足,經濟陷入衰退。

二是,央行沒有透露賣出多少長期國債的量,這個可能是因為市場過於敏感。最近幾個月以來,長期國債利率大幅下跌,目前3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在2.3%附近,10年國債利率跌至2.185%,這個利率遠遠低於央行的合意利率。這一方面機構投資者對未來預期不確定性增加,另一方面機構為了獲取高收益,資金投入信貸風險較高,而是透過放杠桿的方式,拉長久期,獲取收益,導致了長期國債市場的羊群效應,長期國債市場的資金過於擁擠,如果市場預期反轉,就可能出現踩踏效應,蘊含較大風險。

近幾個月央行多次警示長期收益率下行過快,但是都只是短暫在市場上產生影響,長期來講,資金仍然預期一致,長期國債收益率持續下行。央行必須采用賣出長期國債的方式,這種方式比較「硬」,本質上是對市場的警示。

在目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需求疲軟、市場更適於降息的背景下,賣出國債,擡高利率,央行實屬無奈,因此買賣國債的量並未公布,可能是為了避免在市場上引起過大影響。

最後一層意思,也是最重要的,央行基礎貨幣投放方式出現了一次歷史性的變革。

中國加入WTO以後,龐大而廉價的勞動力,勤勞的人民,開放的政策,導致中國價廉物美的商品滿足了全世界的,尤其歐美發達經濟低端產品的需求,這次事件重構了全球的供應鏈體系,中國成為全球供應鏈體系中最重要的一環。

相伴而生的是實作了持續的大規模的「雙順差」,大量的美元湧入中國,當時監管采取的措施是取消了強制結匯制度,對於具有結匯需求的企業或者個人盡量滿足需求,然後商業銀行又將這些外匯向央行結匯,央行只能發行基礎貨幣進行結匯,這就將龐大的外匯占款推向了市場,這是中國制造業興旺的基礎,也是房地產業繁榮的基礎。

但是當時學術界擔心過多的美元進入後,央行結匯,不僅壓低了人民幣匯率,還會由於投放了大量的基礎貨幣引發通貨膨脹,當時我們采取了人民幣漸進升值的策略,對於過於龐大的外匯占款,央行又透過發行央票,或者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的方式收回來。

這就是所謂「池子論」,周小川認為,如果短期投機性資金流入,就將其放進「池子」裏,而不會任之泛濫到整個中國實體經濟中去,「熱錢」需撤退時,將其從「池子」裏放出,讓它走。事實上,這些錢並非全部是熱錢,大多數應該是正常外貿形成的順差。

由於采取了「池子」戰略,中國外匯儲備最高曾達到了4萬億元。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應該是轉折點,此後經過4萬億元刺激,中國「雙順差」仍然很大,但是到了2014年,「雙順差」不在,資金開始流出,外匯儲備到了3萬億元,央行的操作從此前的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到了降低存款準備金率。中國外匯收支基本趨於平衡。

同時,央行還創造了MLF和SLF等基礎貨幣投放工具,以應對外匯占款的逐漸減少。但是這些工具有一定局限性,一方面這些工具都有價格,央行投放的資金有利率,金融機構必須付利息,第二是必須以高信用的有價證券類似國債金融債作為抵押,同時還有期限,到期必須歸還央行,這就導致隨著央行投放基礎貨幣的量越來越大,到期的工具越來越多,央行只能再發行以續作,或者透過降低存款準備金率以續作,這也不利於央行貨幣政策的傳導。

目前央行采取在二級市場透過買賣國債吞吐基礎貨幣的方式,可以直接控制市場利率,形成較為完善的合意的收益率曲線,實作貨幣當局的政策目的。同時在目前需求疲軟的背景下,央行透過國債買賣,向市場投放基礎貨幣可以壓低利率,刺激需求,較好地實作財政與貨幣的配合。

最重要的是,對於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的東方經濟大國,由此實作了基礎貨幣投放真正以發行國債為基礎,以國家信用為錨,實作貨幣政策的自主化和市場化是具有裏程碑意義的,怎樣強調都不過分。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張誌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