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臨港要做比肩陸家嘴的上海金融「第三極」,先建了一座自己的「勞合社」

2024-12-07社會
1
1688年,倫敦泰晤士河畔的一家咖啡館裏,每天都聚著許多船東、船長、商人、經紀人、放貸人。由於離港務局、海關近,海事航運訊息靈通,大家都把這裏當作交換資訊的中心。保險商也常常在此找到投保人,接洽保險業務。
這家咖啡館,就是著名的勞合社的前身。過了很多年,勞合社成為了世界領先的保險和再保險市場。咖啡館裏強調線下社交的交易模式也被保留下來,成為行業裏的一種習慣。
又過了很多年,臨港滴水湖畔一座新近啟用的大樓裏,這種「面對面交談」的交易市場被幾乎原汁原味地復現:
入駐了上海國際再保險登記交易中心的國際再保險大廈,在1-2層建立了席位制的交易大廳,讓再保險的供需雙方能坐在同一張桌子前洽談業務。樓上的空間,則為再保險機構辦公預備。對標勞合社的「前市後司」交易模式,讓國內外的再保險機構及產業鏈上下遊企業在一棟大樓裏能完成從交易磋商到出單結算全流程。
這並非「照貓畫虎」,而是建立在真實的需求上。多數情況下,保險行業的底層資產不是標準化的,它可能是某個器材、某個海外專案。其中風險幾何,只有反復聊、聊反復,才能做出判斷。集中撮合交易能顯著提高成交效率、降低營運成本和交易成本。
再保險是「保險的保險」,是防範系統性風險的重要金融工具。其絕大部份交易發生線上下,意味著高端金融人才和更多實體要素會自發聚攏到交易大廳及周邊,自然而然地形成金融集聚區。
國家已決定在上海建設國際再保險中心,上海又把國際再保險功能區放在了臨港。臨港新片區承擔了中國推進再保險國際化、提升全球保險定價權和話語權的任務,也承接了取消外資準入壁壘等一批差異化的優勢政策。
在此背景下,再保險以其強溢位效應,勢必將成為新片區發展新興金融的最強抓手。
2
在12月6日舉辦的2024滴水湖新興金融大會上,再保險再度成為行業人士的關註焦點。
市委金融辦副主任陶昌盛介紹【關於進一步加快推進臨港新片區金融領域高水平開放高質素發展的實施方案】時專門提到,將支持臨港新片區加快打造國際再保險功能區,依托重大平台建設推進制度型開放,加快金融雙向開放,打造高端資源配置新高地。
當前,臨港新片區正圍繞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構建包含空間載體、基礎設施、保險機構、實體企業、人才隊伍的完整生態系。
其中,最特殊、最具開創性的是再保險大廈內的再保險交易登記中心。【實施方案】提出,臨港新片區要建設要素集聚、業務集中、交易活躍、規則完善的上海國際再保險登記交易中心,並以此為基礎構建國際再保險機構集聚中心、業務交易中心和風險管理中心,建設現代再保險市場體系。
這足見登記交易中心的重要地位。臨港新片區管委會金貿處副處長殷軍說,中心就像再保險交易界的「淘寶」,填補了中國再保險領域基礎設施的空白。
「中心構建的系統,具有標準化、透明化、效率高的特點,避免了以往理賠階段可能出現的推諉扯皮。」殷軍說,「我們還會透過相關政策發放補貼,吸引大家都來用這個‘淘寶’。」
全國再保險資源向臨港新片區集聚的趨勢已經顯現。目前,人保、安盛天平等15家保險公司的再保險營運中心、3家保險經紀分公司以及中財再、人保再等2家再保險公司已獲批進駐登記交易中心。登記交易中心登記的再保險保費達36億元,隨著境內再保險統一登記制度的落地實施,預計年內登記保費規模將超100億元。
3
和電商平台的邏輯一樣,當各再保險機構被國際再保險登記交易中心的便利性吸引,形成交易習慣和更大的朋友圈後,補貼也將逐步退坡,回歸常態化交易機制。
三井住友保險中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鄭永強覺得,集聚的趨勢形成後,即便沒有補貼,也會有越來越多的再保險公司來臨港新片區「抱團」。
「借助這個平台,大家可以交流、共享更多資訊,支撐更準確的業務判斷,提升整個行業的風險管理水平。」鄭永強說。
滴水湖高級金融學院再保險創新研究中心負責人、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院保險系主任曾旭東教授也認為,對保險以及再保險企業來說,數據是核心資產,從風險定價到業務拓展,歷史累積數據都能提供有力的參考。
「然而,保險機構之間天然不願意分享自己的核心數據。」曾旭東說,「所以,要建立一個有效的再保險生態需要一個較為統一的數據基座作為物理基礎。它可以把各行各業在數碼化轉型後的數據有效管理和使用起來,比如使用區塊鏈技術以及私密計算等等資訊科技手段實作數據的‘可用不可見,可見不可得’,兼顧數據的使用性和私密性。」
在本屆大會的分論壇「數據驅動下的再保險創新」上,「臨港新片區再保險數智產學研聯盟」成立,嘗試破解這一難題。
聯盟單位包括保險機構、高校院所等,將聯合攻關人工智能、區塊鏈等關鍵技術在再保險領域的創新套用,探索構建基於區塊鏈的數據安全共享機制,在保障數據安全的前提下促進跨境數據的有序流動,提升數據要素資源配置的效率,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安全技術生態體系。
曾旭東說,有統一的數據基座支撐,必然能打造一個具有生命力的再保險生態系,為實體經濟的發展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4
當然,滴水湖金融灣要比肩陸家嘴、外灘,建成上海國際金融中心「一城一帶一灣」戰略布局的三極之一,不能只在再保險領域發力。
大會上,臨港新片區國際合作首席事務官鐘儒育透露,臨港新片區打造的國際油氣交易中心已達成首個國際原油跨境數碼人民幣結算系統,實作了以人民幣結算約13.6萬噸原油、26萬噸LNG液化天然氣,持續提升中國國際油氣市場的話語權。
此外,新片區還正籌建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平台,打造全球資產雙向流動、深度通融的戰略支點。
此二者將與上海再保險登記交易中心共同形成臨港新片區新興金融功能性平台的三駕馬車,成為更好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重要通道,參與國際經濟治理的重要工具。
臨港新片區金融發展的另一大特點,是與產業實體的關聯特別緊密。去年的新興金融大會上,臨港新片區率先啟動了股權投資集聚區的建設。本屆大會上,又成立了「臨港新片區股權投資集聚區海外機構聯盟」,持續最佳化「募、投、管、退」全流程發展環境,吸引全球優質資本、資源和機構匯聚臨港,促進跨境投融資便利化,加速構建開放、包容、高效的國際金融合作平台。
鐘儒育在大會演講中提到,最新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顯示,上海的排名快速上升,位居全球第6。到了這個層面的競爭,面對眾多老牌國際金融城市,上海想要贏得先機,彎道超車,就必須走出一條特色金融發展之路。而臨港新片區差異化發展新興金融,也是在為上海探路。
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專職副主任趙義懷表示,新片區將聚焦金融制度創新、金融雙向開放、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營商環境和完善保障措施等方面更好深化金融高水平開放,助力上海建成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國際金融中心。
欄目主編:茅冠雋
本文作者:胡幸陽
圖片來源:臨港新片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