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你怎麽看待四歲的寶寶帶蛋糕去班裏過生日?

2020-09-28親子

我看到一個高贊答案, 「如果一個孩子想在班級當C位,那麽只有一種情況:成績道德雙優秀。其它的小聰明、小捷徑,家長也省省,孩子也省省,拜托了。」

我想問一下:

為什麽成績普通的孩子不能有站在C位的機會?

又是誰去評判孩子的道德是否優秀?

從4歲開始就要用成績衡量一切了嗎?

從4歲開始就被冠上「道德不優」的標簽了嗎?

看到這個評論我真的想為「看似平凡」的4歲孩子打抱不平,愛因斯坦在4歲時候才開口說話呢,他不值得用於C位嗎?

好了接下來我冷靜地表達一下我的看法。

看到評論裏大多數父母都是反對的,我十分理解。我看到反對的大概分成三個角度:

1-孩子的飲食習慣

2-孩子的消費觀念

3-老師的教學計劃

家長擔心孩子的飲食得不到安全的保障,老師擔心孩子們吃了不該吃的東西發生意外。家長擔心孩子開始攀比蛋糕和生日聚會,老師覺得收拾起來很麻煩而且打亂一整天的計劃。

大家的這些擔心我都有過,所以我非常理解,但身在紐約,這卻是生活中不得不接受的事實。

我兒子所在的幼稚園是一所紐約很普通的幼稚園,每個班的人數在15人左右,有一個老師和一個助教。

大家所擔憂的問題,我每個月都會面臨1-2次。班上的小朋友生日,家長可以陪同去跟孩子一起唱生日歌,帶蛋糕,給每個小朋友準備一份生日禮物(你沒看錯,是壽星給其他小朋友準備的)。

生日party現場

先聲明立場, 我並不覺得這是值得提倡的行為, 但是我也在慢慢接受並適應這種「文化」,在這裏我說說我的一些個人感受。當然,大家所處的環境不同,我說的也只是給大家參考。畢竟,在全球化時代,這種帶蛋糕到幼稚園的行為,很可能是受到國外文化的影響。

1- 食物過敏

老師有責任記住每個小孩過敏的食物,基本就是麩質、雞蛋、海鮮和堅果,如果有過敏的小孩,老師會準備替代品給這個過敏的孩子。基本家長也都有個不成文的約定,帶的東西基本不會超出蛋糕、披薩和糖果,所以都在意料之內。

我看到有家長說,過敏的小孩在旁邊看著眼饞怎麽辦。我理解這種擔憂,但是單位聚餐,因為你一個人海鮮過敏,讓同事都不準點任何海鮮這個要求,好像也說不過去吧?我認為遇到問題應該想解決辦法,而不是回避問題。

2- 攀比觀念

根據我的觀察,小朋友之間並沒有相互攀比的現象。每個小朋友的生日蛋糕和禮物也都不盡相同,四歲的孩子關註的點,不是東西越貴越好,而是越有趣越好,無關價值,只在於孩子有沒有覺得好玩,我們收到的每份禮物價值也都在$5以下。

在孩子眼裏,一個上千上百元的精美翻糖蛋糕,也許真的比不上一個普通的鮮奶油蛋糕插著小豬佩吉的全家。所以攀比的會不會只是大人而已?

3- 飲食習慣

我家寶寶三歲之前是沒怎麽吃鹽的,食物特別清淡健康。當我看到老師給我發來他吃披薩、蛋糕、糖的照片,我都要腦溢血,感覺自己三年的努力都白費了,所以我真的特別能理解家長擔憂孩子被垃圾食品腐蝕的想法。

但是,我們必須坦然面對的一件事是: 我們無法24小時跟在孩子身邊,健康飲食還得靠他自覺。 我只能在有限的時間裏給孩子灌輸「垃圾食品雖然好吃,但是不利於身體成長,你可以吃,但不能多吃」的觀念,至今看來還是有效的。在這件事上,我看重的是 自控力

4- 教學計劃

這邊的幼稚園教學工作安排地並不緊湊,所以老師的「教學計劃」並沒有被打亂,我感覺她們還挺喜歡這個環節,可以塞滿一個時間段,她們也能放松一下。吃完後,家長也會跟老師一起收拾完了再離開,孩子們繼續接下來的環節。

我觀察到的是,其他小朋友對於當天有生日派對這件事非常高興(因為事先並不知道,這個是自願的),有禮物可以收(雖然我常吐槽不健康或者不實用)。過生日的孩子也特別開心,非常享受自己父母家人陪著吹蠟燭的時刻。

跟開頭的例子相反, 這剛好給了「平凡」的小朋友站到C位的機會和權利。 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平衡他在日常生活中的「無力感」,讓他在某個時刻找到自信,找到自己的價值。當然,我並不是說過一次生日就能讓小孩提高自信。

我的意思是, 生活需要平衡 。如果孩子成績不優秀(我不知道4歲的孩子如何區分成績優秀還是不優秀),那麽我們幫他找到自己優秀的點;如果孩子道德不優秀(我也不知道如何判定4歲孩子道德好壞),那麽我們要教他應該怎麽做。這些跟孩子要不要過生日,是否站在C位,沒有關系。

身在美國,不光孩子過生日要帶蛋糕和禮物,就連情人節、感恩節、聖誕節、新年等等的節日,都有家長給其他小朋友準備禮物。我去接孩子的時候通常發現他的小櫃子裏有同學媽媽送的東西。

在這種生活環境下,我沒有選擇,我更不可能跟老師說,不要讓其他小朋友過生日,這是人家自己的選擇。

我只想說,別把「四歲孩子帶蛋糕過生日」看作是洪水猛獸,問問孩子是怎麽想的,問問孩子是否從中感到愉悅,問問孩子對自己的生日有什麽打算,把每一個看似「不利」的境況,都看作成一個良好的教育時機, 賦予孩子更多獨立思考的能力,幫助孩子成長。

多聽聽孩子的想法,或許我們的擔心,真的是多余的。