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是因為美貌。
貓和人類的相遇起源於農業文明,我們有了剩余糧食,就需要儲存余糧的谷倉,谷倉吸引了老鼠,老鼠吸引了貓。
貓開始被人類馴化大約發生在10000年前,地點在「新月沃土」(中東兩河流域以及其附近一連串肥沃的土地,這片地域像月牙形)。當時,野貓被人類馴化成了家貓,後來,家貓從這裏被帶到了埃及和塞浦路斯等地,又隨著歐洲人的航海運動走向世界。
在最初,貓和人類的關系本來是合作關系,互相幫助互相依存。
但貓恰巧長在人類的審美點上:大眼睛,小鼻子小嘴,圓圓的臉,非常像人類的嬰幼兒。
人類在漫長的前進演化中形成了護幼本能,這種本能使人類容易被小貓吸引。或者說 ,被小貓這種長得象人類幼兒的動物吸引。
貓咪在食物上與人類沒有競爭關系,體型小不會造成什麽破壞,最主要的,安靜獨立,不打擾人,所以被人類允許居住在身邊,後又因美貌被人類作為寵物豢養,甚至專門培育出更溫順更美貌的寵物貓,從合作關系變成了「包養」關系。
被最初的外表迷惑之後,貓的性格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貓變成寵物後,在與人類長期相處中,自我前進演化,開發出了與人類溝通的語言,變得更會撒嬌、更擅長拿捏人心了。
它們表現得非常矛盾,有時候高冷獨立,對人若即若離,忽冷忽熱;有時候又撒嬌賣萌,動不動露出肚皮碰瓷,沒皮沒臉。象極了高段位的綠茶,它們美麗又神秘的眼睛讓人永遠看不透,你永遠不知道它在想什麽,因而也就更具魅力。
貓又是非常機敏膽小又多疑的動物,對所有人充滿戒備。當這個難以取信的小東西終於肯放下戒心,在你的沙發上睡成四仰八叉的樣子,這種反差萌直擊人心,具有暴擊+99效果的治愈能力。
都說養貓能治愈,其實貓的治愈能力源自於我們自身「被需要」的社會內容:小貓咪軟萌可愛又無助,需要你來拯救它。
總結:
貓是「我能從中獲得什麽好處」這一處世哲學的忠實擁躉,是指揮、利用人類的大師 。
我們欣賞貓,在貓咪身上獲得安慰的同時,它們也在默默地觀察人類,總結規律,尋找機會:在什麽情況下去鏟屎的腿邊絆他,才最有可能把他引導到零食櫃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