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叫吃屎怪!
本喵拉粑粑時,他總是拿著鏟子一臉癡漢的盯著我,等我拉完後就趁熱帶走。
有時他遇上我撒尿,還表現出一臉失望的樣子。
我以為一切只是他的小癖好而已,畢竟他一個「帶把」的男性,也不能把我這個閹貓怎麽樣。
直到有一天,他帶回了一杯印有貓屎咖啡的飲料。
看著他一臉享受,本喵突然頓悟了。
難怪他平日會對榴槤、螺螄粉,以及臭豆腐情有獨鐘,感情他是號這一口。
我不經懷疑,那些在貓砂盆消失的「粑粑」,如今又在何處。
其實提到名字這個問題,本喵就不快樂。
我們貓科動物本該就是一方梟雄,是方圓百米之內的最強王,出場時理應是虎虎生威,霸氣側漏。
但是本喵的名字卻叫「蝦條兒」。
你能想象一個威風淩淩的大英雄,卻有一個嬌滴滴、羞答答的名字嗎?
我實在接受不了。
於是每一次聽到他叫我,我都不願給與理睬。
本喵的羞恥力、自尊心、尷尬癌不允許我就這麽答應下來,除非他開了罐罐或其他零食。
在過去我們被叫做:貍奴、銜蟬,最不濟的也叫"粉鼻"。
每一個名字都美哭了。
現在人類起名字,就是直接是拍著大腿就來。
把火到爆肝的幾種貓名字統計一下,就能發現愚蠢的人類給我們起名字也就四種。
第一種是傳統接待型名字
這類名字基本是按照人類的名字來取,主旨就是我養貓就得和我姓,如:張建國,王元寶,李狗蛋等等。
那些不講究的,甚至會直接叫張三、李四、王二... ...
只給了姓氏,卻不入家譜,完全不考慮喵喵們是否願意「認賊作父」。
第二種是吃貨型名字
這部份鏟屎官屬於妥妥的幹飯人,想吃啥或者喜歡吃啥,就給貓取名叫啥。
常見的有:湯圓、泡芙、布丁、養樂多等等。
第三種是長相型名字
黑色的貓咪就叫小黑。
三花貓咪就叫花花。
橘貓就叫大橘。
毛發呈現出特殊形狀的就以此為名,如:臉上有倆圈圈,就被主人取名叫做蛋蛋。
第四種是敷衍型名字
中國有句古話,叫: 名字越賤好養活。
於是我一邊活著,一邊被作賤,什麽屎球、狗蛋、全蛋應有盡有。
總之,想吃啥叫啥、長得像啥叫啥、啥土就叫啥、什麽聽起來富貴就叫啥... ...
我小貓咪第一個不服。
現在讓我給鏟屎官起名字,自然是怎麽隨意怎麽來、怎麽惡心怎麽起。
呸~吃屎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