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給他!嫁給他!」上午9時許,20歲的葛雨諾身著伴娘服,化著素雅的淡妝,帶頭打著節拍起著哄。妝容精致的新娘笑意盈盈地坐在床上,一身紅色的秀禾服洋溢著新婚的喜慶。在她面前,一路「過關斬將」的新郎單膝下跪,一手捧花,一手戒指,表情莊重而虔誠。在葛雨諾與眾多姐妹親友團的歡呼聲中,新郎為新娘戴上戒指,穿上婚鞋,一場氣氛熱烈而輕松的「接親」儀式為當天的婚禮拉開了序幕。
葛雨諾(左)為接親烘托氣氛
從「新娘秘書」做起
葛雨諾來自江蘇揚州,是一名00後在讀大學生,學的是西班牙語。父母在上海工作,她從小也在上海長大。兩年前,為了尋找感興趣的職業方向,她開始慢慢接觸社會,既當過電話客服、公司前台,還做過劇本殺工作人員。
葛雨諾第一次知道「職業伴娘」,是透過互聯網,「有一次在刷影片時,看到一位‘職業伴娘’參加了幾十場婚禮,還開了家公司,業務拓展到了全國。」欽佩之余,她轉念一想,做「職業伴娘」對於大學生而言是一個很好的嘗試,「上海的婚禮大多在周末,不會占用課業時間,還能掙點‘零花錢’。」
由於缺乏經驗,葛雨諾選擇從婚禮督導開始做起,「婚禮督導就像是新娘的秘書,負責對接新娘的需求,比如,幫她拎鞋子、提婚紗裙擺。」雖然幹的是「雜活」,但葛雨諾在實踐中了解到了婚禮的整個流程,還特意參加了「婚禮管家」的相關培訓課程,學習整場婚禮的協調與統籌,「婚禮管家負責安排酒店、司儀、攝像、化妝師等人員,還相當於整場婚禮的‘潤滑油’,協調婚禮當天各個環節的時間安排與分工。」
做了四五場「婚禮督導」後,葛雨諾正式開啟了作為「職業伴娘」的職業生涯。
葛雨諾(右)正在準備接親遊戲道具
讓婚禮更加完美
起初,葛雨諾擔心接不到單,去了一家公司兼職。去年5月20日,她分配到了「職業伴娘」的第一單,「新娘的朋友們都結婚了,不方便當伴娘,就請了‘職業伴娘’。」
那天,葛雨諾早上6時起床,7時就趕到了酒店。第一次正式做「職業伴娘」, 葛雨諾一開始有些手足無措,但是外向的性格與爛熟於心的婚禮流程讓她迅速適應了自己的角色,很快和新娘及其親友團成為了朋友。
如今,葛雨諾選擇「單飛」,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做「職業伴娘」的經歷,已經參加了近30場婚禮,每場收費在400—500元左右。作為一名熟門熟路的「職業伴娘」,她已經掌握了與新娘拉近距離的訣竅,「我會先問她怎麽稱呼,可不可以叫她小名或是其他昵稱,還會告訴她,可以叫我‘諾諾’。」
「‘職業伴娘’的職責就是讓婚禮更加完美。」一天的婚禮流程中,「接親」對於「職業伴娘」而言是一個重要環節。葛雨諾會提前與新娘溝通,準備好相應的遊戲道具,增加「接親」的趣味性,「比如,用筷子夾鈔票,對著‘尖叫雞’玩具做掌上壓。」當新郎帶著伴郎團「過五關斬六將」來到新娘面前,葛雨諾迅速轉變角色,擔當起「氣氛組」組長,適時地帶頭鼓掌起哄,將現場氛圍烘托到極致。
葛雨諾為接親環節做準備
除了「接親」之外,葛雨諾還會在新郎新娘拍婚禮照或是迎賓照時充當「背景板」,引導親友和新郎新娘合照,並時刻提醒新娘婚禮的後續環節,有時還會在敬酒環節負責收紅包。不過,最令她期待的還是「吃席」,「我一般坐在主桌,既可以享受美味佳肴,還可以近距離感受婚禮的美好氛圍。」
找到未來的方向
9月—10月是舉行婚禮的高峰期。去年10月,葛雨諾接到了10單,甚至在國慶假期連續做了5天的「職業伴娘」,忙得團團轉。「每天六七時起床,晚上八九時到家,累得倒頭就睡,差點沒緩過氣來。」盡管如此,葛雨諾卻樂在其中,「新娘有時會點咖啡、奶茶,還會準備伴手禮,有些價值甚至超過了‘職業伴娘’的收費。」
葛雨諾收到的伴手禮
葛雨諾還不忘與朋友們「分一杯羹」,做「職業伴娘」實作「共同致富」,「給朋友們分享了當‘職業伴娘’的經歷,她們都很感興趣,就將我的經驗傳授給她們,帶動她們一起做。」
今年,葛雨諾即將畢業,真正走入社會。成為「職業伴娘」的經歷,既讓她補足了生活費,更找到了未來的工作方向。如今,她開了一家網絡工作室——桃囍伴娘工作室,擁有近40名兼職的「職業伴娘」,大多在上海。每位「職業伴娘」加入工作室時,需要填寫一張申請表,包括年齡、身高、體重、經驗、生肖等資訊。接單時,葛雨諾會按照新娘的需求篩選出符合條件的「職業伴娘」,再由新娘確定心儀人選。
葛雨諾正在擺姿勢拍照
工作室規模雖小,但葛雨諾擁有自己的「野心」,「如果以後單子多了,我就轉做‘幕後’,希望有朝一日能擴張生意版圖,將工作室開到全國。」
冬日漸去,春日將至。在即將到來的3月,葛雨諾已經接到了4單,她期待著,未來能在「職業伴娘」這條賽道上,迎來屬於自己的春暖花開。
作者 | 陳佳琳(新民晚報·新民眼工作室)
圖片 | 受訪者供圖
來源: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