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各部隊喜迎新戰友:火熱軍營歡迎你 強軍報國正當時

2024-09-29社會
火熱軍營歡迎你 強軍報國正當時
——各部隊喜迎新戰友的一組報道
武警貴州總隊喜迎秋季入伍新兵。黃 俊攝
入營新兵對家長說——
「爸媽,我在部隊挺好的」
■鐘 歡 解放軍報記者 陳典宏
「新戰友們,歡迎加入人民海軍大家庭……」秋日,嶺南大地碧空如洗。隨著接新兵的大巴車緩緩啟動,海軍某部新兵大隊中士李萌熱情地為即將步入軍營的新戰友們介紹單位基本情況。
「真沒想到,部隊考慮得這麽周到。」聆聽李萌的講解,新兵賈亮激動不已。賈亮從小向往大海,成為一名海軍戰士是他多年的夢想。
到了!營區大門口,官兵敲著鏗鏘有力的鑼鼓、喊著渾厚洪亮的口號,夾道歡迎新戰友的到來。
「徐浩,七班……」分班儀式開始,新兵三連指導員陳欣話音剛落,班長朱鑫垚立即上前接過徐浩的行李。「從今以後,我們生活在一起、戰鬥在一起,加油!」班長暖心的話語讓徐浩不禁心頭一熱。
「舉行一場簡樸的歡迎儀式,開展一次深入的談心交心……」該部新兵大隊領導介紹,他們紮實開展「六個一」活動,從新兵出站登車到入營進班,全過程為新兵提供暖心服務,幫助新兵盡快度過適應期。
軍史長廊前,一幅幅照片、一塊塊獎牌、一面面獎旗……新兵們凝神駐足,看得格外認真。該大隊領導告訴記者,入營第一天,他們就組織新兵參觀軍史長廊,引導他們在學習英雄事跡中鑄牢理想信念、在重溫紅色歷史中找準奮鬥方向,扣好從軍報國的「第一粒扣子」。
酸辣牛肉、剁椒魚頭……走進連隊食堂,湖南籍新兵楊駿驚喜地發現,入營的第一頓飯,竟有不少家鄉菜。
該部新兵大隊領導介紹,為確保新兵吃好入營後的第一頓飯,他們提前與接兵幹部聯系,了解新兵們的飲食習慣,針對性搞好夥食保障。
就餐時,班長王曉飛發現,新兵鄭彤坐在餐桌旁,不肯動身打飯。問及原因,鄭彤只說自己還不餓、沒胃口。
說話間,指導員陳鐸端來一碗剛出鍋的雞蛋面。原來,此前陳鐸梳理新兵飲食習慣情況時,得知鄭彤在飲食上有些禁忌,便特意囑咐炊事班為他單獨準備可口的面條。
「爸媽,我在部隊挺好的,請你們放心。」就餐結束,新兵張榮旗給家裏打電話報平安。張榮旗告訴記者,父母一直擔心他進入軍營後會不習慣,得知軍營暖如家後,他們懸著的心總算落了地。
「兒行千裏母擔憂。我們把這些小事做實做細,就是要讓新兵暖心、讓家長放心。」該部新兵大隊領導告訴記者,從地方青年向合格軍人轉變,新兵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接下來大隊將科學組織新訓工作,讓新兵們早日在部隊大熔爐裏百煉成鋼。
帶兵班長對新兵說——
「以後,咱們就是一家人」
■李 強 解放軍報記者 張科進
秋日,新兵入營的第一天,武警河南總隊新兵團營區內氣氛熱烈。
營區門口,一輛輛滿載新兵的大巴車緩緩駛來,掌聲、鑼鼓聲此起彼伏。一場熱情簡樸的歡迎儀式,讓新戰友從跨入營區大門那一刻起,就強烈地感受到部隊大家庭的溫暖。
「向日葵寓意‘向陽而生’,希望你以後像它一樣,無論遇到什麽困難,都能迎著陽光、勇往直前。」從班長劉峻江手裏接過一束向日葵,新兵朱龍飛激動不已。
安頓完畢,新兵入營第一課隨即開講。跟隨班長的腳步,新兵們首先來到軍史場館。走進場館,一面「英雄墻」瞬間吸引了朱龍飛的目光,墻上鐫刻著武警戰士在抗洪現場奮力營救被困群眾的場景。盡管滿身泥濘,但抗洪官兵的眼神卻無比堅定。朱龍飛告訴記者,他被官兵英勇無畏的英雄氣概深深震撼,「面對英雄的前輩,我要做一個合格的傳人」。
「參觀軍史場館,讓新兵快速了解部隊發展史、單位榮譽史、典型奮鬥史,有利於增強他們建功軍營的熱情動力。」該新兵團領導介紹,他們利用「兵之初」紮實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幫助新兵扣好「第一粒扣子」,走好軍教人生每一步。
走出軍史場館,新兵們來到營區文化長廊,濃郁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原來軍營這麽‘潮’,我都有些躍躍欲試了!」一組組反映官兵業余文化生活的照片,讓新兵張保升對軍營生活充滿了期待。
「以後,咱們就是一家人!」參觀完營區,劉峻江帶著朱龍飛等幾名新兵回到宿舍。站在早已整理好的床鋪前,看著平整的白床單和整整齊齊的「豆腐塊」,新兵們不由得瞪大了眼睛。「這簡直是藝術品!」朱龍飛不禁感嘆。大家對軍營整潔的內務有了直觀的印象,也從班長的話語中感受到濃濃的戰友情。
新兵李煜性格內向,站在新戰友中顯得有些拘謹。班長黃江飛看在眼裏,主動找他談心交流。在黃江飛的鼓勵下,李煜心情放松了許多,漸漸開啟了「話匣子」。
隨著交流不斷深入,新兵們對部隊的認識更加全面。「連隊幹部和班長們就像兄長一樣,讓我感到很親切。」李煜發自肺腑的一番話,讓新兵們感同身受。
「我們戰鬥在中原大地上,天天練兵,天天打仗……」傍晚時分,幹部孫海鑫為新兵們教唱總隊隊歌。豪邁的歌詞、鏗鏘的旋律,讓新兵們感到激情澎湃,現場氣氛十分熱烈。大家紛紛表示:「我們一定努力學習、刻苦訓練,當一個過硬的好兵!」
新訓部隊幹部說——
「知兵愛兵,就體現在細節之中」
■解放軍報記者 張東盼 吳安寧
「進入營區的第一頓飯,食堂特意給大家煮了面條……」已是深夜,經過近15個小時的旅程,一批從四川入伍的新兵順利抵達北部戰區空軍某訓練基地。某連指導員王心言在叮囑骨幹幫助新兵辦理手續的同時,特意提醒大家先給家人打個電話報平安。
王心言告訴記者,這是該基地堅持多年的一個傳統,也是針對剛入營新兵推出的暖心舉措之一。
「知兵愛兵,就體現在細節之中!」有著多年帶兵經驗的王心言深諳這個道理,連隊這批新兵剛入營,他就掌握了基本情況。
王心言告訴記者,每年新兵入營前,他都會組織新訓骨幹把新兵情況摸排一遍,將每個人的家庭情況、興趣愛好等資訊進行匯總整理,制作成內容詳細的「新兵檔案」。
新兵剛入營這段時間,既是新兵的適應期,也是良好習慣和作風養成的關鍵期。王心言說,要把兵帶好,就必須格外重視這個關鍵節點。
走進食堂,王心言指著墻上「新兵先打飯,骨幹後打飯;新兵先開飯,骨幹後開飯」的標語告訴記者,這不是停留在墻上的口號,而是基地尊重新兵、愛護新兵的一條「鐵規矩」。
「入營的時候已經很晚了,大家都沒有想到,食堂不僅為我們加班做飯,還特意準備了一桌家鄉菜。我要當一個過硬的好兵,用實際行動回報組織關愛。」二次入伍的新兵周超傑對火熱軍營有著深厚的感情,基地迎接新兵的暖心舉措,令他感動不已。
采訪期間,記者發現,盡管新兵剛剛入營,該基地早已為大家制訂了詳細的訓練方案,每一頁都寫滿了不同顏色的提示。「這些提示都是我們長期帶兵總結出的經驗,新訓骨幹會把最新的帶兵心得和訓練感悟及時記錄並補充進來,幫助新兵快速提升訓練質效。」某連連長黃鑫告訴記者。
「如今,新兵普遍文化素質高、學習能力強,為他們授課一定要‘精準滴灌’,不能‘大水漫灌’。」采訪中,該基地政治理論教研室主任告訴記者,除提前謀劃訓練方案,基地在政治教育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前期,他們透過問卷調查、走訪座談等方式了解掌握新兵的興趣愛好,科學設計授課內容,最佳化改進授課方式,形成高效合理的授課計劃。
漫步該基地營區,看著一個個朝氣蓬勃的戰友,記者相信,隨著新訓全面展開,這批新戰士將懷揣強軍夢想,從這裏走向白山黑水,為捍衛祖國的空疆貢獻自己的智慧力量。
參觀軍史館的新兵說——
「我們要像先輩一樣建功軍營」
■嶽小林 魯 俊
「我姥爺當過兵,臨行前他告訴我,只要聽到歡迎的鑼鼓,就到部隊了。」
「我父親當兵時,每次新兵入營,幹部和老兵都會早早在大門口等候迎接。」
……
仲秋高原,層林盡染。駛往火箭軍某部新訓營區的大巴車上,即將入營的新兵們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憧憬著即將開啟的軍營生活。
「警報!」出乎大家意料,大巴車剛駛入營門,一場應急拉動訓練就在眼前展開。沒有想象中的鑼鼓喧天、紅旗招展,濃烈的硝煙味撲面而來。
「培育戰鬥精神,是新訓階段必須上好的第一課。」該部領導介紹,部隊駐守西北高原,環境惡劣,條件艱苦。他們在總結往年新訓經驗基礎上,決定將感受戰鬥氛圍作為新兵入營第一課,大力培塑新兵血性膽氣。
列隊完畢,該部某營教導員首先帶領新兵參觀軍史館,近距離了解高原火箭兵的奮鬥歷史。一幅幅歷史照片、一面面榮譽戰旗、一個個感人故事,讓新兵真切感受到先輩紮根高原、建功軍營的奮鬥精神和犧牲奉獻。
「先輩的英雄事跡催人奮進,我們要像先輩一樣建功軍營……」站在展櫃前,大學生新兵江威龍說。
參觀結束,新兵們走進該部某模擬訓練中心。「號手就位!」隨著值班員、中士張浩一聲令下,號手們快速奔向各自戰位。「老兵們的操作行雲流水,給我們立起了愛軍精武的好樣子。」一名新兵向參訓號手們豎起大拇指。
各項活動結束後,班長們按照分班名單,帶領分配到本班的新兵回到宿舍。從小生活在平原地區的新兵胡安營,入伍前一直擔心能否適應高原環境。
得知胡安營的顧慮,班長告訴他,針對駐地海拔高、晝夜溫差大的實際情況,機關特意為每名新兵準備了一個高原醫療「保健袋」和一份【新兵成長手冊】,裏面配備了緩解高原反應的藥品。
該部領導介紹,為緩解新兵初入軍營可能面臨的心理壓力,他們著力建強心理骨幹隊伍,新兵一入營便安排心理骨幹走進班排開展心理服務;結合高原不同季節環境特點和訓練安排,制作下發季節性疾病及訓練傷防治手冊。
關懷無微不至,激勵軍心士氣。新兵鄭雲海感慨地說:「難忘的入營‘第一課’,讓我讀懂了大熔爐的內涵,對肩負的職責使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將全身心投入即將展開的學習訓練,交出一份合格的軍教答卷。」
(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